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智慧故事 楚国樵夫诱敌计

2023-10-31 05:14:22 字數 1551 閱讀 5261

公元前700年,绞国的都城,郧县西北的那一座宏伟的城池,犹如一只凶猛的野兽,蹲在猎猎战旗与戈戟的森林中。楚国的大军,宛如黑夜中的巨浪,滚滚而来,铁甲明亮,气势磅礴。

然而,城墙巍峨,坚固如山,城头上守卫森严,有如临敌的猛虎。尽管楚武王豪情万丈,面对这座城池却深感无力。于是,他召集了文武**,商议攻城之计。

在这个严峻的时刻,一位名叫屈瑕的**走上前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他对楚王说:“陛下,我听说绞国的国王一向行事草率,缺乏深思熟虑。他们的士兵虽多,但缺乏训练和策略。因此,我建议我们智取,而不是直接硬攻。”

屈瑕的计策犹如一缕春风,吹散了楚王心中的疑惑。他深深地看了屈瑕一眼,赞赏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群楚国的士兵出现在绞国北门外。他们脱下军装,装作去山上砍柴的样子。城头上的绞国守军看到这个情况后,立刻向他们的国王报告。

绞国国王一听,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微笑。他发令道:“我们不能让他们有任何机会!赶快派兵去捉拿这些樵夫!”

于是,一支轻骑兵从北门冲出,如闪电般的速度席卷山脚,生擒了30个楚国樵夫。

第三天,楚王派出更多的樵夫去山上砍柴。绞国国王得到这个消息后,眼睛闪烁着得意的光芒。他说:“我们要派出更多的兵去捉拿他们!”

这时,一位谋士走上前来,他的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他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我请求您慎重行事。这些樵夫或许是诱饵。”

国王看着谋士,眼神中流露出疑惑:“你为何这样说?”

谋士回答说:“昨天我们轻易地抓到了30个樵夫,今天他们又派出更多的樵夫,却没有派出军队保护。这难道不奇怪吗?他们不派军队保护,这可能是他们的计策。”

国王听后却哈哈大笑:“他们是在自取灭亡!人总是要吃饭的,做饭总是需要柴火。他们不派军队保护,这是他们的失策。我们要装出重兵把守南门的样子,而把兵力调出北门,一个突然袭击,就能捉尽山上的樵夫。”

谋士还想说什么,但国王已经挥手让他退下。他下令集结军队,准备出击。

绞国的大军冲出北门,驰骋在山脚下。突然间,金鼓震天,杀声四起。山林中隐藏的楚国伏兵蜂拥而出,形成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包围圈。绞国的士兵在重围中奋力突围,但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最后,他们在一片呐喊声中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

楚军大败绞军后,又兵临城下,两头夹攻。绞国的国王无奈之下只能签订了投降条约。这场战争的故事传遍了四海之内,人们都在传颂楚国的智慧和勇气。而那个曾经骄傲自大的绞国国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从此开始更加谨慎地治理国家。

历史上,这场战斗被称为“砍柴计”。而屈瑕这位**也因此成为了智谋过人的代表人物,被后人传颂不已。

中国觉醒之路 历史故事中的智慧与戒训

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觉醒与奋斗的史诗。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在沧桑巨变中经历着觉醒的艰辛历程。梁启超曾言 中国的觉醒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这段历史之路布满荆棘,也蕴含着无数英雄的奋起与牺牲。让我们穿越时光,探索那些铸就中国命运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回溯至世纪,鸦片战争席卷而至,中国在封...

中华历史故事之春秋篇 楚庄王智取庸国

在春秋时期,湖北 陕西 河南交界之地,诸多部族繁衍生息,他们虽强悍野蛮,却仍停滞在氏族社会阶段。这些部族,被世人称为 群蛮 或 百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楚国。楚国,这个崛起于蛮荒之地,逐渐发展壮大的部族国家,在楚庄王的英明领导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与潜力。然而,在楚国周围的高地上,居住着一些粗耕生...

贝尔湖 中国历史的辉煌与智慧

贝尔湖,一个曾经属于中国的内陆湖泊,如今令人怀念的名字,源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遥相呼应。这片湖泊曾经是明朝初年的历史见证者,也曾成为清朝统一版图的一部分。然而,贝尔湖的命运却在历史的巨变中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清朝末期,中原王朝对外蒙古地区的控制力下降,外部势力如 和日本开始在这片地区挑起争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