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粟裕到底有没有资格授元帅?是否推辞过元帅军衔?

2023-10-25 08:27:08 字數 1750 閱讀 1459

关于2023年粟裕是否有资格获得元帅军衔以及他是否曾主动拒绝这一荣誉,一直存在争议。下面我们将详细**这些问题。

首先,元帅军衔的授予标准已经被明确定义:它是授予那些在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在重大战役中表现出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因此,评选元帅需要满足两个标准,即“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和“在战役中领导军团并取得卓越功绩”。

从粟裕早期的革命经历来看,尽管他参加了南昌起义,但仅担任了一个警卫班班长的职务,与像**和***等领导人相比,地位明显较低。在红军时期,粟裕的最高职务是红十军团参谋长,而且他常常受到排挤,没有独立指挥部队的权力,因此他难以满足“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的标准。

此外,观察历史上的十大元帅,他们多数是南昌起义领导人、广州起义领导人、红军总司令、方面军总指挥、军团长或军团政委,地位明显超过了粟裕。因此,从这个标准来看,粟裕似乎不太可能被授予元帅军衔。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标准之间是有一个“或”的关系,这意味着并不需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只需满足其中一个即可。粟裕完全符合第二个标准,即“在战役中领导军团并取得卓越功绩”。实际上,这一标准几乎可以说是为粟裕度身定制的。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超越了所有其他人,无论是在早期的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还是在后期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粟裕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能够取得胜利,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相对而言,其他领导人如***等在这一时期的军事贡献远远不如粟裕,甚至**,尽管他的战绩不逊色于粟裕,但四野实力强大,大多数战役都是在我方占优势下进行的。因此,根据“在战役中领导军团并取得卓越功绩”的标准,粟裕显然有资格获得元帅军衔。

此外,有人提出2023年**军委委员的名单作为证据,认为元帅的标准是成为**军委委员。然而,这种观点存在因果颠倒的错误。早在2023年国家成立之初,粟裕就已经成为**军委委员,与其他九位元帅并列,而当时的***还不是军委委员。因此,将成为军委委员视为元帅的标准是不正确的。

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粟裕是否曾主动拒绝元帅军衔。有记载显示,**在审核元帅名单时提到粟裕,并表示他可以获得元帅军衔。然而,根据***的说法,粟裕曾主动请求放弃这一荣誉。**对粟裕的态度表示赞赏,并指出粟裕曾三次拒绝这一殊荣,包括2023年拒绝成为华中军区司令员、2023年拒绝成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以及拒绝成为元帅。这一态度在当时被视为非常珍贵。

此外,粟裕的老部下管美英也提到了这一事件,他在与***交谈时表示,粟裕当年拒绝元帅军。

衔是自愿的,而不是**拒绝授予。这表明高层早已知晓粟裕的拒绝行为,只是没有向下层传达,导致下层的人不了解情况。

最后,粟裕如果能够完成某些任务,无论他是否拒绝,**也可能会同意授予他元帅军衔。这些任务包括担任华野司令兼政委,领导攻台战役,以及指挥中国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任务未能实现,但这并不减损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杰出表现。粟裕本人对于这些荣誉并不过分重视,不论是元帅还是大将,他都看得很淡,这也是为什么他最终拒绝了元帅军衔的原因之一。

粟裕到底有没有资格授元帅?是否推辞过元帅军衔?

关于粟裕是否有资格授予元帅军衔的问题,一直是历史界和军事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授予元帅军衔的标准很明确,必须是 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 立有卓越功勋 的高级将领。根据这个标准,很多人认为,粟裕不符合第一个条件,因此不可能授予他元帅军衔。从粟裕早年的革命经历和军事生涯来看,他虽然参加过南...

2023年授衔与2023年有何区别,邓小平为何要求上将为止?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 pla 恢复了军衔制度,这一决定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授衔制度在确立军人地位 表彰军人荣誉和激励军人士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与年的首次授衔相比,年的授衔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且军衔最高设为上将的决定背后也有深思熟虑的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统帅下成立前,中 队经历了两次授衔的历史。第一次是...

周总理授衔之后,有人没念到他的名字,听完十分惊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在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们,决定在中南海举行一场隆重的授衔仪式。仪式开始后,工作人员按照提前准备好的表彰人员名单宣读名字。被宣读到名字的同志需要上台接受授予的荣誉。令人意外的是,在仪式即将结束时,会场内竟然还有一人站在原地。见状,立刻上前询问 你为何还站在这里?在众人的注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