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優心理小課堂 這樣逗孩子,是對孩子的傷害 親子關係

2023-09-04 21:27:52 字數 1841 閱讀 1901

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家長或身邊的親朋好友會下意識地為了好玩去逗弄孩子,殊不知不正確的逗弄會對孩子心理會造成嚴重傷害。

早期教育專家周令瑜說:被大人欺騙、愚弄和嚇唬的方式捉弄,讓孩子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會使他感到不安,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不敢相信別人。

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保護神,我們需要避免這樣的逗弄行為。

1. 欺騙類的玩笑行為

還記得小時候就經常被長輩以各種理由“欺騙”。

你好好睡覺,睡醒了給你買糖吃。”無疑是最早的欺騙了。它往往出現在家長口中孩子還“不記事”的時候——孩子睡醒之後,就把**所承諾的買糖吃這事兒忘記了。

但其實欺騙孩子的行為是十分不可取的,不但不利於孩子建立遵守承諾的習慣,還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國外一檔節目,讓家長們騙孩子自己吃光了萬聖節的糖果,看看孩子們的反應。結果,孩子們反應激烈。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哭得太傷心,解釋道:“我是騙你的,糖果還在。”孩子依然痛苦地喊道:“我再也不喜歡你了!”雖然只是乙個小小的謊言,但是孩子心靈確實受到了傷害。

這些“欺騙”有的是為了方便自己,有的是為了“逗弄”孩子,但成年人覺得只是乙個玩笑,但孩子沒有能力分辨玩笑和事實,成年人說的話他就會全部當做事實。這樣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也不利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2. 恐嚇類的逗弄行為

如果說欺騙孩子會降低孩子對成年人的信任感,那麼恐嚇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讓他失去安全感

很多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可能會嚇唬說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孩子為了討好父母,就安安靜靜聽從家長的話。

還有的家長會“妖魔化”醫生、警察等職業,直接導致孩子產生過多的、恐懼,在成長過程中畏畏縮縮,停滯不前。

這是因為在恐嚇的過程中,已經給孩子埋下了恐懼的種子,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是十分不利於孩子性格發育的。

3. 批判性語言逗弄

批判性的語言是指成年人故意語言挑逗孩子,刺激孩子去做某件事,而當孩子未成功或未達到自己預期時,使用一些諷刺挖苦的語言對孩子的言行舉止進行否定。

比如,乙個學習舞蹈的小女孩被大家要求當眾表演一段,女孩不肯,有些成年人可能就會對孩子不斷批判,說“這孩子膽真小”、“這孩子上不了檯面”等言語。

這些話語會給孩子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可能導致孩子自卑、膽小怕事等心理問題。

育兒專家尹建莉曾說過:“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而捉弄”孩子,則是**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天真幼稚,讓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卻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不同方式的“逗弄”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一樣,但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長遠甚至終身的。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一定要拒絕不合理逗弄孩子的行為,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

#賽優教育#

賽優教育考研小課堂 考研學習備考經驗分享

1 緊扣聯考大綱,建立複習方向和體系 真題是最能夠說明考官的出題方向的,所以複習要結合歷年真題進行,找重點,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明確複習方向。2 提煉題幹,拒絕主觀思維 很多同學在備考時感覺自我良好,但是一上考場就不盡人意,又是為什麼呢?這就要說邏輯最大的 坑 題幹太長,干擾太多。很多同學苦苦追求做題...

心理學考研專業課有哪些?來看看真實的分享!

心理學考研專業課有哪些?在眾多考研專業中,心理學一直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考生。然而,對於許多初次接觸心理學的考研生來說,他們可能會對心理學考研專業課感到迷茫。自從考研上岸後,總有學弟 學妹跟我諮詢各方面的問題,比如心理學考研專業課有哪些?今天我就以乙個 過來人 的身份,正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考研路...

麋鹿三下鄉 心理輔導小課堂

山村的學生存在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情緒多變 依賴性強 自控能力差甚至由於家庭以及社會原因導致一些孩子在性格上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嚴重者會產生輕生觀念和精神 等心理問題。為了給山區的孩子們培養乙個良好的心理健康觀念,讓他們在面對自身產生心理健康問題時,能夠擁有解決方法。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