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棱 喀尔喀蒙古第一名将,大清帝国的漠北“守护神”

2023-10-22 16:30:12 字數 1947 閱讀 4306

“蒙古王公以勋劳侑享庙廷者,王(超勇亲王博尔济吉特·策棱)一人而已。”—昭梿。

策棱,姓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台吉(首领)。策棱的曾祖父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十八世孙图蒙肯,策棱是根正苗红的成吉思汗后裔,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家族高贵的血液。康熙三十年(2023年),漠北喀尔喀蒙古受到占据西域(今新疆)的准噶尔汗国的威胁,举族内附大清帝国。康熙皇帝亲率10万大军到达距北京800余里的多伦诺尔 (多伦)与喀尔喀蒙古诸部以及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举行了盛大的会盟,是为多伦会盟。

多伦会盟后,喀尔喀蒙古从大清帝国的外藩升格为内属,广袤的漠北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的版图。康熙对新归附的漠北喀尔喀蒙古各部极力拉拢,并仿照察哈尔、科尔沁蒙古故事,与喀尔喀蒙古上层贵族大量通婚,以强化双方的关系。康熙四十五年(2023年),康熙为策棱指婚和硕纯悫公主(即后来雍正皇帝的亲妹妹),成为了大清帝国的皇亲国戚,并受命指挥所部喀尔喀骑兵驻防推河(今蒙古国图音河)一线,防御准噶尔汗国东侵。

雍正二年(2023年),雍正帝命策棱和同族亲**津多尔济一起率军进驻阿尔泰地区,并授予策棱定边副将军之职,节制漠北诸部兵马。雍正五年(2023年),*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趁大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缠斗之际,派宠臣萨瓦伯爵来清廷交涉漠北边界问题。雍正帝诏命策棱首席谈判代表与内大臣四格等人一起赴楚库河(今蒙古国和**的边界)与沙俄谈判。在谈判桌上,策棱不卑不亢,并陈兵边境以壮声色。最终双方正式勘定边界、竖立界碑,此后一直到清廷覆灭,近200年,漠北安然无事。

雍正十年(2023年)六月,准噶尔汗国大汗噶尔丹策零挟河通泊之战的余威,以准噶尔汗国名将小策凌敦多布为帅,率领30000准噶尔精锐火枪骑兵杀入漠北喀尔喀蒙古,试图征服漠北,以形成对大清帝国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彼时,清军刚刚在河通泊之战中惨败,精锐尽丧,雍正皇帝甚至一度想着重修长城、放弃漠北的打算。

小策凌敦多布也是准噶尔汗国中极能打的名将,再加上当时漠北人心惶惶,许多部落甚至以为大清帝国大势已去,纷纷转投准噶尔汗国,小策凌敦多布遂迅速席卷漠北。当年八月,小策凌敦多布打到了漠北腹地杭爱山(今蒙古国中部)附近,可谓风头正劲,大清帝国似乎就要退出漠北的历史舞台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策棱组织剩下的喀尔喀牧民总计2万余人,在漠北苦苦坚持着,凭着这临时组织的2万人,策棱多次打败了声动天下的准噶尔火枪骑兵。并在光显寺(又称额尔德尼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之战中,大破小策凌敦多布,斩杀准噶尔骑兵1万余人,重创准噶尔汗国。小策凌敦多布只得收拢残部仓皇西逃,策棱则抓住战机一路追击准噶尔2000余里,收复漠北所有失地。光显寺一战,策棱威震天下,此后准噶尔人再不敢与策棱正面交锋,策棱也用这实打实的战绩坐稳了喀尔喀蒙古第一名将的交椅。雍正听到光显寺大捷的奏报,激动的差点哭出来,一向节俭的雍正皇帝,大方地赏赐给策棱马2000匹、牛1000头、羊5000头、白金50000两,并晋封策棱亲王爵位,号超勇亲王。

光显寺之战后,策棱长期镇守漠北,多次驻防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重镇,成为大清帝国名副其实的漠北“守护神”。乾隆十五年(2023年),策棱病逝,享年78岁,一代名将就此陨落。策棱死后,其次子车布登扎布继承了他的爵位,继续为大清帝国镇守漠北,并在乾隆年间清朝攻灭准噶尔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车布登扎布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单独讲)。

《清史稿》评价道:“锺琪(岳钟琪)忠而毅,策棱(博尔济吉特·策棱)忠而勇,班诸卫、霍、郭、李之伦,毋谓古今人不相及也。”

塔利班攻占喀布尔,中方是否关闭驻阿富汗大使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这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一条铁律。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弱肉强食的法则始终起作用,实力最强大的一方往往能够掌控历史的写作权。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在越南战争期间,南越政权不断将北越描绘成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匪徒。然而,当越南人民军夺取整个越南之后,南越政权却成为真正的 伪政权 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