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蒂斯 歷史還是傳說?

2023-09-18 21:34:30 字數 4189 閱讀 2597

對於那些熱衷於探索歷史奧秘的人,他們可能都聽說過瑪雅曆法中記載的有關我們人類上一代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的神話。這個文明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實際上,通過網際網絡的廣泛連線,我們可以找到許多與此相關的資訊。

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文明是乙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在那個時代,地中海以西的遙遠大西洋上,存在乙個擁有高度發達文明的陸地。這片大陸上的人們無需為生計而擔憂,因為一切都是如此的自動化。他們的宮殿甚至由**和**建成圍牆,象徵著無上的財富和奢華。

在這個文明中,人們無需通過辛勤的勞動來維持生計。所有的事物都是自動化的,甚至人們的知識也是通過特殊的裝置直接吸取而來,他們無需在學校中按部就班地學習。在這個神奇的文明中歲的小孩便擁有超越我們認知的高等學者的智慧型。

然而,正如許多古老的神話所描述的那樣,亞特蘭蒂斯文明最終也走向了衰敗。儘管我們無法確定這個文明是否真實存在,但它的故事仍然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智慧型和奢華充滿了好奇和想象。

亞特蘭蒂斯人以他們的智慧型而聞名,他們能夠將大腦的利用率高達90%,展現出極高的智力。由於他們充分運用腦力,亞特蘭蒂斯人能實現我們難以想象的目標,例如將光線轉化為能源,甚至與動物進行交流。有人可能會想,這樣的腦容量和智慧型生命應該長得像外星人一樣,大腦袋小身闆。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亞特蘭蒂斯人的身材高挑,相貌英俊,每個人都如模特一般。在當時的地球上,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他們相抗衡,他們的勢力範圍不僅限於大西洋諸島,還遠達歐洲、非洲和美洲。然而,這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最後卻被史前的大洪水毀滅了。

現在讓我們轉向歷史上可以考證的資料。最早對亞特蘭蒂斯的描述出現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中。柏拉圖是通過他的祖先梭倫了解到這個傳奇的。梭倫出生於2600多年前的古雅典,與柏拉圖相隔六代。晚年的他來到了埃及的尼斯神廟,這座神廟的壁畫上用象形文本記錄了很多事件。當地的大祭司為梭倫講述了記錄在牆壁上的亞特蘭蒂斯的歷史。這些就是我們關於亞特蘭蒂斯的已知事實。

儘管這座神廟已經不復存在,但梭倫詳細記錄了有關亞特蘭蒂斯的歷史,並將這些事蹟傳承給了柏拉圖。根據梭倫的記載,亞特蘭蒂斯的毀滅大約發生在2023年前,而梭倫距離現在有2023年,因此亞特蘭蒂斯毀滅時距離現在已經有12023年。這個時間段恰好處於地球新仙女木期結束的時候。在此之前,地球上的氣候異常寒冷,山脈上儲存了大量的固態水,即冰雪。當寒冷期過去後,氣候逐漸變暖,使得冰川積雪逐漸融化成為液態水。液態水具有流動性,最終匯成江河,奔湧到平原和窪地,導致地球進入了洪水多發的時期。

這也正好與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毀滅於大洪水的情節不謀而合。如果這個傳說確實是真的,那麼亞特蘭蒂斯究竟在何處呢?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它的蹤跡,並試圖證實柏拉圖的說法。

大部分人認為,亞特蘭蒂斯帝國可能已經沉入了海底。也有人提出它可能是現在的南極,因為在很久以前,南極並沒有覆蓋著冰雪,因此這種說法並沒有那麼荒誕。然而,近年來,一些研究亞特蘭蒂斯帝國的學者發現,亞特蘭蒂斯很可能位於撒哈拉大沙漠的理查特結構處,這個地方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撒哈拉之眼」。

撒哈拉之眼是在2023年被發現的。當時美國執行了乙個名為雙子星計畫的太空探索行動。當飛船經過非洲上空時,航天員在撒哈拉大沙漠的西南部發現了乙個圓形物體,就像乙隻睜得圓溜溜的眼睛。這個地理結構與柏拉圖描述的亞特蘭蒂斯驚人地相似。

柏拉圖在描述中提到亞特蘭蒂斯有著三層的環狀運河,每個環的外側都有土地包裹著,這三圈組成了城市的市中心。只有擁有權力和地位的人才能住在三圈之內,而普通人只能住在三圈之外。柏拉圖還提到亞特蘭蒂斯城的北面是青山,南面是海洋。

從地圖上看,撒哈拉之眼的北面明顯高於其他位置,有環山圍繞著,就像亞特蘭蒂斯城一樣。而它的南面地貌看起來像是被洪水沖刷過,表面平坦但層層疊疊。這些特徵與柏拉圖的描述非常相似,使得撒哈拉之眼成為了尋找亞特蘭蒂斯的關鍵線索之一。

接下來,我們再來關注一下撒哈拉之眼的大小。在谷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撒哈拉之眼的直徑約為48公里,內環直徑則為23.5公里。而在柏拉圖的著作中,他描述的亞特蘭蒂斯城的視距是127,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就相當於23.49公里。從地理結構和形狀大小的角度來看,亞特蘭蒂斯與撒哈拉之眼是完全吻合的。

然而,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卻一直未能察覺到這一奇觀的存在。這是因為撒哈拉之眼實在太大了,站在地面上的人們無法看清它的全貌,只能看到它的荒涼。只有站在很高的上空才能觀察到它真實的形態。而且,在地球上,這樣的地貌結構迄今為止只發現了乙個。

最初,一些學者認為撒哈拉之眼可能是隕石撞擊地球後形成的隕石坑,但是事實上撒哈拉之眼並非凹陷的地貌,而是凸起的,甚至高出海平面400公尺,而且周邊並未發現任何與隕石相關的物質。因此,撒哈拉之眼獨特的地貌特徵一直是乙個謎題。然而,大量跡象表明它與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城存在相似之處。

實際上,柏拉圖在著作中也提到了亞特蘭蒂斯的位置,它位於直布羅陀海峽對面的一座島嶼。然而,現在的直布羅陀海峽對面的島嶼是非洲大陸。這意味著曾經的亞特蘭蒂斯應該是現在非洲大陸的一部分。由於地質變化,許多年前非洲大陸比現在的面積要小得多,同時海水面積較大,使得亞特蘭蒂斯看起來就像乙個島嶼。

在柏拉圖之前,古希臘有一位名叫希羅多德的作家。他在自己的著作《歷史》中也提到了亞特蘭蒂斯的位置。他將自己畢生的遊歷經歷寫在這本書中。在書中,我們發現了一幅與我們現代地圖非常相似的地圖。地圖中,非洲的左上角有乙個名為阿特拉斯的地方。傳說中阿特拉斯其實是亞特蘭蒂斯的國王,是海神波塞冬的長子。巧合的是,阿特拉斯也是茅利塔尼亞的第一位國王,而撒哈拉之眼恰好位於茅利塔尼亞境內。

在柏拉圖的描述中,亞特蘭蒂斯是乙個盛產金銀和銅的國家。茅利塔尼亞的出口物品清單也顯示他們主要出產金銀和鐵,是非洲第二大礦產大國,世界上最大的採礦公司也在茅利塔尼亞。

根據柏拉圖的描述,亞特蘭蒂斯的建材除了**和**外,還包括紅色、黃色和黑色的石頭。地質學家在撒哈拉之眼旁邊發現了紅黃黑三色的石頭,有些石頭邊緣是黑色,裡面是黃色或紅色。這些證據似乎表明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就是撒哈拉之眼。

然而,如果亞特蘭蒂斯確實存在,那麼在新仙女木時期結束時,海平面急劇上公升,過去的海平面比現在低得多,亞特蘭蒂斯應該被淹沒在海底才對。為什麼它會出現在地表上呢?

使用谷歌地圖測量撒哈拉之眼時,它的海拔高度為400公尺。從這個海拔來看,這個地方似乎與海底下的亞特蘭蒂斯毫無關係。但是一些地質學家在當地考察後發現,理查特地質結構的形成是由於撒哈拉之眼下面的火山運動所導致的。在撒哈拉之眼旁邊還發現了一些類似火山活動的跡象。這種情況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都有出現,南極大陸就是乙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因此,地質學家們推測,撒哈拉之眼可能曾經是乙個火山島。隨著時間的推移,火山島逐漸沉入海底。但是隨著海平面的上公升和地殼的運動,撒哈拉之眼又重新浮出水面。因此,這個地方與亞特蘭蒂斯可能存在某種聯絡。

南極大陸的海拔每年大約上公升四厘公尺。這種上公升趨勢源於地下的火山活動,火山噴發將地表高度整體抬高了很多。我們可以據此估算一下,如果亞特蘭蒂斯每年上公升四厘公尺,那麼在沉入海底12,000年後,它應該已經上公升了480公尺。而12,000年前的海平面比現在低約60公尺,所以即使考慮到這種差異,亞特蘭蒂斯的海拔高度應該是420公尺,這與撒哈拉之眼的400公尺海拔高度非常接近。

更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竟然在茅利塔尼亞的沙漠地區發現了鯨魚的骨骸。儘管這裡距離海洋只有約600多公里,但將深海的鯨魚衝上岸的情況仍然是乙個謎團。這表明這個地方曾經被海水淹沒過。而且,從鯨魚骸骨來看,它們並沒有達到化石的程度,這意味著這頭鯨魚的死亡時間可能不會超過幾十萬年前。

綜上所述,具有理查特結構的撒哈拉之眼極有可能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帝國。然而,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如果撒哈拉之眼真的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那麼傳說和神話將不再是傳說和神話。柏拉圖所描述的也不再是「理想城」。如果位置可以確定,那麼歷史的真相還會遠嗎?

消失的大陸 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 atlantis 又譯阿特蘭蒂斯,又稱大西洲 大西國,位於歐洲到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大西洋之島,傳說中擁有高度文明發展的古老大陸 國家或城邦之名。有記載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 對話錄 裡,據稱其在西元前一萬年被史前大洪水毀滅。在亞特蘭蒂斯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學成就是能源...

孔蒂拒絕接受那不勒斯

義大利,2023年10月12日 近日,義大利足球界發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在傳出與那不勒斯 羅馬等球隊的緋聞後,備受矚目的足球教練孔蒂選擇了親自下場闢謠,同時宣布自己暫時不考慮重返教練崗位。與此同時,亞洲運動會足球賽事落幕,許多年輕球員迎來了職業聯賽的首秀。其中,李月汝成功加盟土耳其球隊貝西克塔...

亞眠 vs 巴斯蒂亞 觀賽必看!

亞眠是法乙聯賽中一支歷史聲望不俗的球隊,儘管上賽季只排名中游,但從俱樂部規模和實力來看,亞眠絕對不遜色。然而,他們在夏季轉會視窗失去了一些主力球員,但通過引進了新援齊波佐 科奇亞 凱布 馬福塔和烏霍吉德等球員,他們的實力並沒有減少。本賽季初,亞眠以兩連勝的成績與其他球隊暫時並列榜首,兩場比賽均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