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80后”,石油工人,钻井专家

2023-10-31 18:05:09 字數 6031 閱讀 3066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工业建设史上,“大庆”是个知名度极高的名词,王进喜所在的1205钻井队迄今已经迎来了二十多任队长,“铁人精神”代代传承。

其中第21任队长张晶是出生于2023年的石油人,他通过主动积极的工作奋斗而迅速成长,不但在油田挑起大梁,也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候补委员。

把红旗一直扛下去

2023年,张晶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走出校门后便到了名声在外的大庆油田。都说野外作业没有不苦的,风霜雨雪一个不少,而大庆位于北方,严冬时候的室外气温能低到零下三十多度,工作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有前往采访的目击者描述,哪怕是春节前后气温很低的日子里,钻井工一旦需要在机台上实地操作,每个人身上橙红色的工作服上,都会包裹上由泥浆和冰块冻成的“铠甲”。

如果有人不能深刻理解何谓“铁人精神”,那么也并不需要多少华丽的文字加以传达,只需要亲眼看一看严寒气候下这些工人工作的样子,自然就会明白一切。

毕业不久、初到油田的张晶只有26岁,为了让自己尽快成长、掌握足够的工作经验,他主动要求投身到那些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去。第一步就是下班组!

然后从场地工、钳工、井架工做起,各个岗位都亲身去干去了解,一步步成为司钻、副队长等更为关注全局的角色,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依靠不断的历练来提升自己。

参加工作后的第九年,他担任了15168钻井队的队长,次年5月又接过了“钢铁1205钻井队”第21任队长的接力棒。在大庆人的眼里和心里,“1205”这个番号本身就代表着特别不一样的含义,因为这个号码是与大庆石油的象征王进喜紧紧相连的,而一代代的石油人来来去去,这份精神却始终传承不息。

张晶本人也不例外,自从选择了这份职业开始,“铁人”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便深植在心中,激励着他不断坚定着一个信念——“要把红旗一直扛下去!”

铁人精神永存

曾经全国知名、鼓舞了无数各行各业建设者、成为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标杆的“铁人”王进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采油采矿这些行业中的工作细节毕竟是相对遥远的。若干年来,大众印象中的王进喜,似乎也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色彩,似乎只要不知疲倦地勤劳苦干抛洒汗水,就终究总有一天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然而在曾经亲身与之接触的“业内人”眼中,这个形象却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印象的另外一面:有人说他“干活不要命”,有人说他“脑子很灵光”,也有人夸他厉害——“在那样的冰天雪地里,他说要让地球抖三抖!”

石油专家翁文波曾经亲身到过王进喜负责的钻机上、实地跟班,他眼中的王进喜堪称“一员虎将”,不但敢想敢干、富于执行力,而且管理队伍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许多研究地质、采矿的专家,思考问题和与人沟通的方式难免侧重于理论研究,距离落地执行多少会有一些距离和偏差。但类似问题一旦到了王进喜手上,从来都不成其为障碍:专家只要给他一个指令,他不但自己理解吸收得非常快,而且擅长分解那些较为艰深曲折的技术要求,形成让工人们易于理解、也易于操作的一个个实际施工环节。

有这样的人在现场把控,打井采油的实际操作自然进展又快、效率又高。

翁文波提到王进喜,从来都是不吝夸奖——他认为,石油工作可以粗略地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侧重研究的专家工程师们解决“方向”的问题,但最终要把油打出来才是硬道理,而实践这块,靠的就是王进喜他们这样的“铁人”。

王进喜被这些专家称为“最需要的一线能人”、“值得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修建在大庆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开馆十余年以来接待的参观者早已突破千万人次。每到清明节前夕,曾经为大庆油田六十余年开发而贡献心力的工人和群众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

他们有的携亲带友结伴而来,有的还带着家中的小辈,共同缅怀这位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石油人。

代代相传新“铁人”

在王进喜之后,又涌现出了好几代新的“铁人”。他们在王进喜之后投入建设大庆油田、建设祖国的洪流之中,以先驱者的精神和意志不断砥砺自我,努力成为当之无愧的铁人继任者。

王启民是通过大量研究探索、让大庆油田焕发不老神话的科技专家,他因突出的贡献而被**授予“新时期铁人”的称号。但不管是接受**采访时,还是与朋友交往之中,一旦有人提起他拥有与王进喜同样的“铁人”称号,他总是连连摆手,谦称自己“不能相提并论”。

他认为如果要与王进喜相比,自己只是一个在科技战线上不断学习“铁人”、努力向他靠近的油田老兵而已。而王进喜从在世时开始就是他的榜样,一直影响和感召着他,全力去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王启民在科技领域对大庆油田作出的贡献,用“金山银山”来比喻也并不夸张。

但哪怕是这样成就斐然的人,一旦提到王进喜也是充满了敬意,这一方面证明了科学家的谦虚和实干精神,另一方面也确实证明了“铁人精神”在人们心中植根之深、影响之大。

在张晶之前,第18任1205钻井队队长李新民同样也曾经获得“新时代铁人”的光荣。他不但为大庆油田贡献了许多心力,还曾经出国前往伊拉克油田完成专业任务,这种跨出国门后的“国际范”不但彰显了国家的强大,也证明了大庆石油人代代传扬的精神从未消减。

80后”队长张晶的奋进道路,也正是在这些前辈们的激励和指引之下逐步形成,在大东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在冰天雪地的干冷空气下步履坚定,一步步不断向前。

成就奇迹:钻透339座珠峰。

在大庆石油人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身在铁人队,就得长出铁骨头。张晶也同样把这句话长久铭刻于心,传承“铁人基因”,学的就是这种百折不挠、不畏困苦的精神,这样才能建设出常战常胜的钢班子、铁队伍。

为了全面加强加强基层党建,张晶系统而具体地提出了新时代钢铁队的“五条铁律”:井队物资一钉一铆不私用、食堂账目一笔一项必公开、奖金分配一分一厘全透明、员工利益一丝一毫都不占、说话做事一言一行正能量,确保“两个责任”能够落地生根。

身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他时刻谨记“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真理,无论什么样的任务工作总是站在最前排,用“铁人精神”带队伍。

当年的老队长们代代传承下来同一个标准——“当了干部还是钻工”,最普通的钻工身上有多少泥、队长身上就有多少泥,**有需要攻关的难点,**就要有队长的身影和足迹。

工作中常常被挂在口头的“三带头、四不离”,也成为张晶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施工过程中天气多变,也会遇到连日降雨、阻碍开工的情况,他最长曾经一个月没有回家,抓紧每一刻有可能的时间来推动工作进度。

在四厂施工期间同样出现了降雨连绵的情况,整个井场随处都是深及膝盖的泥水,大大迟滞了开钻的进度。为了尽力减少雨季对工期的影响,张晶第一个跳进了泥水之中,带着全队工人一同搬运地面管线,大家同心协力,很快便完成了开钻前的必要准备。

这些努力换回了实实在在的成绩:2023年,张晶和他的队伍因进度优异,被中石油授予“金牌队”的称号。到了2023年8月9日,更加激动人心的捷报从“龙12-114-斜130”井传来。

这一天,1205钻井队实现了建队66年来累计总进尺300万米的新突破,相当于钻透了339座珠穆朗玛峰!

成绩和进步并不仅仅体现在总量数据上,张晶还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首次突破100万米的总量,这支队伍用了29年的时间,第二个100万米用去了22年,而第三个100万米只用15年的时间。

这支由 “铁人”王进喜带过的队伍,2023年在玉门组建,2023年转战大庆。数十年来与瞬息万变的天气战斗、与复杂难测的地质条件战斗,不管工作条件多么困苦,一直没有停止过钻研和进步的脚步,如今,他们又一次超越了自我,达到了新的高度。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这三个100万米之间的进化如何实现?张晶认为,必须时时刻刻把“与时俱进”放在第一位。作为管理者尤其要有全局思维和前瞻性,如果方法不能跑在前列,整个队伍的效率必然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切实提升1205队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张晶花了三个半月仔细梳理调查并反复推演论证,梳理出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多达367个可以优化的项点,并据此整理创造了精益钻井生产管理模式。

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以提升钻工操作便捷性作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了流程看板,提升钻井生产流程看板的操作性,进一步对工序衔接进行优化,从而大大缩减了非生产时间。

应用这种模式之后,钻井效率同比提升41.75%,井身质量合格率和固井质量优质率则保持100%,代表着行业内的高水平标杆。

这一模式经过验证后,在大庆油田钻井队伍全面推广开来,管理领域得到了新的突破、效率和质量都大幅提升,张晶也因此获得黑龙江省级“管理创新奖”。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生产,建立并推行精益安全管理模式,天然气钻井、钻井液不落地等指标陆续得以实现,1205钻井队凭借安全、绿色领域的优异表现,连续多年都受到了嘉奖。

铁人”当年有句名言:打井要“猛如老虎、细如绣花”。在近年来页岩油施工的攻关阶段内,张晶带领的1205钻井队成了这句话的最佳诠释者。

他们率先建立起了古龙页岩油的技术标准,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提速模板,大力推行地质工程一体化,一举创出了古龙页岩油井钻井周期9.98天的新纪录,这一数据哪怕放眼全球,也无愧为先进水平。

为表达对钻井周期重大突破的肯定和祝贺,中油技服曾经两次向1205队发来贺信。

那几年内,页岩油被视为1205队的“主战场”。哪怕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队长张晶也仍然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带领1205钻井队实现了第一个复工复产。

荣誉和动力。

2023年,张晶列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了**候补委员。在参会期间,他将工作岗位上的一丝不苟同样也带到了大会现场。

遵循着篝火学“两论”的优良传统,他每天用文字记录下会议期间的所见所感,等到大会闭幕后,再将会议上的精神带回大庆,并传递到油田的各个岗位上去。

2023年9月,第十一届“龙江楷模”的最终人选在哈尔滨正式发布,时任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的张晶荣膺这一光荣称号。

“龙江楷模”是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发布、集中宣传的全省重大先进典型。获得这一荣誉称号,再一次证明了张晶多年来率队奋战在钻井第一线、不断优化生产模式、支撑石油勘探开发的工作受到广泛认可。

在共同工作、携手奋斗的同时,“立铁人品格,做标杆旗帜”等理念也得到了树立和巩固,“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丰富。对张晶来说,无论“二十大”当选的肯定,还是被选为楷模的光荣,都是推动他以更大热情投入工作之中的巨大动力。

参考信息:“龙江楷模”张晶:把红旗一直扛下去》;黑龙江新闻网;2023-09-16

1205钻井队累计进尺突破300万米》;2019.08.19;中国工业报。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缅怀“老队长”王进喜》; 2019.04.05;工人**。

一个普通的大庆石油人,却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何建明;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平台。

全国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80后”,石油工人,钻井专家

探索 大庆 的 铁人精神 张晶的成长之路 大庆 是中国工业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以石油工业为主要产业,而钻井队是大庆油田的一部分,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代代相传的 铁人精神 更是塑造了一批批石油人的坚韧不拔品质。在这些石油人中,第任队长张晶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生于年的张晶,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

全国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80后”,石油工人,钻井专家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建设史上,大庆 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名词。钻井队是其中一个非常知名的队伍,迄今已经有二十多位队长在这里任职,而 铁人精神 一直代代相传。其中,第位队长张晶是一个年出生的石油工人。通过积极主动地工作,他快速成长,并且成为全国最年轻的 候补委员。他扛起了红旗,并且将其一直传承下去。年,张...

2023年的第九届中央军事委员会,选举结果一览!

在年的第九届 军事委员会上,选举出了以伟大领袖 为军委主席的新一届 军委领导班子成员。新一届 军事委员会共由人组成,伟大领袖 任军委主席,和 任 军委副主席。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大将和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以及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和沈阳军区司令员 上将,还有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中将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