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晶元,華為 中芯國際先後官宣,外媒 這不是巧合

2023-09-14 14:54:07 字數 3481 閱讀 3655

晶元是當今世界的核心技術,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誌。然而,近年來,全球晶元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美國以***為由,對中國晶元企業實施了嚴厲的制裁和封鎖,試圖阻止中國在晶元領域的發展。但是,中國並沒有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反而加快了晶元產業的自主創新和發展。近日,華為和中芯國際相繼宣布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晶元訊息,引起了外媒的關注和解讀。外媒認為,中國的晶元產業鏈已經實現了突破,給全球晶元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全球晶元市場低迷

從2023年開始,全球晶元市場就進入了一段低迷期。根據國際半導體工業協會(semi)的資料,2023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4120億美元,同比下降12%;2023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4330億美元,同比增長5%;2023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預計為4680億美元,同比增長6%。這些資料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造成全球晶元市場低迷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消費需求下降,特別是汽車、手機等重要終端產品的需求減少。另一方面是由於美國對中國晶元企業的制裁和封鎖,打亂了全球晶元產業鏈的**和需求平衡,造成了**緊張和**波動。

在這種情況下,各大晶元製造商都採取了保守的策略,削減了產能和預算。就連全球最大的晶元代工廠台積電也關閉了四台euv光刻機。此外,各大晶元製造商也開始削減資本支出(capex)。根據semi發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裝置廠商中有六家削減了capex預算。

中芯國際逆勢擴產

與其他晶元製造商不同的是,在這個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芯國際卻在2023年宣布增加了capex預算,並啟動多個擴產專案。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的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計畫投入120億美元用於擴充生產能力和技術研發。這一數字比2023年增加了50%,也是公司歷史上最高水平。

中芯國際之所以能夠在全球晶元需求下降的情況下繼續擴產,主要原因在於其依賴了中國市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元消費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晶元進口國。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了5400億美元的積體電路,佔全球晶元市場的近三分之一。

自美國修改晶元禁令並強化晶元出貨限制以來,中國開始大力推動晶元產業的發展。中國不僅提出了在2023年之前實現80%的晶元自給自足的目標,還出台了多項針對國內晶元製造企業的補貼政策。這使得中國吸引了大量企業參與晶元競爭。

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最大的晶元代工廠,自然受益於中國市場的需求和支援。中芯國際的客戶主要來自中國,其中包括華為、中興、聯想、小公尺等知名企業。根據中芯國際的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在中國區域的收入佔比達到了67.8%,同比增長了32.4%。

華為加速自主研發

華為作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公司,經歷了對麒麟晶元代工的斷供。華為的余承東曾表示,公司過於依賴國際**鏈。這引發了中國企業的警覺,他們意識到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將面臨嚴重的風險。因此,華為和其他國內廠商加速了自主晶元研發,華為甚至全面進入半導體領域,並通過投資支援了國內晶元企業。

據華為透露,公司在過去三年內投入了4400億元用於科研,僅在2023年就投入了超過1600億元。在資金大力支援下,華為和其他國內晶元製造商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久前,華為的徐直軍宣布,華為與國內廠商合作,實現了14奈米及以上eda工具國產化,並計畫在今年進行全面驗證。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也完成了14奈米工藝製程,並計畫與國內產業鏈聯合進行非美國家的14奈米工藝驗證,預計在12個月內實現7奈米非美國家全流程製程。最新訊息顯示,中芯國際已正式宣布晶圓擴產工作基本完成,預計年底將達到每月超過70萬片的8英吋晶圓產能。

中芯國際的產能擴充套件意味著每月將生產1.4億枚晶元。此外,該公司在先進製程方面也取得了突破,n+1和n+2工藝已經基本研發完成。

外媒解讀中美晶元大戰

華為和中芯國際相繼宣布晶元訊息後,一些外國**表示這不是巧合。他們認為中國的晶元產業鏈已經取得突破,給出了一些解釋和證據。

先前,荷蘭、日本和美國簽署了三方協議,限制半導體裝置的出貨。荷蘭計畫自9月1日起限制2000i及更高型號的浸沒式duv光刻機出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asml公司近期表示已獲得荷蘭的出口許可,可以繼續出貨2000i之後的浸沒式duv光刻機。外界普遍認為這一行動可能與中國光刻機產業的突破有關。

據悉,中國已經在光刻機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的中微公司已經成功研發了90奈米的duv光刻機,並計畫在2023年實現28奈米的duv光刻機。此外,中國還在積極推進euv光刻機的研發,預計在2023年實現7奈米的euv光刻機。這些成果表明,中國已經打破了美國和歐洲在光刻機領域的壟斷。

高通在最近的季度財報中表示,面臨著失去海外晶元訂單的風險。這表明國內企業在晶元產業鏈上取得突破,華為可以與國內晶元製造商合作代工生產麒麟晶元,無需繼續購買高通的晶元。

華為通過投資支援國內晶元產業鏈,協助國內廠商在晶圓製造、新材料、eda軟體、光源技術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華為還派遣了晶元技術人員到中芯國際,這表明兩家公司已加強合作。

據報道,華為已經與中芯國際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將由中芯國際代工生產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晶元。目前,中芯國際已經開始生產華為的麒麟9000s晶元,這些晶元用於華為的mate60 pro和p60系列手機。

華為最近開始銷售mate60 pro手機,儘管並未公布該款手機的晶元資訊,但實驗室的拆機驗證表明,這款晶元是在中國國內製造的。

結論。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美之間的晶元大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美國試圖通過技術封鎖和市場禁令來遏制中國在晶元領域的發展,但是反而激發了中國加快自主創新和發展的動力。中國已經能夠在不依賴國外技術、產品和裝置的情況下實現28奈米晶元的生產,並且正在向更先進的工藝製程邁進。

美國對中國晶元企業的制裁和封鎖已經顯露失敗跡象,技術封鎖的逆效果開始顯現。美國開始著急,並表示要向中國市場大量傾銷中低端晶元。這表明美國晶元禁令的效果不佳,反而讓中國晶元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全球晶元產業正發生巨變,中國的晶元產業將繼續崛起,對全球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華為與中芯國際的聯手突圍,是中國晶元產業的乙個縮影,也是中國晶元產業的乙個里程碑。外媒驚呼中國產業鏈已實現突破,不是沒有道理的。

風向變了!中芯國際官宣,外媒 台積電回頭了!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近日,半導體行業掀起了一場驚濤駭浪,由中芯國際發布的重磅訊息成為了焦點 他們成功研發出領先的7奈米製程晶元技術,正步入量產的階段。這個訊息猶如一顆震撼彈,讓整個行業為之側目,不禁讓人回想起台積電曾經的決策,不禁令人好奇 為何台積電選擇回頭呢?國際外媒也躍躍欲試,將目光聚焦在中...

風向轉變!中芯國際突然官宣,外媒 難怪台積電回頭了!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晶元市場正經歷一次巨大的洗牌。受到美國晶元禁令和封鎖的影響,市場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台積電和三星電子作為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公司,也不例外地受到了衝擊。然而,中芯國際卻在這個動盪的市場中展現出了不同的走勢。近日,中芯國際官宣第二季度營收環比大漲73.8 並且其在大陸市場的份額佔比也超過...

中芯國際停產28nm晶元,外媒 嚴重了!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當美國對我國實施制裁時,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環境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作為我國半導體行業的大公司,華為和中芯國際做出的商業決策可能會影響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近日,中芯國際宣布將停止擴建28奈米晶元生產線。中芯國際宣布,不會停止28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