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别为了安全丢掉应有的快乐

2023-10-29 13:20:03 字數 1872 閱讀 4774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10月28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原因是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引发众多家长共鸣。(据10月28日央广网微信***

据介绍,近日,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引发家长共鸣(**央广网)

此事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许多家长对此深有体会,表示“早就想吐槽了”。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就读于一所公办小学,“老师说了课间不能下楼,也不能跑跑跳跳,甚至还不能大声说话”,还有网友反映,因为坐的时间过长,“好几个班都有腰椎有问题的学生”。

课间不能出教室,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作为校方来说,也有苦衷,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管理起来轻不得、重不得,如果有孩子在学校因为磕磕碰碰受伤,家长就要找学校麻烦,甚至会兴师动众来扯皮。学校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初衷,宁愿课间多些安静,少些热闹。

网友的留言(**网络截图)

课间时间原本是用于调节学习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可以在身心上得到放松,有网友回忆起了当年的“课间10分钟”:走廊里说说笑笑的有,扎堆吹牛的,有在一旁安静晒太阳的,还有练立定跳远的,有玩顶拐拐的(两个小朋友互撞膝盖的游戏),有摔纸牌的,有踢毽子的,大家各得其乐,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就盼着下课,盼着“课间10分钟”。

可以说,快乐的“课间10分钟”是“课堂45分钟”的动力之源,如果“课间10分钟”形同虚设,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容易让人产生对学习的疲劳与厌倦。

网友的留言(**网络截图)

课间10分钟”的休息也就必不可少,为此,教育部2023年5月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另外,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规定:学校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或取消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网友的留言(**网络截图)

虽然有明文规定,可有的学校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怕出事,就尽可能到处设“防火墙”,以避免出事。于是乎,“课间10分钟”除了明令不能跑跑跳跳外,还通过以拖堂与提前进教室的“技术性”手段来缩水,只剩几分钟,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够;“体育老师病了”也是最常见的梗,体育课因此改上文化课,或让学生自习;至于春游、秋游之类校外实践活动,就成了个传说。

学校担心学生受伤而减少学生的活动时间,只会造成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为了安全而“一刀切”肯定是不可取的,堵不如疏的道理都懂,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系铃人又不仅是学校,还包括家长以及其他的社会因素。

千方百计地保障学生安全,这是应有之义。然而,对于因正常文体活动导致的正常磕磕碰碰,各方也应该正确看待,相互理解与体谅,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也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别为了安全搞“一刀切”,把孩子应得的快乐给切掉了。

*: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谁偷走了他们的课间10分钟?

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 登上各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最近,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 课间圈养 现象。引发众多家长共鸣。山西一老师吐槽 课间圈养 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近日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 吐槽 课间圈养 现象愈发严重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但是学生...

课间不让学生下楼,学校到底为什么会“出此下策”?

课间不让学生下楼,学校到底为什么会 出此下策 本世纪初,我刚开始当小学五年级的老师时,曾自发带学生徒步前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参观,当时学校没有组织,这次活动需要走十多公里,相当于一次长途拉练。然而,如果是现在,我是否还会这么做呢?恐怕不会了。不仅是因为体力和精力有限,更主要的是我已变得胆小了。因为一...

大学生曝光情侣在厕所 教室发生不当关系,意外被人围观

大学生 情侣在厕所 教室发生不当关系,意外被人围观。恋爱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经历,它可以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在这个阶段,恋情常常被称为早恋。然而,早恋通常不会有持久的结果,因此家长和老师通常会介入,以避免早恋对学业产生不利影响。然而,一旦进入大学,这种限制通常会被解除。在大学,只要彼此互相喜欢,就有机会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