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歲的宗明法師躲進深山,只為一座寺院的重生!

2023-09-20 18:38:16 字數 1776 閱讀 6400

清岩寺大殿。

在偏僻深山的一角,隱藏著一座古老的寺院。它坐落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之中,被高聳的山峰環繞,彷彿是與塵世隔絕的桃源仙境。

寺院周圍環境圖。

我們從山下出發,沿著黃土路向上,眼前的景象愈發壯美。蒼翠的樹木掩映下,一條小溪從山間潺潺流過,帶來清涼與生機。它的流水清澈見底,濺起的水花閃爍著陽光的光輝,彷彿是佛陀的慈悲在這裡洗滌著人們的心靈。

寺院地處環境圖。

繼續向上攀登,便能看到壯闊的群山起伏,峰巒疊翠,雲霧繚繞其間。山間的飛瀑從高處躍下,奔流而下,發出如天籟般的潺潺流響,彷彿是在述說著佛法的智慧型。這些自然的美景融合在一起,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和莊嚴。

宗明法師參與到修路工程中。

寺院的門前是一條黃土路,一位身著褐色古袍的僧人在一群工人中尤為顯眼。那僧人雖與其他人的穿著不一樣,但卻與工人們做著一樣的工作。只見他和其他人一起用小推車將水泥、沙子、建築材料等運送至施工現場。他們究竟在幹什麼呢?原來他們是在這位僧人的帶領下修建這條通往寺院的道路。

清岩寺大殿外圍牆壁。

這條黃土路的盡頭,是一座莊嚴而古樸的大殿。大殿白牆墨瓦,正門上方有許多佛家畫像,屋頂上有栩栩如生的蛟龍盤旋。那牆上的畫像和屋頂上的蛟龍雖都已斑駁殘缺,但也不失禪意。

這位僧人就是宗明法師。宗明法師年逾六十,是從金容山寺來到這裡的。宗明法師介紹說,他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聞清岩寺道路不暢、寺院大殿屋頂瓦片年久失修,屋頂漏雨導致殿內佛像損壞、僧人們每逢陰雨惡劣天氣連一間乾燥溫暖的屋子都沒有的困難境況,心中萬般不忍,於是來到清岩寺為佛像和僧人修路蓋屋。

寺院屋頂的正吻已破敗不堪。

清岩寺為觀音寺下院,地處偏僻山區,香火寥寥無幾,寺院僅一座主殿,圍牆也沒有。常年的雨水天氣加劇了殿堂的損壞。我們跟隨**的目光望去,只見大殿內的屋頂上方水漬遍布,屋內佛像雖擺列整齊,卻有些擁擠。**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佛像都被擺在了殿內少有的幾處不漏雨的屋頂下。現在每逢雨季來臨房屋漏水嚴重,雨水滴落到殿內佛像,**實在不忍,因情況緊急,**採購了一批瓦片進行更換,包括75公分正吻4個,25公分花脊2000個,滴水3000片,瓦片20000片,三節翹角12個等共計25000片,莊嚴大殿,保護殿堂內佛像免受雨淋。

寺廟殿堂為佛陀身、語、意的真實所依,是修行人行持正法、宣說世間真理、延續佛法清淨不間斷的傳承,而瓦片是鋪屋蓋頂,修繕寺廟殿堂的必需品。所以「添磚加瓦」功德之大,能令眾生培福修慧種善根,具有不可思議的善要福德因緣。為寺院添磚加瓦,只要有出家人在這裡講經說法,修行利益眾生,那捐贈的那塊瓦片的福報功德就不會消失!

捐瓦片功德利益

捐一片瓦,佑萬代福。善信眾捐建寺院後,能夠把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寫在瓦片之上。以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護佑,蔭及後世,萬古流芳,所寫功德芳名可以永為流傳。如今有此種植福田的機緣,若發善心供養,將得到今世乃至生生世世的福德!

六十多歲的退休老人,要學會「慢馬定律」,給自己留後路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目標和追求,但有時我們也可能會遇到一些打擊和挫折。這讓我想起乙個商人和他的兩匹馬的故事。商人的經歷告訴我們,乙個人如果不努力進步,就注定會被拋棄。故事從商人騎著兩匹馬馱貨開始。第一匹馬雖然走得很辛苦,但它卻從不偷懶。反倒是第二匹馬悠閒地跟在後面,一點力氣也沒有。商人覺得第二匹馬...

收到了月餅,八十多歲的老前輩送來的

周一休息那天,接到科室前輩的 問我那天上不上班,我說不上,又問第二天 第三天是否上班,我說第三天上班,前輩說好的,我問前輩有什麼事,因為之前前輩也會打我 也會問我上不上班,但那多半都是前輩想來化驗個啥的。這次前輩說沒什麼事,說等後天我上班了再聯絡我。掛了 想了想,我對徐先生說,前輩可能要給我送點啥,...

乙個三十多歲已婚女人的出軌自述

第一章 迷失的靈魂。我是乙個三十多歲的已婚女人,名叫楊夢。我有乙個看似幸福的家庭,乙個體貼的丈夫和乙個可愛的兒子。然而,一天,我突然感到了一種迷失的感覺,就像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什麼。我開始思考,生活是否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第二章 的出現。在乙個普通的工作日,我在辦公室遇到了乙個男人,名叫張陽。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