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财税丨出口免抵退税计算公式推导

2023-10-20 20:30:41 字數 1728 閱讀 8141

上期文章给大家讲了一下生产型企业出口免抵退税的原理,小伙伴们现在应该理解了吧。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解一下财务和备考cpa的考友“闻风丧胆”的出口免抵退税的计算,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就是确定出口的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的公式如下。

出口货物的离岸价 * 外汇人民币的牌价 - 免税购进原材料的**)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因为免税购入的原材料我们并没有承担进项税,国家是不会倒贴的,所以这一部分就需要减掉。出口退税针对的是承担了进项税额的货物,我们免税购进的原材料通过加工生产之后再出口,免税购进的原材料是不退税的。但是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中包含了这部分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减去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来确认免抵退税额。

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要确定当期的应纳税额。

在确定当期的应纳税额之前要先知道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我们出口外销的货物的增值税的征税率与国家给到我们免抵退税额的一个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是有差异的,也就是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与出口货物的退税额之间的差额是从进项税中转出来计入成本去,这一部分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具体计算公式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外销征税额 - 免抵退税额。

财务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我当期的应纳税额=当期的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而生产型企业一般有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两个业务,进项税额是总的采购进项税额减去上述不得抵扣和免征的税额。

所以公式可以变形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外销销项税额-(总的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由于我们出口货物是免征外销的销项税额的,所以这里的外销销项税额是0

总的进项税额其实包含了我们的内销的进项税额和外销的进项税额,因为我们出口的货物是免征销项税额的,也就是不需要从客户那里收取这部分销项税,但是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是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的,所以国家就允许我们来抵扣外销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所以抵就是抵的外销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

这里公式我们在进一步变形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 -(内销进项税额+外销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代入上述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公式后我们可以将公式进一步变为:

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 -内销进项税额-外销进项税额+出口货物外销征税额-免抵退税额。

公式进行整理后可以变为:

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出口外销货物征税额)-(内销进项税额+外销进项税额)-免抵退税额。

公式中的(内销的进项税额+外销的进项税额)就是我们总的进项税额,而(内销的销项税额+外销的销项税额)就是我们所有销售货物的总的销项税额。

其**口外销货物的征税额其实就是我们用出口外销货物的售价 * 增值税的税额,我们可以把出口外销货物的征税额理解为出口货物的销项税,这样理解是为了方便我们第三步的对比。

最后我们把公式变形为:应纳税额=所有货物的销项税额-总的进项税额-免抵退税额。

最后一步就是比较应纳税额与免抵退税额。

那这一步要分两种情况来说,如果我们的应纳税额在这里计算是大于零的情况下,我们就不会退税,所有的进项包括用于内销和出口货物的进项,还有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都不够抵消我们销售货物的销项税,所以我们当期是要缴税的,就不存在退税。

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算出来的应纳税额小于零,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的进项大于销项,也就是我们在增值税申报表中有期末留抵税额。

关于退税我们是通过比较期末留底税额来进行的,这里的期末留底税额其实就是我们的应纳税额,比较应纳税额与免抵退税额。谁小了我们就按小的数额来确认应退税额。

当期末留底税额《免底退税额时,按期末留抵税额来退税。

当期末留底税额》免抵退税额时,我们就按照免抵退税额来退税。

小牛电动出海 用跨境电商打通线下渠道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 中企出海的道路并不平坦。年正式进军海外的小牛电动算得上是国内两轮电动车企中的出海先锋,然而在小牛电动ceo 李彦看来,年推出首款电动滑板车产品的小牛电动在布局海外微出行市场时则是后进入者。彼时,在欧洲 北美等地区市场,滑板车等品类已经形成了非常牢固的市场占比,新品牌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