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乙個為爭取性別平等而獻身的女傑 德古熱

2023-09-04 13:57:38 字數 7131 閱讀 3854

奧蘭普·德古熱。

230多年前的法國,一位最先提倡性別平等的女子被推上了斷頭台。這個為人類歷史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傑出女子在當時不僅沒能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遭到了強權者的反覆唾罵和詆毀,就連後世的法國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英勇事蹟。幸好,她生前寫下了一系列戲劇、**和小冊子,讓她那顆永不屈服的靈魂憑藉著這些殘存的作品得以復活。歷經200多年的漫長歲月,研究人類文明發展的學者們在歷史的積案裡發現了別樣的她—世界上第乙個為提倡性別平等而獻身的女英雄奧蘭普·德古熱(1748—1793)。

德古熱原名瑪麗·古茲,出生於法國西南奎西省(現塔恩—加龍省)蒙托邦鎮。她的母親安妮曾是個大戶人家的女僕。她的父親是誰呢?說起來就麻煩了。她名義上的父親是小鎮上的屠夫皮埃爾·古茲,他是安妮的第二任丈夫。不過德古熱曾在她出版的一本書信體半自傳性**中披露了自己身世的秘密,她說自己是母親與其情人的私生女。

2023年,17歲的瑪麗已出落成乙個漂亮的大姑娘,迎來了人生中的重大轉折—出嫁。但她生不逢時,出生在乙個父權制時代,兒女們的婚事全由家長主宰。於是,瑪麗被迫嫁給了乙個比她大30歲的飯店老闆,因為這個人是她當屠夫的父親生意上的老主顧。轉年,她生下了乙個男孩兒。而就在當年11月,丈夫因洪水爆發喪生,她便成了乙個小寡婦。

德古熱留下的文字中對這樁短暫的婚姻生活沒有過多的介紹,只寫下了這樣的話:“我嫁給了乙個我不愛的男人,他既不富有,出身也不好。我被犧牲的原因絲毫不能彌補我對這個男人的厭惡。”因此,她在丈夫死後沒有保留夫姓,並且把自己從前的生活連同瑪麗·古茲這個姓名統統捨棄,在母親的姓名中選取了“奧蘭普”為姓,以“奧蘭普·德古熱”這個名字開始了新生活。

2023年前後,德古熱帶著幼小的兒子從蒙托邦搬到巴黎,投奔了姐姐。這個天生俊俏的姑娘在巴黎露面後,她的行跡立即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當她在巴黎的沙龍、劇院、畫廊、博物館、書店或是街頭出入的時候,周圍的人無不喜歡多看幾眼,而那些常在貴婦人舉辦的沙龍裡客串的紅男綠女們,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俏女子尤感興趣:她從**來?有什麼樣的家世背景?好奇的人們依據她姓名中的那個de(“德”)猜測,她可能是個來自外省的貴族女子,因為在法國的傳統習俗中,姓氏中的de意味著有高貴的血緣沿襲。但不久有好事者扒出了她的底細,這樣一來,關於她的口水也就更多了。

德古熱在巴黎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只是因為她有一張出眾的臉蛋、曼妙的身材和新穎的著裝,她還有一些與都市女子大相徑庭的品行:熱情、潑辣、勤奮好學,又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果敢的行動力。她一度被稱為“巴黎最漂亮的女人之一”。然而初入巴黎的德古熱卻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命運讓我在最開明的世紀裡陷入了一片黑暗。”於是她拼命地學習,幾年間除閱讀了大量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盧梭、伏爾泰、狄德羅等人的著作之外,還結識了當時活躍在法國政界的思想家布里索和孔多塞。與此同時,她還以劇作家的身份出入巴黎名氣較高的劇作家蒙特松夫人和路易十五侍女杜巴利伯爵夫人的高檔沙龍,在那裡又結識了拉哈普、梅西爾和尚福等知名作家。由此,她知道了許多國家大事和法國王室的秘聞。

女權宣言》德古熱對世界的了解越多,她的疑惑和苦惱卻也隨之增加,特別是她的身份謎團,不僅是外人熱議的話題,也成了深藏在她心裡無法化解的乙個鬱結。母親安妮告訴她的那個貴族生父—劇作家勒弗朗克並非憑空編造出來的假想人物,她幼年時曾經與他有過接觸,並記下了他那儒雅的形象。但在她9歲時,這位晉公升為侯爵的人與巴黎的一位富有寡婦結婚後從此中斷了與她們母女的聯絡,也沒有提及合法財產的補償。有研究者猜測說,或許就是因為這位生父對她母親的負心和絕情,養父對她婚事的強制以及那位讓她討厭的丈夫—這三個男人使她在成長過程中飽受了種種折磨,由此燃爆了她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怨恨,使她產生了通過寫作來傾訴的強烈願望,最終將她造就成為乙個富於激情的劇作家和乙個“過於革命”的女性主義者。

不過,在德古熱的人生裡,她對於男性的認識並沒有徹底絕望,她還是希望兩性間能夠友好互助、和諧相處。就在德古熱寡居之後,她那出眾的姿色曾為她贏得了不少追求者,其中有個來自里昂的海軍高階軍官雅克·德·羅澤雷斯愛上了她。正是他幫助她把家由蒙托邦搬到巴黎並希望同她結婚,但她聲稱婚姻是信任與愛的墳墓,發誓永不再婚。後來她一直與羅澤雷斯維持著情侶關係,直到他去世。據說他倆還一起經營了皇家軍用物資運輸隊,由此在生活上獲得了可靠的經濟保障。

從鄉下來到巴黎的德古熱靠什麼在上流社會中討生活?這個問題曾經是許多愛嚼舌的人們反覆議論的熱點,有人甚至懷疑她是個妓女。人們沒有見到過她對自己的私生活進行辯解的言論,只是看到她的多樣化作品持續不斷地冒出來。因此有人推論:德古熱所擁有的最大資本就是她自己的勇氣、智慧型和勤奮。

德古熱36歲時出版了第一本**《瓦爾蒙女士回憶錄》。為了回應人們對於她身世的飛短流長,她在書中曬出了一些據稱是生父勒弗朗克侯爵的書信抄本,以證明自己姓名中的那個“德”字不虛。她在書中控訴了乙個古老貴族家庭的忘恩負義和不公不仁。**的開頭說:“我希望能夠在我的靈魂中扼殺一種怨恨”,“我父親把我忘在搖籃裡。這是我的命運,我還要哀嘆我母親的命運”……她的作家生涯就是從這一聲聲的控訴開始的。

德古熱的第二部**《哲學王子》在她去世的前一年出版。書中展示了她在政治哲學領域對於性別困境的思考和一種理想追求。順著故事線索的展開,她描繪了女人們在神話社會裡的生活狀態,找出了兩性之間缺乏團結的原因,闡釋了女性獲得才智、與男性平等成長的新理念,提出了在社會生活中如何通過教育培育公民美德的新思路。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面對寄予期望卻逃亡未遂的路易十六,德古熱寫下了《女智者的哭泣》和《拯救祖國》兩部諷刺性**,表達她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作為劇作家的德古熱在戲劇創作方面的成就大大地超過了她的**創作。德古熱創作的第一部戲劇《札莫爾與公尺爾扎》(1784,也叫作《幸運沉船》),講述了一艘海船遭遇海難的故事,反映的則是歐洲的乙個重大社會問題—罪惡的奴隸**和在殖民地實施奴隸制。當時德古熱使用化名將這個戲劇指令碼交給法蘭西國家劇院申請上演並通過了評審,然而這部戲卻等了5年才得以上演,且僅僅演了3場就被禁演了,因為當時法國那些從事奴隸**並在東印度公司推行奴隸制(種植甘蔗)的權貴們擔心她的戲將破壞他們的生意。戲劇上演後,巴黎及法屬聖多明各(今海地)發生了**,上層人士由此棒殺了它的上演權,一些奴隸販子還聲稱要把德古熱送進監獄,甚至要殺死她。德古熱沒有被嚇住,她又寫下了以廢奴為主題的第二部戲劇《黑色市場》。德古熱一生大約寫了20部戲劇,除廢奴主題外,還有反對封建**制度的戲劇,其中以反映封建制度下男女婚姻不幸的題材為最多,通過對各種女性的悲劇性角色衝突來表達劇作家對女性身份的深切同情和未來期望。

奧蘭普·德古熱。

在德古熱的各類作品中,對社會影響最大的是她的政**和討論專題性問題的小冊子。她對社會生活**現的各種醜惡現象和大革命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都很敏感,比如,被控制的奴隸、受虐待的婦女、處境尷尬的私生子、陷入困境的未婚媽媽、失怙兒童、孤寡老人、失業者乃至犯人等弱勢群體都是她熱切關注的物件。只要是看到了問題,她就像乙個戰地記者一樣快速地反映出來,一篇篇充滿激情、富有戰鬥力的**從她的筆下流淌出來,如《關於黑人的思考》《離婚的必要性》《愛國言論》《致人民的信》等都是語言犀利、針砭時弊的政**章。於是她在巴黎成了乙個文化名人。

當然,德古熱的這些作品並不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文化所接納,特別是她呼籲性別平等和廢除奴隸制的立場更是讓長期把持**和文壇的男士們十分惱火,由此招來了許多嘲諷和辱罵。比如,戲劇評論家貝納德說她自命不凡,失去了性別的優秀品質;另一位匿名的評論家還寫道:“要寫一部好劇,就需要留鬍子。”除了在性別上的嘲諷之外,更多的指摘是說德古熱缺乏正規教育和約束,是個文盲。

面對各種責難,德古熱從不否認自己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欠缺,但卻一直保持著特有的自信心。她認為自己無論勇氣和智慧型都與男子無別,也能與男子們一樣承擔風險。

2023年9月,民主共和國建立,當時的德古熱和那些積極投身於大革命的巴黎婦女們一樣,滿心以為女人們從此也能像男人們一樣獲得解放。但是,後來德古熱卻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主政的國民公會並沒有賦予婦女任何平等的權利。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2023年9月頒布的憲法裡沒有婦女的公民權。

當時,在法國所有的公眾人物和革命領導人中,唯有孔多塞主張女性應該擁有與男子同等的財產權、投票權、工作權以及接受公共教育的權利。然而,他的聲音實在太微弱了。更多的都是男士們排斥女性、歧視女性、“讓婦女回到家裡去”的喝斥聲。如時任《巴黎革命》雜誌主編的普魯東竟然質問道:“難道一家之母還需要用書本來養育孩子嗎?”還有一位最為陰險的革命投機分子塔列朗在給制憲議會的乙份報告中也提出:“不要把我們的生活伴侶培養成對手。”由此可知,要改變根深蒂固的法國夫權文化該有多難!

面對持久不變的性別歧視,德古熱很憤怒,她覺得應該動員廣大婦女去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不能等待男人們的恩賜。她仔細研究了《人權宣言》中的內容和文字,指出其中的“人權”指的是男權,所用的詞彙都是陽性的。於是,德古熱在2023年9月14日發表了乙份《婦女與女公民權利宣言》(簡稱《女權宣言》)。

德古熱被押上斷頭台。

這個宣言的最初文字共有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寫給皇后的獻詞》,希望皇后能為女性爭取權利起到推動作用。第二部分是《致“男人”》,指出在大自然的造化中男女是平等互補、和諧共存的,男子們沒有理由像暴君一樣向女人發號施令。第三部分是宣言的正文,共有17條,與《人權宣言》的各條相對應,鮮明地提出了婦女應有的權利和要求。第四部分是“附言”,歷數了長久以來封建思想意識毒害女性的各種表現,特別是傳統的婚姻制度對女性的歧視、馴服、壓迫和剝削。加之女性在教育權利上的缺失,致使女性未能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社會,不懂得女性在生育、養育和家務勞動中的實有價值,淪為男性的附庸而不能自醒。在第五部分裡,德古熱為理想的家庭生活設定了兩種可供選擇的模式,一是願意自由結婚的人,應准予自由離婚;二是放棄結婚的人,可通過民事契約協商結伴生活。

德古熱的這份宣言,當時雖然沒能獲得國民議會和**的任何批覆,但它後來卻被列在世界名著中用多種文字多次出版,可知其對人類文明發展史所產生的影響是何等的深廣。遺憾的是,法國大眾的性別平等意識卻遠遠落後於德古熱的腳步—乙個半世紀後的2023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頒布的《新人權宣言》中才使法國的婦女們獲得了與男性同等的權利。

法國大革命為期10年,腥風血雨不時降臨。其中2023年1月到2023年7月這一年多里則完全被連環的慘殺迷霧所籠罩,懷有各自政治訴求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常常相互懷疑、相互指責、相互殘殺。

身為女性的德古熱因為被列為“消極公民”,無職無權,但她非常關心祖國的命運,時時關注著局勢的變化。她總是憑著自己的直覺判斷是非,並通過報刊、小冊子或張貼海報等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局勢的看法,呼籲民眾救國紓困,為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而憂慮。特別是在路易十六出逃失敗被押回巴黎後,各種矛盾都圍繞著國王“當殺還是當放”這個焦點問題凸現出來。德古熱雖然是個局外人,但她卻特別關心國王的死活,她認為路易十六應該被流放而不是被處決。她甚至表示自己願意為國王辯護。她的言行讓雅各賓派的議員們都很憤怒,覺得這個女人太張狂,忘記自己是誰了。當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之後,德古熱相繼發表了一系列譴責暴行的言論,並點名嘲笑了羅伯斯庇爾的**和無能。因此她更是成了雅各賓派的眼中釘、肉中刺。

2023年7月13日,一位貴族女子夏洛特·科蒂暗殺了雅各賓派的主要領導人馬拉,雖然科蒂當即自首並受到了死刑處決,可許多人還是懷疑有更多的奸細和暗殺者隱藏在各個角落。巴黎到處疑雲密布,局勢更加惡化。德古熱對此十分著急,貼出了一張名為《三個投票箱》的海報,請求公民們按照自己的意願投票,在三種可能的形式中選擇**:第一種是共和國,第二種是聯邦制**,第三種是君主立憲制**。她希望能建立乙個由人民選擇的、自己喜歡的**來結束暗殺、戰亂和無**狀態。她的言論讓時任國民公會主席的羅伯斯庇爾十分惱火,便以違抗革命**法令、**的罪名逮捕了她。

德古熱劇院。

德古熱在監獄裡關了3個月就被快速處決了。在革命法庭對她的審訊中,本來她是因為發表救國言論遭到逮捕的,但公訴人卻羅織了她主張女權的多項“罪名”,甚至包括“蔑視革命法庭”(指她在聽證會上嘲笑法官,對指控聳聳肩,揚眉發表各種宣告,對觀眾微笑等)。2023年11月3日,德古熱被送上斷頭台。據說她在刑場上大喊:“祖國的孩子們,你們應該為我的死報仇!”

時間證明了德古熱的清白。後來有學者在研究法國大革命史和德古熱的作品時驚呼,德古熱不僅不是革命的敵人,她甚至“太過於革命”了。她的許多想法和行動都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普通人。作為女性主義運動的先驅,她不只是一位自立自強的勇敢戰士,也是一位敏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理論家。

德古熱看到了年老色衰的母親們被拋棄,看到了辛勤勞作的妻子們被家暴,看到了嬌稚的女兒像被售賣的貨物似的嫁給鰥夫……從家庭到社會處處充斥著性別壓迫,充斥著專橫家長的不仁不義。德古熱找到了婦女受到排斥的社會病根。她認為女性的不幸命運是由軟弱和無知造成的,而女性的軟弱和無知正是由嚴酷的父權、夫權、皇權與神權對女性的禁錮和剝奪造成的。

為了改變女性普遍不幸的命運,德古熱成了堅定的革命者,她呼籲女性要認識大自然的和諧之美,自立、自愛,團結互助;呼籲男女有結婚和離婚的自由權利;呼籲廢除禁止神父和修女結婚的教權;呼籲承認非婚生子女並給予繼承權;呼籲建立婦產醫院以減少女性在生育和養育方面的風險……她希望女人們作為母親、妻子和女兒能得到善待,受到應有的尊重。但她絕對不是乙個狹隘的女性主義始祖,而是一位偉大的社會活動家,更是乙個勇於實踐的社會改革家。她一生都在為建立理想的社會而戰:她呼籲廢除奴隸制,呼籲設立自願納稅救國的制度,呼籲國家設立機構救助失業者,呼籲**為寡婦、老人和孤兒提供社會服務,呼籲**改善街道衛生設施,呼籲為刑事審判者設立人民陪審團,等等。

經過長達兩個世紀的等待,德古熱的冤案終於被平反了。2023年,歷史學家奧利維爾·布朗克出版了一部傳記《奧蘭普·德古熱》,書中利用歷史檔案和大革命時期的各種資料洗刷了她的冤情。此後,世界各國研究她的學者不斷增加,她的故事被寫成**,搬上舞台、銀幕與**等,贏得了受眾的普遍尊重。2023年,巴黎開闢了德古熱廣場,建立了德古熱展覽館和德古熱公園以示紀念。2023年,她的家鄉蒙托邦小城以奧蘭普·德古熱之名命名了一座劇院,如今人們在這座劇院裡還能看到她當年創作的一些戲劇。

法國議會大廳裡的德古熱雕像。

帶有德古熱肖像的歐元紀念金幣。

德古熱在《女權宣言》裡所說的“女人有權登上斷頭台,她就有權登上講台”,如今已成為歷史名言讓許多人銘記於心。2023年10月,法國國民議會將一尊德古熱的花崗岩半身雕像安放在了議會大廳裡,她被冠以“法國劇作家”和“政治活動家”之名。當時有位評論者說,讓這尊雕像進入議會大廳,糾正了長期以來對一位領先於時代的女性所造成的歷史不公。

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王朝

中國的第乙個王朝可以追溯到大約西元前21世紀建立的夏朝。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乙個重要朝代,不僅標誌著中國歷史的開始,也為後來的各個朝代奠定了基礎。夏朝的建立者被傳說為禹,他在面對洪水災害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據 尚書 禹貢 記載,禹治理了九州百姓的洪水問題,他巧妙地調節河流 疏導水道,使洪水得以控制,並開...

師德欠缺 這輩子第乙個處

最近,一起學院濫用職權和 事件的 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此次事件再次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於學校環境和學生身心健康保護的關注和質疑。為了杜絕再次發生類似事件,大家都要一起努力,營造出乙個安全 安心和平等的校園環境,保障教師職業的尊嚴和榮譽,保護學生個人權益不被侵犯。夏天生活圖鑑 此次事件的 也暴露了高...

2023年秋天的第乙個梨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乙個重要節氣,代表著夏季結束 秋季開始的時刻。在養生方面,梨是立秋季節非常合適的水果之一。首先,梨具有清熱潤肺的作用。立秋後天氣漸轉涼,很多人會感覺到喉嚨乾燥 口渴等症狀,以及秋燥引起的 乾燥 發癢等問題。而梨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維生素c,可以滋潤肺部和喉嚨,緩解這些不適症狀。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