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會無期》到《乘風破浪》,韓寒電影的繼承在哪,改變又在哪

2023-09-04 14:37:39 字數 6902 閱讀 5556

這裡是文章**\1.gif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右上角的“關注”,方便您討論**,繼續關注每日優質內容~

這裡是文章**\2.jpg

文。

雲景史記。編輯。

雲景史記。韓寒電影的繼承。

韓寒的兩部電影作品《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有很多相似之處,從敘事空間、台詞上笑點的營造等多個方面都有體現。

1.敘事空間的建構一脈相承。

後會無期》的故事是從主人公的家鄉東極島開始講述的,當時的東極島面臨“大島建小島遷”的命運,並且從影片開頭**東極島之歌時候的畫面如落滿灰塵的大禮堂、牆壁剝落的走廊、隨意丟棄的殘破家具等等這些畫面也印證了東極島的破敗與陳舊。本片其他的幾個地點如去片場見小時候的鄰居周沫,在旅館遇見了蘇公尺,加油站和蘇公尺家人的對話,去小鎮上的撞球廳見劉瑩瑩,在荒漠中碰見阿呂。

片中除了片場的環境比較好之外其他的環境都很破、舊。碰見蘇公尺的小旅館,房門下塞了好多的“小卡片”,窗簾一拽就掉了下來;劉瑩瑩開的撞球廳牆壁早已泛黃剝落。本片中韓寒對敘事空間的建構都是基於現實主義下的小城鎮的真實面貌而定的,他對於他的敘事空間的建構就是覺得並非像郭敬明的《小時代》中的金碧輝煌或富麗堂皇的空間才是好的,恰恰相反在韓寒的電影敘事空間中,他一直選擇的是衰敗、破落的地方。

這裡是文章**\3.jpg

電影《乘風破浪》的故事就發生在用了多個場景組成的電影中的敘事空間—“亭林鎮”。從電影中的很多鏡頭都可以看出本片的敘事空間的風格和《後會無期》的敘事空間的建構一脈相承,“亭林鎮”也是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江南水鄉小鎮,小鎮上隨處可見的江南水鄉建築—青瓦白牆,白牆早已泛黃並且布滿了黑色的霉斑,小鎮上沒有高樓大廈,多是破敗的建築和二層高的住宅。

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在電影中都用了同乙個取景地—金山朱行的一家百貨店門口。《後會無期》中劉瑩瑩和江漢站在百貨商店門口對話,《乘風破浪》中徐太浪和小花也站在百貨商店門口對話。這家百貨商店的門是過去的鐵拉門,上面早已鏽跡斑斑,百貨商店內是木製的櫃檯和貨架,上面稀稀疏疏的擺放著貨物,這個百貨商店其實更像是過去七八十年代的供銷社“殘存”到了現在,而供銷社也已經是一種過去的代表。

這裡是文章**\4.jpg

這些敘事空間都充滿了破敗、老舊的氣息。兩部影片的敘事都是在一種充滿衰敗氣息和破落的環境下進行的,這種敘事空間的建構代表了韓寒對於敘事空間建構認知的一種真實寫照: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像某些電影中那樣金碧輝煌,相反所處的環境更加真實與自然。在《乘風破浪》中,敘事空間的老、舊僅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韓寒也對這種老舊的江南小鎮有了一種詩意化的描寫。同時敘事空間建構為歷史悠久的破敗的水鄉小鎮,其實也代表了中國很大一部分族群—小鎮青年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引出了本片的思考:小鎮青年的命運反思。

這裡是文章**\5.jpg

2.電影中“傻子”形象的塑造。

在兩部電影中用了同樣的乙個場景已經夠讓人津津樂道的了,然而韓寒的兩部電影中更是都出現了乙個同樣的形象—傻子。這一點引起了我的注意並且想要去試著**兩部電影中的“傻子”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1)《後會無期》中的傻子形象。

電影《後會無期》影片開頭便是由本片中的“傻子”—胡生的獨白來開場,介紹了本片的主人公江河、浩漢以及在開頭便告訴了我們影片的整個故事流程:浩漢開車送江河穿越整個中國去新學校上課。胡生是本片故事的講述者,但是卻並非是本片故事的書寫者。胡生在開頭說道直到他看到了一本遊客帶來的書才知道後來的事情是這樣子的,所以我們得知其實本片故事的書寫者是江河,而本片是通過胡生這樣乙個傻子的形象在影片的開頭向我們講述。本片中的傻子形象—胡生並沒有參與到情節敘事中來,並且胡生的形象塑造也並沒有花費很多的時間,觀眾對胡生的印象可能只有“智力低下”這一最明顯的特點。

這裡是文章**\6.png

所以本片中的傻子形象更像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古倫木”的形象,他們都並沒有參與到故事中來,但是他們見證了這個故事。而本片中的胡生更是作為乙個符號化的形象和講述者向我們講述了這個故事,並且在深層次去印證了本片的主題。在本片的結尾浩漢對江河說“跟人告別的時候應該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說不定就是最後一眼。”而胡生在賓館的走失恰恰就印證了這一句話。

2)《乘風破浪》中的傻子形象。

與《後會無期》中的胡生不參與敘事只作為講述者不一樣,《乘風破浪》中的六一不僅僅參與了敘事並且還是故事中乙個重要情節的推動者。片中的六一是正太幫老大徐正太的忠心手下,跟隨徐正太一起出生入死,在徐正太考驗徐太浪的時候正巧被六一聽到徐正太對六一的評價是“腦子不行,成不了大事”於是六一耿耿於懷想要在老大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最終在徐太浪成婚之日想要找黃志強報仇卻被黃志強拿雨傘捅死,引出之後徐太浪和徐正太為他報仇。本片中的六一的形象塑造是比上一部《後會無期》更加豐滿和立體的,通過影片我們可以看出六一是乙個智力低下卻忠心耿耿,沒有心眼的善良的人。本片中的六一便不再像《後會無期》中的胡生那樣如局外人一樣見證了一段故事,而是作為局內人參與了故事並且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乘風破浪》中六一的遭遇其實也象徵著小鎮青年的命運:在小鎮上生活的青年可能往往都如六一一樣心地善良但是卻因為缺少思考和學習的能力而讓自己成為“浮萍”,隨波逐流。

這裡是文章**\7.jpg

3.精心的文字設計。

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都是喜劇片,作家出身的韓寒自然少不了對電影中文字的精心設計,韓寒導演的電影中文字更是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的喜劇效果。電影《後會無期》中江河和浩漢開車路上險些撞上一條狗,江河和浩漢落車後望著問“他死了嗎?”韓寒在文字上寫的是“他”,韓寒原本想要營造懸念意在引導觀眾以為江河開車撞到人了,然而後期字幕將“他”改成了“它”,一字之差,將韓寒精心設計的懸念弄沒了。作家出身的韓寒對片中的文字設計之精心可見一斑。

首先便是兩部電影中人物名字的設計便在營造喜劇效果。《後會無期》影片一開場胡生便說道自己的爸媽草率地生下了我,但是並不是因為這個叫胡生的主要原因。《乘風破浪》中的人物名字設計則更為喜劇化,如徐太浪的父親叫做徐正太,而徐正太當時的對手名字則叫做羅力。正太和蘿莉是原本是用來形容小男孩小女孩的詞,但是韓寒將這兩個詞語轉化為兩個人名並且讓他們成為了對手。還有如“五一的兒子六一”,片中六一喜歡並且追求的女生名字叫做佳依(加一)。還有片中徐太浪的母親小花原名牛愛花等等,這些人名都是經過設計並且營造出了喜劇效果。

這裡是文章**\8.jpg

韓寒在影片中的台詞設計少不了下了一番大功夫,尤其是第一部《後會無期》中的人物對白更是充滿了“韓式文學”的特色,如“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連世界都沒有觀過,**來的世界觀”、“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等等,韓寒的這些台詞像一碗毒雞湯,對現實的承認以及對自我的否定,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的雜糅。而在《乘風破浪》中也延續了這種“韓式文學”風格的台詞設定,如“歌舞廳裡只唱歌,桑拿館裡就洗澡”、“都是小人物就別說什麼大話了”。

同樣韓寒在利用台詞製造笑點上也很出色,如《後會無期》中的江河一緊張就會說錯話“交心吧,放在我身上”以及“我是交配到邊境去發書的”、以及利用網路段子來製造笑點如“這個時代真好,當我說我想靜靜時沒人問我靜靜是誰”。“離開故鄉後一段時間再回來,你就會發現原來這棟樓這麼小,這棵樹這麼矮,這段路這麼短,這條街這麼窄”“什麼意思?”“媽的路還沒車寬。”這段對話是網路上曾經流行的“甄嬛體”的衍生,韓寒將它轉化為影片中的笑點可見作為一名作家韓寒對於電影中的文字是十分敏感的,同樣他也善於利用文本來表達情感製造笑點。

這裡是文章**\9.jpg

韓寒電影中的改變。

雖然韓寒導演的兩部作品在創作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兩部電影實則有很大的差異。《後會無期》作為韓寒的導演**作在故事結構、影像表達上還是有些不成熟的,然而我們從《乘風破浪》中卻可以看到明顯的改變,故事結構更加完整,敘事和人物塑造更為自然合理,同時為了影片的故事性而捨去不少個人化的東西。

1.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傾向改變。

首先便是電影中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傾向變化,雖然兩部電影都是商業片,兩部電影有著很大的差別。

這裡是文章**\10.jpg

1)文藝外衣包裹著商業核心的《後會無期》

雖然《後會無期》在宣傳時以商業片自居,但是在大多數觀眾看來更像是一部文藝片,故事從上路開始遇見乙個人便是一段故事直到最後到達地點江河和浩漢分道揚鑣,全片敘事結構鬆散,情節緩慢。這樣的乙個故事沒有高潮,全程很平淡,和我們以往所看的以奇觀化的視聽感受、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為代表的大多數商業片並不一樣。全片情節十分平淡沒有高潮,劇中人物的遭遇都是一些“糟心”的事:江河碰到喜歡的女孩卻是**、浩漢喜歡的女孩卻是自己的姐姐,並且從她那兒得知了自己父親不是英雄而是拋棄自己的男人、兩人碰到了搭車的阿呂卻被騙走了車,江河和好漢也因為這件事成為了導火索最終兩人分開等等。韓寒借由兩人不順利的遭遇表達其實人生就如《後會無期》中一樣,更多的是平淡和挫折。

這裡是文章**\11.jpg

韓寒的雙重身份“賽車手”和“作家”正是片中江河和浩漢的兩個人的職業,本片實際上說的是江河為代表的理想主義和浩漢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的碰撞,其實也代表了韓寒本人在電影中想要表達東西:現實與理想的衝突。並且也有一種理想化的希望在裡面:影片最終代表理想主義的江河老師獲得了世俗的成功成為了暢銷書作家,並且還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了。

後會無期》全片充滿各種文字上上笑點和黑色幽默,在演員陣容上明星雲集,影片的宣發也十分符合商業片的套路,從最早期的海報、主題曲等物料的放出到後期的路演、微博宣傳等等。但是因為韓寒對於影視創作的不熟悉反而讓他的藝術性傾向在《後會無期》中體現的更加明顯。

這裡是文章**\12.jpg

2)具有人文情懷的商業片《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是韓寒有過導演經驗之後的一次改變,他為了使影片故事更加吸引人、故事情節更加合理,捨去了自己作為作家身份的許多東西,如《後會無期》中各種各樣的“名言金句”,《乘風破浪》中也有類似“喜歡就是放肆,但愛是克制”這樣的句子,但是減少了很多,並且這些台詞說出的地方也和故事情景十分貼切,並不像《乘風破浪》中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人物在說書面語言那樣生硬。

乘風破浪》全片就圍繞著徐太浪和父親徐正太的情感和遭遇敘事,講述徐太浪回到過去和父親共同經歷了一些事情然後讓父子之間的隔閡消融父子重歸於好,情節緊湊結構完整嚴密。

這裡是文章**\13.png

而且《乘風破浪》中的賽車戲也是全片的一大亮點,導演韓寒因為自己對賽車的了解把賽車加入到電影中,成為乙個比較吸睛的元素。並且本片從主題曲、演員陣容、前期宣發都比《後會無期》更進一步,甚至發布的主題曲《男子漢宣言》引起了網路上的熱烈討論。《乘風破浪》是一部很成功的商業片,但是在商業片的包裝之下,本片也蘊含著韓寒的人文情懷在內。

乘風破浪》的英文名“duckweed”翻譯過來就是“浮萍”。其實也是暗指著韓寒對小鎮青年的命運隱憂和反思。雖然片中的徐太浪成為了賽車手拿了冠軍、片中的小馬去了南方成為了我們後來都知道的qq創始人,但是這些都是個例,更多小鎮青年的命運是如徐太浪父親徐正太一樣、六一一樣的。就像片中徐正太說過“我就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韓寒雖然用“乘風破浪”代表徐正太、六一等青年時期的熱血、勵志,但是其實他們也就如浮萍一樣生存在破落、安逸的小鎮環境中不思進取,隨波逐流直至滅亡。

韓寒把對於中國小鎮青年命運的反思這份人文情懷投射到了電影之中,這是很多商業片導演所沒有的,他在說故事的同時也完成了個人情感的表達,《乘風破浪》是一部具有極具人文情懷的商業片。

這裡是文章**\14.jpg

2.更加完整的敘事結構。

*形式主義在電影敘事研究上提供了一種新方**:在研究電影時首先需要鑑別、建構分析的物件,確定最小的功能單位,逐層分析,直到一部影片的整體結構,直到電影機制的敘事體系。在電影中鏡頭是最小的段落單元,由鏡頭組成場景,場景構成段落,再由段落組成一部完整的電影。

羅蘭·巴特在《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中提出他認為敘事作品單元有兩種方式:後續(時間順序)和後果(邏輯順序)。《後會無期》中的敘事段落則是多按照時間連線發展的方式和懸空方式進行組合,而往往商業片為了情節的完整、結構的嚴密,敘事段落多為按照邏輯順序組合,《乘風破浪》中的敘事段落大多數便是按照邏輯順序來組合。

這裡是文章**\15.png

後會無期》中的段落連線大多數以時間順序連線,影片開頭介紹人物,之後開車上路,遇見蘇公尺、去找劉瑩瑩、沙漠中遇見阿呂,最後兩人分道揚鑣,最後給出乙個三年後江河的狀態代表結局。《後會無期》全片段落連線方式大多數靠時間順序和懸空的連線方式所以導致本片邏輯性不強,全片敘事零散。而《乘風破浪》全片圍繞徐太浪回到過去的遭遇進行敘事,從穿越回去開始介紹本片的人物、到去解救小馬搗毀羅力的幫派、再到被黃志強打斷腿之後徐太浪結婚,六一為了證明自己去找黃志強復仇被殺,徐太浪父子再去找黃志強報仇。《乘風破浪》中的大多數段落都是依靠因果關係和邏輯關係進行組合的,並且借鑑了《新難兄難弟》、《回到未來》、《終結者》、《時光倒流七十年》幾部影片,所以《乘風破浪》的敘事結構更加緊湊、嚴密。

這裡是文章**\16.jpg

雖然韓寒只導演了兩部作品,但是在兩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韓寒對電影的用心以及在電影中表露出來的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在電影中寄入了他的文人情懷。這是乙個真誠的韓寒,絕非最好的韓寒,對於未來韓寒導演的電影我們應抱有更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