魯甸 小蘋果成富民大產業

2023-08-26 17:54:15 字數 776 閱讀 7361

蘋果豐收 丁世新 攝。

眼下,正是蘋果陸續成熟上市的季節。在昭通市魯甸縣桃源鄉“58農業”蘋果基地內,乙個個紅蘋果掛滿枝頭,果農們忙著採摘、分揀、裝運,一派豐收景象。

為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同頻共振,讓果農在生態發展中享受更多紅利,“58農業”蘋果基地自2023年建立以來,以科技賦能,對老果園進行公升級改造,普及推廣公尺奇拉、密脆、紅將軍、紅蛇等優質新品種,並全園安裝果樹穩定格架、搭建防雹網,使用成套的現代化果園管理機械裝置,讓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實現果農收入有效增加。

目前,蘋果基地種植面積2700餘畝,形成品種優、質量高、早中晚熟搭配合理的栽培體系,並配套建成10000噸氣調保鮮庫、10噸每小時智慧型分選線,一天可分級分選蘋果200餘噸。今年,蘋果基地掛果面積2000畝,預計實現產量2800餘噸,產值可達1200萬元,帶動周邊200餘戶村民增收286萬元。此外,基地還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人均年務工收入近3萬元。

魯甸縣地處烏蒙山腹地,光照充足、土質肥沃、晝夜溫差大,是蘋果適宜種植區。全縣現有蘋果12萬畝,投產果園4.3萬畝,主要分布在文屏、茨院、桃源等地,所產蘋果具有個大、色豔、質脆、味濃、無汙染、耐貯存特點,年產值達3.6億元。

近年來,魯甸縣通過科技賦能,加大產業扶持,打造全產業鏈,對老果園採用樹形改造、高接換頭和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並組織成立多個有一定影響力的蘋果生產專業合作社,實行“蘋果套袋、疏花疏果、有機施肥、科學防治”等多項科技管理,生產出的蘋果綠色、生態、無公害,果品除滿足本地市場外,通過線上線下暢銷到全國各地,外銷率超過75%。科技賦能,魯甸讓“小蘋果”成富民大產業,群眾致富之路越走越寬。(記者 魯寬 通訊員 李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