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

2023-08-22 09:58:11 字數 1717 閱讀 5113

三星堆遺址位於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距廣漢市區7公里,南距四川省省會成都40公里,東距廣漢市區7公里,是一座由眾多古文化遺存分布點所組成的乙個龐大的遺址群,2023年1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學家將該遺址群的文化遺存分為四期,其中一期為早期堆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則屬於青銅文化。遺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續近2023年。

三星堆遺址群規模巨大,範圍廣闊,古文化遺存大多分布在鴨子河南岸的馬牧河南北兩岸的高台地上,遺址群平面呈南寬北窄的不規則梯形,沿河一帶東西長5~6千公尺,南北寬2~3千公尺,總面積約1200公頃,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處古文化遺存。已確定的古文化遺存分布點達30多個,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灣”、“真武宮”,北部的“西泉坎”,東部的“獅子堰”,西部的“橫樑子”,以及向西延續的“仁勝村”、“大堰村”等遺址最為重要。三星堆遺址群的年代範圍前後延續2023年,所出的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銅器、金器,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徵,自成乙個文化體系,已被中國考古學者命名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遺址是西元前16世紀至西元前14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對研究早期國家的程序及宗教意識的發展有重要價值,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國西南地區一處具有區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遺址。它的發現,為已消逝的古蜀國提供了獨特的物證,把四川地區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青銅人頭,高27cm,三星堆一號祭祀坑。

三星堆青銅龍形飾。

出土文物。重要文物。

國寶級:金杖、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青銅縱目面具、玉邊璋、玉牙璋。

其他:青銅獸面具、**面罩、青銅太陽輪、跪坐人像、青銅人身形器、青銅大鳥頭。

文物特點。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有上千件,包括青銅器、金器、玉石器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三四百件青銅器。

1、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複雜、內涵高深莫測是三星堆青銅器重要特點。

2、三星堆青銅器以大量的人物、禽、獸、蟲蛇、植物造型為其特徵。

3、多數器物種類和造型都具有極為強烈的本地特徵。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三星堆遺址的東北部,於2023年10月建成開放,全面展示三星堆文物。2023年,三星堆博物館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三星堆博物館包括一號展館和二號展館。二號展館包括序展廳、眾神之國(各種青銅器面具的展示)、千載蜀魂(三星堆的精髓文物的展示)、三星永耀(大事紀及三星之謎)四個部分。

史學價值。發現三星堆遺址對歷史學的重要意義有以下各點:

令人重新認識巴蜀文化。因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乙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乙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絡。

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學者鞠德源認為,古蜀王國三星堆文明是中夏禮儀制度(包括祭蠶神、躬桑、國儺大典、喪禮、禮器、權杖、玉琮等)傳承再現的典型記錄和實物遺存的最本源的發祥地。

揭秘三星堆遺址 中國古代神秘文明的新面貌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這一句成了世人對中國文明的定論,但在國際舞台上,卻存在一種長期的爭議。外界對中國的上古歷史充滿懷疑,將黃帝和夏朝等視為神話傳說,甚至置之不理。然而,近年來,中國的考古學家開展了一項浩大的科研工程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逐漸揭示了上古中國歷史的真相。這項工程經歷了長達15年的研究,從...

三星堆人群來源 黃河農民 西南獵戶與長江漁民

根據廈門大學團隊公布的資料顯示,高山城遺址的古人dna中含有92.1 來自黃河流域的農業古人基因,這表明高山城遺址的主體人群是黃河農民。這些黃河農民最初生活在黃河中上游地區,隨後經過南下遷徙,擴散到了川西高原的茂縣 廣漢 寶墩等地,最後在四川平原創造出了三星堆一期文化和寶墩文化 黃河農民的遷徙過程大...

三星堆出土與《山海經》高度吻合,神話或為現實

三星堆遺址位於我國四川省廣漢市境內,面積12平方千公尺,距今已經有3000到5000年。1929年的春天,廣漢市西北方向鴨子河南岸的村民在挖水溝的時候,發現了幾塊碎玉,從此拉開了三星堆文明的幕布。直到上世紀80年代,由於當地磚廠工人取土,又意外發現三星堆遺址,四川省文化部門立即派出大量人員對三星堆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