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最悲惨的和亲公主 20年里连嫁父子4人,结局让人感慨

2023-10-27 16:10:21 字數 3480 閱讀 9277

在中国古代,和亲是维系边疆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公主出嫁异域,承担起维护两国关系的重任。有的公主在当地受到敬重,有的却在异乡结束了短暂的一生。隋朝的义成公主杨氏就是后者的典型。

20年里,她先后嫁给了四位突厥汗王,始终致力于维系隋朝与突厥的关系。然而隋朝的覆灭终究无力回天,杨氏也在异乡迎来了凄凉的结局。

602年冬,长安城外下着细细的小雪。杨氏裹紧了皮毛大氅,踩着积雪来到宫门前。今天,隋文帝要册封她为义成公主,嫁给突厥的启民可汗,以确立两国的婚姻同盟。

杨氏生于一个宗室世家,父亲去世得早,她便跟着母亲生活。如今十七岁,正是最动人的年华。皎洁的面容上有着些许羞涩,眼中满是期待和紧张——她即将踏上前往遥远塞外的路程,嫁给一个未曾谋面的外族君主。

隋文帝亲自为她披上贵重的振袖蓝罗大氅,这是专门为公主设计的礼服。杨氏穿上后,娇小的身板顿时有了几分庄严肃穆。

隋文帝满意地点点头,派人护送杨氏踏上了北上的道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很快就消失在浮雪中。杨氏望着渐行渐远的长安城,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是一个没有退路的选择。

数日后,杨氏来到了突厥汗国,正式成为了汗王启民可汗的妻子。她别无选择,只能接受现实,尽力扮演一个柔顺恭順的妻子角色。

起初的日子极为辛苦,严寒的气候,单薄的衣着,以及毫无隐私的生活,都令她备受折磨。突厥的饮食与隋朝大相径庭,杨氏常因不适应而绞痛难忍。她时常躲在帐篷一角啜泣,倍感孤独和寂寞。

好在,启民可汗待她极好,不仅尊她为正妻,还给了她最舒适的住所和衣食。渐渐地,杨氏学会了骑射和烹饪当地食物,也习惯了突厥的生活方式。启民可汗看她聪慧伶俐,也渐渐倚重起她的建议。

两年后,隋炀帝巡游到突厥边界,启民可汗携杨氏前去朝见。见到杨氏容光焕发,举止大方,隋炀帝非常满意,连连赞赏,赐给他们许多珍贵礼品。杨氏内心激动不已——她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皇室的认可,这更坚定了她维系两国和好关系的决心。

当晚,隋炀帝设宴款待两国使团。席间,启民可汗高度赞扬杨氏的贤慧德性,言谈中对这个妻子赞不绝口。杨氏谦虚地笑着,眼中闪烁着光芒。

时光飞逝,转眼间杨氏在突厥已生活了八年。这八年里,借着她的推动,隋朝与突厥维持着良好的关系。然而好景不长,609年,启民可汗病逝,杨氏再次陷入绝望的边缘。

按照突厥的风俗,公主去世后必须嫁给其子,杨氏不得不接受现实,重新嫁给了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个性残暴,对杨氏并不友好。杨氏深居简出,日复一日地绣花打扮自己的衣裙,以排遣寂寞。她时常凝望长空,想念遥远的故乡。多少次,她一个人躲在角落痛哭,后悔自己的选择。

然而悔意无用,她不得不继续扮演一个忠实的妻子,去谋求突厥与隋朝继续维系关系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610年,隋朝拒绝了始毕可汗属下的和亲请求,双方关系迅速恶化。次年,始毕可汗率军南下,意图袭击隋炀帝。

得到这一情报的杨氏心急如焚。她暗地里派人赶赴隋朝传信,提醒隋炀帝注意防范。信息越过重山传到了隋炀帝手上,杨氏这一举动救了他的性命。

事后,杨氏小心翼翼地观察始毕可汗的态度,生怕露出破绽。好在始毕可汗并未察觉她的异动,杨氏这才松了一口气,继续扮演忠顺的妻子角色。然而,她明白,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自己需要更加警惕,小心行事,才能全身而退。

时过境迁,杨氏在突厥已度过了十五个年头。如今她已三十有五,正值而立之年。这些年的风霜雨雪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眉宇间有了几分妩媚。

619年,始毕可汗病逝,杨氏再次必须面对新的人生。她嫁给了始毕可汗的弟弟罗可汗,成为了第三任丈夫。

与前两任不同,罗可汗对杨氏礼遇有加。他不仅尊她为第一正妻,还参考她的意见处理政事。在杨氏的建议下,罗可汗从隋朝接回了很多老百姓,并扶持隋朝宗室杨政道为“隋王”,试图通过杨氏之手恢复隋朝势力。

杨氏欣喜不已。自她嫁来突厥至今,一直牵挂着故国的命运。如今隋朝虽已覆灭,但在异域建立“后隋”政权,或许可以重新振兴家国。这也将是她这些年来努力的总汇。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出兵攻打唐朝的前夕,罗可汗突然病逝。杨氏再一次陷入了绝境。

622年,38岁的杨氏嫁给了罗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这是她来到突厥的第十八个年头。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更多斑驳的印记。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容颜娇嫩的少女,取而代之的是布满风霜的中年面容。她更加老练圆滑,处变不惊,对权谋的玩弄也更加娴熟。

颉利可汗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他计划联合突厥各部,建立一个强大的汗国来对抗唐朝。杨氏再次成为他的箭靶,被迫嫁了过来。

然而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杨氏已看透了人心险恶。她不再像从前那般单纯热忱,取而代之的是隐忍和审慎。

表面上,她对颉利可汗百依百顺,们内心却早已独立。她明白自己的使命已完成,隋朝已无复兴的可能,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全身而退。

625年冬,颉利可汗与唐军爆发了决定性的华山之战。杨氏心知这是突厥的末日,果断向唐军投降。她请求唐军送她回长安,语气哀怨而坚决。

然而,时过境迁,故国早已物是人非。杨氏在唐军营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孤独。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依靠,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630年春,杨氏以突厥贵族的身份,在长安城外处死。享年四十七岁。二十年的风霜雨雪,四次婚变,她经历了太多。

公主、突厥汗王的妻子、隋朝的心腹。她扮演了太多的角色。异国他乡,她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撑起了二十年的和亲大梁,可最后却以悲惨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当年那个潇洒北上的少女,经历了漫长的历练,从容赴向了死亡。杨氏死后葬于长安城外,无任何标记。几十年后,已无人记得这里曾葬着一位千辛万苦的公主。

时过境迁,故事湮灭在风沙中,她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瞥。

我们无法评判她的选择,但可以寄托哀思。

这就是义成公主杨氏的一生。她为自己的使命赴汤蹈火,情感独立,意志坚定,却最终在时代洪流中消逝。

清朝最悲惨公主的真实故事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室贵族们常被视作幸福无比的人,但他们的生活并非如我们所想,充满了复杂性和苦恼。这篇文章将为你讲述清朝最不幸的公主,她因遭受极端宠爱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引发康熙的愤怒和惩罚。清朝统治者出奇制胜,他们来自满族,曾一步步攻占中原,建立了北京的清朝。为了维护皇权和稳定社会,清朝采取了联姻政...

美貌和和亲公主的悲剧

古代历史中,和亲公主们的命运总是充满坎坷与波折,她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被迫牺牲个人幸福。然而,有一位和亲公主因为过于美貌而遭受不幸的命运,她就是齐景公的女儿少姜。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强国,与晋国的关系一直不太稳定。为了稳固国家的地位,齐景公决定与晋国和亲,以自己的女儿少姜作为筹码。少姜,这位年仅十四...

义成公主 隋朝公主的坚韧与忠诚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其中,义成公主的传奇人生绝对堪称其中之一。她是隋文帝杨坚的侄女,一个年轻如花的公主,却因国家大义,被送往突厥,一生经历了四任丈夫,承受了无尽的艰辛与屈辱。然而,她从未放弃她的信仰,她的坚韧和忠诚成为了一个永不熄灭的历史传奇。义成公主,本是应该在隋朝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