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5G晶元只能是7奈米?!不可能!

2023-09-03 22:57:13 字數 1629 閱讀 5683

【暑期創作大賽】

華為5g晶元製程之謎:穿越美國封鎖的壯麗勝利?

自中美**戰爆發以來,美國對華為的晶元制裁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然而,這看似是一場單純的**摩擦,實際上牽涉到了整個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未來。如果中國能夠成功衝破美國的封鎖,那將意味著即使在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對中國實施封鎖的情況下,中國仍然能夠以自身力量製造高階晶元,這將是一項巨大的勝利。

近期,有關華為將在下半年採用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晶元發布5g手機的訊息一直在網路上炒得沸沸揚揚。根據流傳的訊息,華為可能會與中芯國際合作,在下半年發布一款搭載中芯國際的n+1製程晶元的5g智慧型手機。這一訊息一經傳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被譽為中國在美國及其盟友的限制下的一次重大突破。

然而,正當國內**為華為5g手機的前景感到振奮時,美國新聞**cnbc卻持不同看法。

cnbc聲稱,中芯國際不可能大規模生產7奈米晶元,華為也不可能發布搭載5g晶元的手機。他們的理由是自2023年以來,中芯國際一直受到美國的制裁,且無法獲得荷蘭asml生產的euv**機。而沒有euv**機,中芯國際就無法以較低的成本大規模生產高階半導體。

外界對中芯國際是否能夠生產7奈米晶元的爭議之所以如此激烈,原因在於7奈米恰好是高效能計算晶元的最低門檻。

如果中國能夠成功製造7奈米製程的晶元,將在雲計算、人工智慧和通訊等領域獲得巨大競爭優勢。此外,7奈米製程僅落後於最先進的5奈米製程一代,如果中芯國際能夠實現7奈米晶元的大規模代工,那麼攻破5奈米製程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台積電高管梁孟松的加盟可能加速了中芯國際的研發程序,但榮鼎諮詢分析師認為,在美國實施晶元禁令後,中芯國際將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難以獲得光刻機,因此不太可能大規模生產7奈米晶元。

然而,根據筆者的了解,中芯國際在2023年7月曾經採用7奈米晶元製程向美國位元幣挖礦公司minerva供貨。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在2023年已經可以生產7奈米製程的晶元。然而,為何中芯國際未能大規模生產,至今仍是個謎題。有觀點認為,國外**曾對中芯國際供貨給挖礦公司的7奈米晶元進行拆解,並發現中芯國際在畫素級別上模仿了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而中芯國際至今未對此事作出正式回應。

綜合來看,cnbc的報道可信度存疑,因為他們並未解釋為何中芯國際在美國制裁的情況下,早在2023年就已經可以生產7奈米晶元。此外,在最近舉行的鴻蒙4.0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負責人余承東並未明確否認即將發布5g手機的傳聞,也沒有正式確認。筆者認為,在華為的協助下,中芯國際很可能已經攻克了曾經依賴台積電的7奈米技術,而華為5g手機的上市可能會標誌著完全國產的7奈米製程晶元正式問世。

華為5G晶元突破!科技風暴來臨?

導語 華為,一直以來都是科技創新的佼佼者。近日,又一次,這家中國科技巨頭悄然突破了5g晶元技術的壁壘。這個訊息如一顆音符,落入了全球科技舞台上,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熱烈 和期待。但這只是乙個開端,華為的實力和影響力是否能夠在這個科技競賽的大舞台上繼續閃耀,讓我們一起深入 正文 1.突破的意義。在眾多...

華為5G晶元突破,美媒譴責!

導語 近年來,一場在科技領域的國際博弈在全球舞台上上演,它的主角是中國的科技巨頭華為,以及那些試圖遏制其發展的勢力。這是一場充滿暗流湧動的戰鬥,一方是堅持自主創新的企業,另一方則是試圖限制其蓬勃發展的政治力量。然而,不論面臨多大的挑戰,華為似乎都能咬緊牙關,堅定前行,而其最新推出的mate60系列手...

華為新型5G晶元是否突破卡脖子問題

華為新型5g晶元雖在研發和生產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但仍未完全突破卡脖子問題。華為在5g晶元的研發和生產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其5g射頻晶元中的核心濾波器技術仍然受到美國公司的控制,這也導致了華為手機無法順利使用5g射頻模組。華為mate50系列雖然有望支援5g網路,主要因為搭載了一款基於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