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 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2023-10-21 06:31:36 字數 3643 閱讀 6796

有温度的楼市数据,有态度的专业观点,关注“地产s姐”百家号,带给你更多楼市干货。

5.2%,三季度的国民经济的确是超预期了!

根据测算,四季度只要能完成4.4%以上的增速,全年5%左右的目标即可完成。

壹丨“稳中向好” 房地产拖油瓶!

轻舟已过万重山,四季度只会越来越好。

经历了1-8月,其实大家便已经携手熬过了“预期最悲观”的时节,9月后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在逐渐向好了,大趋势的“稳中向好”挑不出毛病。

三季度的经济表现之所以能超预期,最大的功劳显然要归于国民消费领衔的第三产业。

今年的消费数据一直很给力,服务零售这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18.7%。

去年口罩把大家拴在家里,想消费都出不了家门,今年迎来“报复性”的消费顺理成章。

而且买买衣服、下下馆子、坐坐飞机这些“低门槛”消费,大家还是负担的起,家电、装修、买车、买房这类“大宗消费”的表现相对就要差些。

再搭配各地多次发放的消费券,以及存量房贷的降息,变相是给国民发了红包,消费最先向好是必然的。

以前我们总说投资、进出口、消费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投资和出口则是最能拉数据的两大核心,不过今年该有新的认识了。

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

但今年以资本牵头的投资、进出口数据贡献率分别为29.8%和-13%,拉动gdp增长只有1.6%和-0.7%。

消费这一门类,在当下和未来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拉动内需正在显效。

但能持续多久是要打问号的,消费的本质是足够的需求和意愿,“报复性”需求释放后,能不能支撑持续消费,最终还是老百姓的钱袋子来买单。

再聊聊房地产,截止前三季度,房地产依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拖油瓶”的角色!

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投资66279亿元,下降8.4%,跌幅继续扩大;

1-9月份,新房销售面积84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3%;新房销售额为89070亿元,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

新房难卖的局面,并没有因为8月末展开的新一轮救市得到改善,反而有“越救越拉胯”的征兆,取消限购、取消认房认贷等措施,释放短暂的利好效应后,也迅速归于平静。

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5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7%。可见,“买方市场”并未发生变化,开发商的任务依旧是去库存。

地产萎靡,经济还能“稳中向好”,不失为一种欣慰,但需要经济全面复苏,还需房地产拉动,只因占比太大。

贰丨“曲线救市”仍在继续!

所以这两天房地产又曝了出大新闻。

9月底,自然资源部已给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至少包含了两条很关键的举措:第一,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第二,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

先来看第一条政策: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

当初“限地价”,是为了以地方**收揽的土地出让金为代价,目的是缓和**地带来高房价的预期,但现在“限地价”其实已经可有可无了,因为绝大多数的出让地块,能成交就不错了,还指望触顶溢价成交,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自然资源部的操作其实更像“借坡下驴”,现在就看住建部愿不愿意接招了。

取消地价限制,是自然资源部的事儿,而取消房价限制则是住建部的职能,只取消地价限制,不解除房价限制,也没有意义。

另一条政策: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

早在2023年,国土部(现为自然资源部)就要求所有新出让的宅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0;如今的建议,等同于放松了2023年以来的“限墅令”,这条禁令的解除,意味我们便可以在不远的未来看到独栋别墅重返市场。

而且划定范围在“远郊区”,其实也是一种对县城、城市新区的地价保护。

但这样的界定,是暧昧不清的,各个城市在执行时一定会变味,到底什么算是远郊区呢?

现在郊区、县城的土地出让压力巨大,财政部数据显示,前8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096亿元,同比下降19.6%。这是在去年全年卖地收入已经下降23.2%基础上的继续下降。

以此预估今年全年卖地收入在4万亿左右,相比于2023年至2023年的卖地收入,下降了一半多。

现在放开,这些土地存量巨大但欠缺热度的郊区、县城,就能通过土地参数的调整,提供与主城区差别明显的极致改善类产品,促成当地土拍市场的回温。

那于此同时,也是控制**量的一种手段。

此前有的郊区、县城有诸多千亩、甚至上万亩的**,但因容积率限制,呈现出来的规划也是连片的高层、小高层等,这直接增加了***量,一旦销量受阻,现金流崩坏,全盘的开发节奏都会出现问题。

现在顶层的设计理念发生了变化,允许郊区、县城**低密土地,开发产品能级更高的别墅,直接削减了全盘的**量,努力使供需关系达成平衡。

9月底的动作,10月中旬才被曝出,很难相信这仅仅只是巧合,看了内容就知道,这是一次“曲线救市”,让土地有出路,维系土地财政,才是目的。

叁丨只能靠一二线了

房价的变动,我们放在结尾聊。

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新房销额是89070亿元,面积是84806万方,虽然这两项数据同比仍在下滑,但总金额/总面积得出的房价却达到了10502元/平米,这比去年同期**了接近六个百分点。

大家是不是好奇,体感房价不是降了吗?**的逻辑是怎么来的?

真不难理解,目前的销额、销量都是靠一二线,部分三线城市撑着,因此**的房价也是由这些城市撑着,四到十八线城市的房价**是不争的事实。

是不是也意味着,能够参与房地产这场游戏的,也只有这些城市有资格了?从目前传达出的信号,的确是这样。

国民经济数据中,房价的**,主力由一二线城市牵头;8月以来的救市政策,围绕一二线展开;“棚改2.0”也是针对一二线城市铺开。

土地规则的调整,使得远郊和县城未来有了低密开发的底气,低能级城市的高层真有可能变成贫民窟,锁死流通性。

房地产还有发展吗

全文字,预计阅读分钟 原创第篇 最新写了很多房地产血淋淋的现实。很多朋友说你只会看空。能不能说点 正能量 的话。你想要正能量,其实我一天能写八篇。不带重样的,还能全部原创。但是,本人追求实事求是。虚假的 唱赞歌的 无视真相的。对不起,跟我没有关系。本人无法做到想司马匹夫一样。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 ...

你的房子会增值吗?解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趋势

引言 您是否注意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无论您是普通的购房者,还是资深的投资者,我想说,房地产市场的每一次变化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深度调整期后,逐渐回归理性,风险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据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月日...

你知道吗?世界上除了我国,还有两地也叫“中国”,分别在哪里?

在全球范围内,当我们说 中国 时,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东亚国家。但令人惊奇的是,在世界的另外两个地方,也有被称为 中国 的地名。这些名字虽然与我国没有直接关联,但它们各自有着非常特殊和有趣的背景故事。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的 中国地方 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城市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