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下跌“铺天盖地”,东北又迎“新挑战”,还能跌多少?啥情况

2023-10-21 01:41:09 字數 2180 閱讀 5295

目前,正是东北地区玉米新粮上市的**时段,可是今年却与去年明显不同,去年的玉米新粮一上市,就可以出卖到1块零几分,正常收获的潮粮就没低于1块钱。可是今年却是比往年要低大约1毛钱左右。

昨天笔者到黑龙江绥棱的部分乡镇调研,了解到农民在9月下旬刚开始收获时,潮粮一开始只卖到9毛分钱,仅仅20天左右的时间,目前粮贩子到地头,最多能给到9毛钱,多数都是在0.86-0.89的**成交,一斤玉米比前段时间降了分钱左右。

目前看,不仅仅是东北地区玉米**在回落,山东地区、华北地区的玉米**也出现大幅降从,山东地区比9月份大约下降250元/吨左右,华北地区的降幅也将超过200元/吨。

各地玉米最新**显示,又是跌声一片,有的网友戏称“铺天盖地”。据了解:

山东地区2家企业下调:德州福洋生物跌0.5分,**1.355元/斤;滨州华义容海跌0.3分,**1.417元/斤。

宁夏银川伊品生物跌1分,**1.345元/斤;河北辛集德瑞淀粉跌0.5分,**1.36元/斤;

黑龙江10家企业下调,目前收购的潮**如下:

绥化象屿跌1.5分,30水潮粮0.885元/斤;讷河象屿跌0.5分,30水潮粮0.895元/斤;北安象屿跌1分,30水潮粮0.91元/斤;嫩江象屿跌0.5分,30水潮粮0.89元/斤;依安鹏屿跌0.5分,30水潮粮0.925元/斤;中粮生化龙江跌1分,30水0.978元/斤;

拉哈鸿展生物跌1分,三等30水潮粮0.92元/斤;龙江阜丰跌2分,30水潮粮0.942元/斤;大庆伊品跌3分,30水0.9957元/斤;依安鹏程生化跌1分,30水0.925元/斤。

吉林4家企业下调,潮粮收购**:松原嘉吉生化跌1分,30水0.972元/斤;燃料乙醇跌1.5分,30水潮粮0.9777元/斤;中粮生化榆树跌1分,30水0.9857元/斤;新天龙实业跌1分,30水0.9898元/斤。

内蒙古地区4家企业下调:扎兰屯阜丰跌1分,三等1.20元、30水潮粮0.95元/斤;呼市阜丰跌1分,三等1.295元/斤;巴山淀粉跌0.5分,**1.30元/斤;通辽开鲁玉王跌0.5分,30水潮粮0.97元/斤。

最近一段时间玉米**回落有些出乎一些人的意料,跌幅还是比较大的,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202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数据有待商榷,很可能实际种植面积要高于这个数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受最近年玉米**偏高,农民种植收益相对略高的情况下,一些豆麦区、玉米大豆种植区的很多农民把增加了玉米的面积,压缩了其他旱田作物面积,但是在统计作物面积时,难免会有的地方少报玉米、多。

报大豆的情况,这样有些玉米面积就没有统计上,导致实际增幅超过统计数据的情况。

二是玉米**商去年收粮**偏高,没有赚到钱,甚至有的还要赔钱,所以今年大家收粮就变得小心翼翼,压价收购已成常态。

三是天气因素,由于进入10份的3周时间,正是东北三省一区重要的玉米收获时间节点,而这段时间,这些区天气晴好,玉米成熟度高,适合大机械作业,导致玉米新粮收获比较集中,上市量较大,大家卖粮比较集中,导致一些**商挑着收,压着收,**起不来。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山东地区、华北地区**的动能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目前也只有零星的企业在下调,多数企业收购**已经稳住了,继续大面积下调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东北地区也不在过于悲观,个人感觉30个水的潮粮8毛5还是能保住的,折干**1.15-1.20元应该是个底价。

不知大家啥意见?欢迎发表看法,供全国网友参考。

玉米价格大跌!部分地区跌至0 89元 斤,11月会涨吗?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出现大幅 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种植面积增加和收割机数量的增加。首先,种植面积增加是导致玉米 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今年的气候条件较好,农民在种植玉米方面有了更好的收益预期,因此大量农户选择增加种植面积,导致玉米 量的大幅增加。另外,收割机数量的增加也对玉米 造成了影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

新粮卖压显现,玉米价格一跌再跌,底部究竟在何方?

近期,对于玉米种植户而言,可谓是比较糟心,从月底开始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玉米 可谓是 跌跌不休 特别是国庆节过后,随着新作陆续上市,在丰产预期偏强以及需求疲软运行的格局之下,新粮卖压进一步显现,玉米现货 下行明显。截止目前,国内玉米 依然没有止跌的迹象。那么,本年度玉米 的底部究竟在何方?...

玉米收获进入收尾期,价格跌至1 30元 斤,什么原因?啥时会涨价

随着秋天的到来,农田里的玉米成熟了,而玉米农民们也开始了忙碌的秋收季节。然而,对于这一季节的玉米 走势,农民们普遍感到担忧。进入月份,玉米 开始呈 趋势,相比月份上旬的 月上旬的 基本 了.元 斤左右。这一 波动引起了广大玉米农民的关切,他们开始思考玉米 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势。从不同地区的农友反馈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