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土文物看,中國早在幾千年前,便已經在研究幾何學了

2023-09-14 22:04:14 字數 2229 閱讀 2210

說到幾何學,人們普遍認為,現在的幾何學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巴比倫,可以追溯到希臘時期,約在西元前2023年左右;特別再歐幾里德在《幾何原本》這一書中,幾何學有了很大的進步。自古希臘千年時間以來,幾何學都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5世紀以後,又有了新的進展。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國甘肅發現的一組史前陶瓷,揭示了乙個被掩蓋了很久很久的歷史,證明了「幾何學」中國也早就有研究。

上世紀五十年代,甘肅天水的秦安縣,一位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一處遺跡「大地灣」,並在之後的發掘中,陸續有了一些令世人驚嘆的新發現,例如:第一批的旱作農作物標本,第一批的宮殿式建築,第一批的「混凝土」路面,第一批的人工輕骨料,第一批的防火材料,還有仰韶文化的彩陶。

上個世紀,專家對大地灣的遺跡進行了鑑定,認為大地灣的遺跡應該是在八千到四千八百年之間,而在這個世界上,考古學家們對地球上的遺跡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結果讓我們大吃一驚。現在,我們可以在六萬年以前,也就是在八千到六萬年之間,發現有人類活動痕跡。而大地灣的人類歷史是否可以繼續回溯,則需要更多的考古學研究。

可以看出,大地灣是乙個持續了六萬多年的古代文明遺跡,一代一代的祖先居住在這裡,一點一滴的對未知的天地進行著探索;一絲絲的知識,在他們的腦海中流淌著。最後,大約在5000多年前,他們做出了一系枚舉世聞名的陶瓷。

前人曾把大地灣古人類文化劃分為5個層次,而在這5個層次上,大地灣古人類文化的四個層次是在5500-4900之間。在該層「房f901」的主體室內,經考古學發掘,出土了一組造型奇特的陶瓷器皿,其中有泥槽形條形盤,帶細砂長柄麻花耳的鏟形盤,以及泥質單環耳簸形盤;有蓋土的四口深腹大缸,等等。

儘管這些瓷器造型各異,但當他們測定其體積時,卻讓人大吃一驚:條形碟子大約有264.3立方厘公尺,鏟形碟子大約有2650.7立方厘公尺,箕形碟子大約有5288.4立方厘公尺,四個深腹罐子大約有26082.1立方厘公尺。

從這個角度來看,除了乙個「箕形卷」比乙個「鏟形卷」要大上一倍以外,其他三個都以十倍遞增,在2023年前,能有這樣的精確度,實在是太驚人了。

很明顯,這是一套測量工具,它能顯示出三點:

1,中國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度量和計量的規範,它是最古老的度量和計量單位。其中,三樣十倍倍增的淘氣,可以對應古代的公升,鬥,斛。所以,該套陶的出土,又一次證明了中華文化是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

2,三件陶體積十次增加,說明那時的祖先已經對「十進位」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是目前全世界最早有十進位記載的實物證明。甚至於,十進位都有可能在那個時候被發明出來。

而在目前,許多國家已使用了「十進位」,而「十進位值制」仍為中國獨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在甲骨文中即有記錄,,十進位值系統最起碼在商朝就已經存在了。在古代埃及,1至10的數字中,僅有2個符號,100至1000的數字中,僅有4個符號。在古代巴比倫,雖然也有位值系統,但用的卻是「六十進位」而非「十進位」。也就是說,只有中國人創造了「十進位」和「十進數系統」,而西方人則是在10世紀以後,才完全掌握了它們。

3,製作體積呈十倍增加或兩倍增加,不同形狀的陶瓷,毫無疑問是要有一些幾何學的,但地球灣四號距離現在大概是5500-2023年,他們的幾何學是從**來的?很明顯,它們不像是從古埃及到古巴比倫,而更像是從6萬多年中緩慢地累積起來的。

總之,根據大洋灣出土的陶器,我們可以看出,遠古中國人對幾何學的認識,遠先於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人的認識。若說它的發源地僅有一處,很大程度上就是從中國向西域擴散,也就是從歐亞大陸向東,最後到達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值得一提的是,遠在五千多年前,人類就已經在歐亞大陸上進行了**和文明的交換,例如中國人把谷帶到了西部,西亞人把麥帶到了東部。

有趣的是,在黃宗羲看來,在明、清兩代,他對西洋數理的某些觀念與方式,都只是中國古老的演算之「盜用」與「篡改」;《周髀算經》中的「勾股法」是西方幾何論中的一種。對於黃宗羲的看法,從這一片土地灣遺址出土的這一片陶片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目前,鑑往知遠 新時代考古成果展 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同公眾見面。本次展覽以2012年以來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重點,系統匯集展示全國43家文博考古機構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涵蓋範圍從舊石器時代到宋元時期,從田野考古到水下考古,從邊疆考古到絲綢之路考古等多個領域的...

從堪輿學看,中國為什麼又叫神州和九州

中國文化一百講,把中國和中國文化說清楚。圖丨中國古地圖 著名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寫過一首叫 示兒 的詩。這首詩非常的有名,流傳的很廣,很多人都能隨口讀出來。這首詞其中有兩句是這麼寫的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裡的九州,就是指中國的意思。當年五胡亂華,胡人劉淵滅了西晉,中原大地變成一片廢墟。當...

從跟風屯鹽看中國人從眾心理與缺乏主見的文化現象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在面對各種自然災害和生活困難時,都有著頑強拼搏 團結互助的精神。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傳統的生活習慣和應對方式逐漸形成,並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其中,跟風屯鹽便是乙個典型的例子。然而,這一現象也反映出中國人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和缺乏主見的問題。一 跟風屯鹽的背後 從眾心理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