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八路軍警衛員身上的“十大件”

2023-09-03 21:47:11 字數 2977 閱讀 7577

在抗日戰爭期間,對於八路軍團級以上的幹部,且包括團級職位,均會配備一名警衛員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時警衛員在日常當中,也要協助幹部工作,這就使得警衛員的裝備,要相比八路軍普通士兵的好一些。

那本期文章就來和大家說說,抗戰期間一名八路軍警衛員身上的“十大件”裝備。

不管八路軍士兵也好,還是首長的警衛員也好,軍帽是最基本的配備,對於大部分八路軍的夏季軍帽,版式和同時期的**軍帽一樣,也是仿德式,原平的外形,也帶有護耳,正前方也用兩個扣子來固定。

但是由於八路軍的材料和技術有限,所以生產的帽子質量一般,帽簷部分沒有支撐,經常容易彎曲或者破碎。

對於普通的八路軍戰士,有的連軍服都分不到,不過經常跟隨首長出行的八路軍警衛員,都會有一套完整的軍服,對於八路軍的軍服,有的是在之前的紅軍軍服上改進而來,甚至之前的紅色領章都沒有去除,後期的軍裝是按照**版式製作的,不過所用的布料種類不一,這就使得軍服的質量不一,顏色不一。

皮帶在當時是八路軍警衛員身上的重要物品之一,不僅能用來固定衣物,又能用來掛裝物品,如公文包、水壺、彈匣包等,對於皮帶,當時八路軍的部分被服廠也可以生產,但是質量一般,所以大部分還是通過繳獲而來。

在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戰士穿戴的鞋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布鞋,另一種則是草鞋,尤其是草鞋最常見,而對於一些幹部、指揮員、警衛員等,穿戴的則是布鞋。

由於鞋底是使用多層布料縫紉而成的,所以這種布鞋當時在民間也被稱為“千層布鞋”,雖然沒有敵人的皮鞋、翻毛鞋規整耐用,不過布鞋更輕便,十分適合行軍,而且進入抗戰末期,八路軍也開始普及這種布鞋,普通的戰士基本上都能分到一雙。

綁腿就不用多說了吧,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各國士兵的標準裝備,綁腿雖然不如長靴美觀,但綁腿用途很大,除了能緩解小腿部行軍時產生的疲勞外,受傷時還能當做繃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還能當做繩索使用,在抗戰期間的八路軍,無論是幹部、士兵還是警衛員,基本都一律佩戴綁腿。

八路軍警衛員一般所用的**,要麼是本土仿製的,要麼就是純德制的毛瑟手槍,同時也包含7.63和9公釐兩種版本,尤其是發射7.63x25公釐彈藥的版本,在當時的國內最常見,**的基層軍官、八路軍、新四軍的幹部佩槍,基本用的都是此型號,毛瑟手槍不僅威力大,而且效能可靠,也很便於保養,因為這些個特點,深受使用者們的信賴。

平時毛瑟手槍還配有乙個硬殼式槍套,也可以被稱其為“槍盒”,不僅能用來收納**,也可以將其安裝在握把末端,作為槍托使用,因此毛瑟手槍也有“盒子槍”或者“匣子槍”的綽號。

配備毛瑟手槍的八路軍警衛員,都會在腹部攜帶專用的彈匣包,這種彈匣包使用牛皮材料製成,並由12個小包組成,其中每個小包上面使用扣子固定,裡面可裝放乙個20發或者10發的毛瑟手槍彈匣,當然也能裝放10發為一組的子彈橋夾。

在上圖中,遠近距離的兩名八路軍警衛員,身上就攜帶了毛瑟手槍專用的彈匣包。

大刀在抗戰年代,雖然早已經是過時的老古董了,面對先進的槍炮,就堪比“一塊廢鐵”,但正是“這塊鐵”,當年在29軍大刀隊和八路軍、新四軍戰士手中,卻發揮出了不小的作用,別看大刀粗糙爛造不美觀,但破壞力不比日軍鋒利的刺刀和武士刀差,在白刃戰中仍是一把簡單而又可靠的**。

經常跟隨首長出行的八路軍警衛員,一般情況下也會在身後揹著一把大刀,當做備用**使用,必要時還能用來破壞障礙,作為一把可靠的工具,不過當時八路軍所裝備的大刀,基本上都是自製的,在外形和結構上極為簡陋,有的直接使用木頭刀柄,有的則是在刀柄部分纏上布條。

警衛員在日常中也會協助首長工作,所以通常會攜帶乙個公文包,用來裝放各種檔案、筆、紙、尺子和地圖等等,為了防止在雨天,或者在渡河行軍時將地圖和檔案浸濕,所以都是選擇具有一定防水作用的皮革公文包。

但在當時八路軍的後勤相對落後,資源也短缺,有的時候甚至連軍裝都**不上,更何況能生產皮革公文包了,所以這種物品都靠繳獲,有是在長征中繳獲**的,有的則是在戰場上繳獲日偽軍的。

有的八路軍警衛員平常會攜帶兩個水壺,乙個是自己的,另乙個則是給首長用的,不過在當時的八路軍當中,並沒有統一的制式水壺,而水壺的主要**,就是通過繳獲的,至於種類型號五花八門,有的是在紅軍時代,在反圍剿戰爭中繳獲**的,還有的是在日軍,或者偽軍手中繳獲的。

其中最常見的型號,就是上圖中繳獲日軍的94式軍用水壺,這個型號在三十年代開始配發日本陸軍,水壺主體採用合金材料,外形看上去就像是乙個扁橢圓形,外部刷有軍綠色塗層,水壺裡面可容納3~4公升的飲用水,瓶蓋部分並不是旋轉的,而是使用套有金屬的瓶塞,上圖中就是當年日軍使用的94式軍用水壺。

那以上就是本期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文中存在哪些錯誤或者不足,還有望大家多多指點改進,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更新。

八路軍精準斃殺日軍中將,情報來源是一名傳奇搓澡工

作者 武陟東旭。如此重要的情報,是乙個搓澡工送來的,我看可疑。1939年11月4日,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司令員楊成武收到一封情報,送情報的是一名搓澡工。楊成武看過情報,眼睛瞪得老大,對敵工科科長曾雍雅說 可疑 情報的內容是,11月5日阿部規秀將親自率部到晉察冀軍區 掃蕩 情報不但寫了阿部的路線,還寫了...

八路軍旅長處決團政委,警衛員私下抗命 我不殺你,你快走吧

當我們回顧歷史時,常常會被那些令人興奮的故事所吸引。這些故事中的英雄們以其堅定的信念和無與倫比的勇氣,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來改變歷史的程序。今天,我將向大家講述一段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感人故事,乙個關於八路軍旅長處決團政委的傳奇。那是在戰爭的硝煙瀰漫的日子裡,八路軍旅長深知自己身負領導責任,每天...

八路軍為什麼不參加淞滬會戰?

八路軍不參加淞滬會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八路軍的戰略任務是在華北地區進行游擊戰,對抗日軍的進攻,與淞滬會戰距離較遠 2.淞滬會戰主要由國民 軍承擔作戰任務,八路軍並未受到淞滬會戰相關作戰命令 3.八路軍在抗戰初期軍事實力相對較弱,可能難以承擔大規模會戰的壓力。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