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性格缺陷怎麼造成的?

2023-08-18 10:20:13 字數 4946 閱讀 5169

前202年,項羽搞了一次宴會而“臭名遠揚”了,即眾所周知的鴻門宴。在這次宴會上,司馬遷暴露了項羽性格缺陷:優柔寡斷,胸無城府,剛愎自用。

其實,項羽原本不是這樣子的。

項羽在奪取楚軍兵權時,闖主帥大營揮刀斬宋義,可謂乾淨利落。鉅鹿之戰以少勝多,背水一戰,體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華。鉅鹿之戰,項羽或許還存在過度自信之後賭徒心理;而鉅鹿之戰後,項羽耀武揚威,恐嚇各路諸侯義軍,卻凸顯了其領導能力缺失。

話說項梁在定陶被秦將章邯打敗而死,這恰巧應對了宋義的預言。項梁從東阿起兵,向西進軍,等到定陶(今山東定陶)的時候,再次大敗秦軍。

此前,項梁派項羽和劉邦打下城陽(今山東鄄城)並屠城,然後劉、項大軍在濮陽(河南濮陽)再次打敗了秦軍。在攻打定陶時失敗,又向西攻取了雍丘,斬殺了李斯之子李由。

定陶取勝以及項羽大勝的訊息傳來,項梁有了明顯的變化,“益輕秦,有驕色”。俗話說“驕兵必敗”,《史記》中但凡與“驕”字沾邊,這個人距離失敗的命運不遠了。而最早**到項梁命運的便是宋義。

宋義乃諫項梁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稍微)惰(懈怠)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宋義勸諫項梁,打了勝仗軍隊有驕傲情緒。現如今士卒都有些懈怠了,秦軍又一天天增加,宋義由此為項梁擔心。

然而,項梁沒有聽從宋義的勸諫,反派宋義出使齊國。

宋義在路上碰見了齊國派來的使者高陵君顯。司馬遷將兩人對話記錄了下來:

公(古時候對人的尊稱)將見武信君(項梁自封的號)乎?”

是啊。”高陵君顯回答說。在此處司馬遷並未透露“高陵君顯”的更多資訊。

我斷定項梁必然會失敗。您慢慢地走就可以避免死亡,走快了可能趕上災禍。”宋義說完繼續往齊國去。

話說不久,秦朝大幅增兵,章邯攻打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役中死亡。此時,項羽和劉邦放棄了外黃(今河南民權西北)合力攻打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兩人知道定陶失敗後,於是商量往東撤退。

項梁作為叔父命運如此,而項羽的命運與之相似,好像項氏家族血液裡有“驕”因子。

楚軍在定陶遭受重創,讓楚懷王惶恐不已,於是從盱眙遷到了彭城(今徐州)。彭城相對來講安全,此時項羽駐紮在彭城西,呂臣駐紮在彭城東,而劉邦則駐紮在碭山。

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史記·項羽本紀》

當陳勝被車伕莊賈所殺,范增投奔項梁,將陳勝失敗歸結於沒有立楚國後代,而是自立為王,所以並不長久。項梁贊同范增的分析,於是從民間找到了正在給人家放羊的楚懷王之孫熊心。

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楚國當地竟然懷念楚懷王,這絕對是奇怪的事情。楚懷王究竟有何魅力值得老百姓懷念呢?司馬遷筆下並未有太多記錄。

為了凝聚楚地民心,熊心被推上楚懷王的位置——乙個名義上的領導者,而真正的權力掌控者為武信君項梁。

然而,這位流落民間的孩子畢竟身上有著王室的血脈,他天生懂得權力的鬥爭和政治手段的應用。項梁戰死後,楚懷王察覺到項羽不會甘心屈居人下,於是搬遷到彭城之後,又採取了乙個措施,“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楚懷王收回軍權自己掌控。隨後按自己意願任命呂臣為司徒,負責教化;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相當於丞相;劉邦為碭郡長,帶領碭郡士兵,並封為武安侯。

楚懷王認為奪了項羽的兵權,又精心安排了自己人在關鍵位置上,如此不再是傀儡可以穩坐王位了。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定陶一戰項梁戰死,秦將章邯認為楚地不足為患,所以將主力軍集中到北方圍攻趙國。

當時,趙國立足未穩架不住秦軍攻擊。趙歇、陳余、張耳逃到了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章邯、王離、涉間帶領秦軍緊隨其後追到了鉅鹿。秦、趙兩軍佔據鉅鹿南北對峙。

楚懷王深知此時**秦軍,既可以打擊秦朝,又可以揚名樹威。於是,楚懷王決定救趙,但在統帥問題上犯了難。項羽無疑是最有能力的人,但又不放心將兵權交給他。

正在愁悶無解時,高陵君顯來了。

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史記·項羽本紀》

高陵君顯推薦了宋義:因為他曾斷定項梁必敗並得到了驗證,還沒有開戰就預料到結局,所以推測宋義非常懂得兵法。

楚懷王立馬傳召宋義,一起謀劃救趙事宜。

大悅之,因置以為上將軍”,楚懷王與宋義商討之後非常滿意,於是任命宋義為軍隊主帥。而“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智謀出眾的宋義卻成了項羽的頂頭上司。

項羽作為宋義的副將隨軍出征,宋義還獲得了乙個榮譽稱號“卿子冠軍”。“別將”為配合主力作戰的將領,都歸屬宋義領導指揮。

司馬遷在此重點明確了乙個人——范增,其職位為“末將”,也跟隨宋義出征救趙。項羽殺宋義奪兵權可能與之有關。

當楚國的軍隊到達安陽之後,宋義駐紮了四十六天沒有進軍。“安陽”歷來有兩種版本解釋,一說是山東曹縣東南,一說是河南安陽。從後文“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南)”判斷,“安陽”應是山東曹縣東南。

在安陽,宋義和項羽意見分歧。

當時秦軍正圍攻鉅鹿,項羽認為突襲打秦軍乙個措手不及,與鉅鹿的趙軍裡應外合,打敗秦軍是必然的。然而,宋義卻認為楚軍觀望,讓秦、趙兩軍先打起來。趙軍勝利,楚軍便痛打落水狗,乘機攻打秦軍;趙軍失利,楚軍則揮兵西進,攻取秦地。

宋義非常自信,“夫披堅執銳,義(宋義)不如公(項羽);坐而運策,公不如義。”為了避免項羽不服從安排,還下達了軍令“兇猛、違命、貪婪,固執不服從命令的人,統統砍頭。”

宋義又安排其子宋襄赴齊國輔佐田榮,親自送到無鹽,並且大擺宴席。當時,正巧下大雨,楚國士兵飢寒交迫。

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飢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現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並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史記·項羽本紀》

司馬遷對項羽的牢騷記錄這麼詳細,明確了項羽對形勢的判斷。

第一,滯留安陽,貽誤戰機;

第二,缺衣少糧卻大辦筵席,不體恤士兵;

第三,趙弱秦強,不救援必然失利;

第四,定陶失敗,需要戰勝重振士氣。

對比來看,項羽的軍事素養確實比宋義更強一些。當然還有乙個不能忽視的因素,項羽報私仇的可能,畢竟定陶之戰章邯害死了叔父項梁;而王離是王翦的後人,王翦殺死了爺爺項燕。

項羽在“晨朝”(早晨拜見)時,闖進了宋義的營帳,將宋義的頭顱砍下,並宣布接管楚軍。項羽安排桓楚回彭城向楚懷王覆命,楚懷王無奈只能讓項羽擔任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在此過程司馬遷唯獨沒有再提“末將”范增,這是為什麼呢?不妨大膽假設,此時項羽虛心接受建議,從救趙策略,到形勢分析,以及攻打秦軍報私仇,范增可能為項羽謀劃了這一切。

項羽殺死“卿子冠軍”宋義,比起來跟隨項梁起事時殺死會稽郡守殷通,這次讓項羽威名遐邇,不僅楚國上下震驚了,各路義軍聽說之後也備受鼓舞。

項羽派遣當陽君、蒲將軍帶領兩萬人渡過黃河,北上救援鉅鹿趙軍。戰事稍微有進展,趙軍將軍陳余再次邀請項羽合力擊打秦軍。

接下來便是聞名歷史的鉅鹿之戰。鉅鹿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項羽以數萬楚軍對陣數十倍的秦軍主力。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率領數萬楚軍渡過黃河,鑿沉了船隻,打碎了炊具,焚燒了住宿用具,只帶夠了三天的口糧,突襲了秦軍。這便是“破釜沉舟”來歷,項羽置之死地而後生,激發了楚軍血性。

項羽帶領楚軍突然出現讓秦軍措手不及,項羽九戰皆捷。最終,項羽憑藉著少於秦軍幾倍的兵力,將章邯的軍隊全部消滅在趙地。

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史記·項羽本紀》

至此,項羽成為了整個諸侯軍的統帥。

項羽所率領的楚軍在鉅鹿戰場上的表現極其搶眼,大大**撼了在鉅鹿之戰上作壁上觀的諸侯軍。各路諸侯軍發自內心的恐懼,不僅是低下頭(徹底服了),而且跪地(誠懇認罪)走向項羽。

鉅鹿之戰,項羽一戰封神,這到底是僥倖得勝,還是深謀遠慮呢?不可否認項羽的軍事才華,也不能否認項羽個人作戰能力,但是不排除項羽在鉅鹿之戰前的賭博心理和項羽在鉅鹿之戰中的運氣因素。

綜合以上,項羽注定是悲劇式人物,而悲劇恰恰是其性格缺陷造成的。

其一,孤注一擲。鉅鹿之戰“破釜沉舟”,證明項羽在戰場上經常不給自己留後路,隨後楚漢之爭大概也是如此才逐漸失去了人心;

其二,性格殘忍。斬殺“卿子冠軍”宋義,接著又派人追殺奔赴齊國的宋襄。項羽動輒“烹殺”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而不是適當引導;

其三,優柔寡斷。鴻門宴專門為對付劉邦,雖然范增屢次使眼色,但是被幾句話搞得忘乎所以;

其四,驕傲自大。這點項梁也有類似毛病,項家血統裡有相似的因子,盲目自大而過於自信,最終慘遭失敗;

其五,飛揚跋扈。鉅鹿之戰勝利後,耀武揚威,對各路諸侯過於苛刻,不得人心,注定下場悽慘。

俗話說“三歲看老”。其實,《項羽本紀》開頭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陷,“項羽少時,學術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年少的項羽對識字和劍術不感興趣,項梁雖然非常生氣,但是沒有教育改正。“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乙個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項梁聽到侄子這番話,便又傳授項羽兵法,但是項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用當下詞語來說“過於浮躁”,學了皮毛自以為是。

所以,一旦上戰場,項羽總是喜歡衝鋒陷陣,置自己安危於不顧,又怎麼會考慮全軍安危。當然,項羽如此衝動還源於“力能扛鼎”帶來的過度自信,而輕視身邊的任何乙個人。

王義政失聯 項羽有關的成語,關於項羽成語

項羽 破釜沉舟 富貴還鄉 衣錦夜行 沐猴而冠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別姬 力拔山兮 烏江自刎 江東父老 拔山扛鼎 才敵萬人 取而代之 披堅執銳 破釜沉舟 背水一戰 亙古未有 衣錦還鄉 婦人之仁 付之一炬 一決雌雄 平凡天下 楚河漢界 單槍匹馬 四面楚歌 霸王別姬 捲土重來 江東父老 拔山扛鼎 形容...

項羽寧死不過烏江的深層原因

項羽寧死不過烏江的原因並非簡單地因為他好面子,而是涉及到歷史背景 個人心態 戰略考量等多個因素,分析項羽寧死不過烏江的深層原因。一 歷史背景與個人心態項羽作為秦末混戰時期的一位重要軍事將領,他的崛起與秦朝的衰亡息息相關。在秦朝滅亡後,各個諸侯國紛紛爭霸,形勢動盪。項羽作為楚國的將領,受到了眾多人民的...

淋病之五 淋球菌是怎麼侵入人體造成疾病的?

淋病的發病機制十分複雜,涉及感染淋球菌的數量 淋球菌對宿主上皮細胞的親和力 淋球菌對宿主上皮細胞的粘附與侵入 淋球菌的毒力以及宿主自身的免疫力等多方面因素。其過程簡述為 粘附。粘附是致病病原體附著於宿主細胞的第一步,幾乎所有的細菌都要通過粘附細胞來造成感染。但在此前,感染人體的細菌在自動或被動的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