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重在预防 AI介入治疗提高救治效率

2023-10-31 00:44:19 字數 3785 閱讀 5940

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主题是“卒中:重在预防”。卒中的症状是怎样的?如何**卒中?日常生活中该怎样进行提前预防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卢洁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卒中抢救中心主任马青峰教授,以及数坤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毛新生做客新华网会客厅,共同分享卒中相关的预防和**知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卢洁教授(左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卒中抢救中心主任马青峰教授(右二),数坤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毛新生(右一)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效预防脑卒中

新华网:卒中是人们常说的脑中风,但多数人对卒中的了解仅限于表征,请问卒中是如何引发的?

卢洁:脑卒中其实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脑中风。它指的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病,由于血管发生了破裂或者发生了堵塞,导致脑组织的损伤。一般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缺血性的发病率比出血性更高一些。

新华网:人们应该如何防范于未然,远离卒中伤害?

马青峰:脑卒中重在预防,首先要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一部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一些是危险疾病。从不良的生活习惯上来说,我们需要保持戒烟、限酒、清淡饮食,定期做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重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等。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有没有危险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有相关疾病及时控制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

ai共享信息 提高脑卒中救治效率

新华网: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且人工智能与医疗场景融合逐渐加深。数坤科技作为原创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者,请问ai在卒中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毛新生: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专家的好助手,让专家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它可以给一些经验不够的年轻人赋能,使得他的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讲,人工智能可以在多人协作以及多个工作环节中,洞察到信息并共享出去。从而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协作变得更高效、更智能。ai可以代替医生做一些重复性工作,为专家节省时间去做重要的决策性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卒中的防治和救治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基层医院可以做筛查,可能并不能很好地救治。当病人转向高级医院的过程中,ai可以快速地传递病人的信息,推动救治过程中的多方协作。因此,ai的运用,对于构建卒中防治网络非常有意义。

新华网:“时间就是生命”,为什么卒中的诊治对时间的要求很高?

马青峰:脑卒中大部分是缺血性卒中,脑组织因为缺血出现坏死。发病5分钟,脑组织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随着时间的延迟,每延误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坏死,所以要进行快速救治。但是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中依然需要很多内容进行评估。比如病人到了医院后需要进行急诊**、抽血、ct等一系列检查确定卒中的具体原因。一些更严重的患者,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所以,ai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目的就是节省更多的救治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残疾概率,甚至是挽救生命。

新华网:针对卒中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诊治实践,宣武医院在卒中的诊断和**领域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

卢洁:第一,缺血性脑卒中一旦发生后,救治的时间窗是非常短的。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窗,脑组织会完全坏死,这会导致患者终身残疾。残疾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会影响整个家庭。根据这个情况,宣武医院搭建了全国的救治网络,患者可以从中获取准确的信息从而得到及时快速的救治。第二,对临床医生而言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是至关重要的。现在伴随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或者磁共振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影像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具体的检查项目。比如ct的脑灌注图像以及血管成像,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哪个血管发生了病变,这样早期的客观影像依据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的作出诊治方案。第三,产学研的结合。患者做完图像后,图像的数量是巨大的。我们做完一个ct血管成像,每个人可能会有上千幅的图像,这些图像需要经过专门的处理才能看到结果。以前都是医生来进行处理,但是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的结合,ai快速的帮助我们作出影像,从而缩短救治时间。所以通过防治网络的建立以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脑卒中的救治流程大大缩短,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避免发生脑梗死或大面积的脑梗死导致的终身残疾。

我们在医工合作方面,已经和数坤科技进行了一些合作,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对头颈血管进行后处理和诊断。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得到了发表。最重要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已经真正运用在了临床上,实现了人工智能一键的后处理和诊断。这个软件已经在全国2000家医院进行了应用,使广大患者真正的从人工智能方面得到了受益。

马青峰:宣武医院设立了脑卒中绿色通道,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快速救治作为管理核心。患者的快速诊治过程中,先诊疗后付费,全程有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包含信息采集、提前备药等。把原来的串联式流程改为并联式流程,缩短诊治时间。同时,我们的影像也在不断做优化,我们加入ai技术,缩短影像重建的时间。现在宣武医院的患者从入院、检查到上药,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这样的**过程为病人争取了救治时间,从而保护大脑以免进展成更严重的卒中情况。

新华网:具体到卒中的诊断场景,ai如何赋能医生?又能给患者带来什么价值?

毛新生:时间就是大脑,抢时间最重要。扫描后有大量的图像需要分析,ai就像医生,它能快速地看清图像,然后根据指南把诊断的信息提供出来。这样就真正起到了让医生效率大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医生可以做出更高质量的决策和诊断,从而推进卒中救治的流程和进程。

警惕造成卒中的危险疾病 重视***

新华网:近些年,卒中发病的特征有什么变化吗?在预防上,普通人应该对这些变化做出哪些应对?

卢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年轻人的卒中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那未来如何的更好预防脑血管疾病呢?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已经发生了高血压等一些基础病变的老年人,要及时就诊,把这些基础病变控制好,从而预防发生脑血管病变。

新华网:针对近些年卒中防治的变化,ai在未来的卒中防治中还有哪些想象的空间?

毛新生:未来我们可以做一个和医疗、跟卒中有关系的垂直的大模型。将模型放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跟它交流互动。其次,全国各个区域、乡村、社区、都要具备良好的卒中意识和医疗能力,那我们怎么在每个乡村做好筛查呢?可以通过ai发挥高水平医生的诊断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在地方做出专家级别的筛查效果。在基层将好的筛查和救治网络结合起来,卒中的筛、诊、治体系就有了支撑,所以我觉得ai价值很大。

新华网:卒中的致残率和**率都很高,有哪些好的建议可以给到需要预后**的患者?

马青峰:对于卒中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会留有不同层级的残疾,而这些症状都需要进行***ai介入以后,我们可以通过ai远程线上做居家的**。但不论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训练,都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有一个好的**效果。

在**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预防。因为不论是否得过脑卒中,都有可能发生脑卒中,所以我们要先从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做筛查,还需警惕自身是否患有危险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一旦有危险疾病,那要结合危险的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的检查血管情况。可以通过超声、ct、核磁,了解脑血管是否有斑块、狭窄、血管闭塞的情况,这样才能及早**,预防卒中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我们的自己评估还是影像的筛查,其实有很多ai参与的内容,它可以更好地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能够及时提醒我们有卒中的风险并进行预防。(白碧璇)

世界卒中日 远离卒中,重在预防

月日我们迎来了第十八个 世界卒中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卒中 重在预防 世界卒中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专家代表,于年月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届世界卒中大会上呼吁关注脑中风而提出的,设定每年月日为世界卒中日。你可能不知道,全世界。每个人中,就有人会发生卒中 每秒钟,就有人发生脑卒中 每秒钟,就有人...

介绍胰腺癌的病因 诊断 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文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一 胰腺癌的 胰腺癌的 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吸烟 饮酒 糖尿病 饮食不健康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吸烟 吸烟是导致胰腺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会使患胰腺癌。的风。险 显饮著酒增 加长。期...

干眼症的预防与治疗 让你的眼睛重获湿润与舒适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缺乏足够的休息和眼部保健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到干眼症的困扰。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表现为眼睛干燥 疼痛 瘙痒 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不及时 可能会导致角膜损伤,甚至失明。因此,了解干眼症的预防与 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帮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