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彰显“嘉”速度

2023-10-21 01:51:10 字數 4528 閱讀 5998

地嘉人和,因路而兴。在红船起航地嘉兴,“四好农村路”发轫于“康庄工程”,串联起城乡一体,助力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

城乡一体共富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嘉兴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全力深化党建引领,加快创新融合,不断提升公路品质,为打造“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提供坚实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城乡一体“嘉”速度。20多年来,嘉兴市先后实施“康庄工程”、联网公路建设等系列工程,2023年实现全市“村村通公路”,2023年基本建成纵横相通的农村公路网络,2023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2023年启动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提升行动,2023年完善建立了农村公路“路长制”,全市农村公路经历了从通达、联网到提升的三大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底,嘉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502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91%,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9公里/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密度居全省首位。

交通先行示范路。嘉兴全市共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5个,下辖的嘉善县以高水平的统筹发展荣获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国家级示范县称号,南湖区成功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南湖区七沈公路获评交通运输部十大最美农村公路。

平湖:“四好农村路”铺就城乡金色大道。

金平湖,自古以来就是浙北平原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如今,平湖乡村因路而美,产业因路而兴。

和美乡村共富路。近年来,平湖市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截至2023年底,平湖市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150.953公里(县道238.826公里、乡道319.3公里、专用公路10.52公里、村道487.859公里),基本实现全面通达。所有镇、街道均已通**及以上公路,城乡公交一体化率100%,建制村满足通四级双车道及上公路比例为95.1%,超过全省平均值。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平湖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20亿元,共完成165.85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277.16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维修、409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有效提升农村公路道路等级、通达深度、覆盖范围、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等,公路数据库中已经全部为等级公路。

为加强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平湖市出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试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数字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市、镇(街道)、村**路长制,建立“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管理体系,制定日常巡查及应急处置机制,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为提高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完善农村公路配套设施、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平湖市推进互联网与农村客运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电子支付、电子站牌与城乡公交app等电子服务。优化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和货运物流数字化改革力度。加强农村公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配置汽车充电桩、零售点等设施。按照“多站合。

一、一点多能”的模式,整合资源提高镇级综合运输服务站和村级物流服务点的覆盖范围。

一路风景,一路欢歌。值得一提的是,平湖市围绕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科创园区、历史文化名村和美丽乡村等,通过坚持高质量设计理念,以路况为依托、以绿化为外景、以文化为内涵,坚持“生态性、功能性、景观性、标志性”原则,整合景区村庄的停车场、公路沿线站房、农家乐和公共设施等资源,配套建设农村公路步行、骑行等慢行系统,营造更生态、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环境,将农村公路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建成市级美丽乡村风景线9条,串联旅游景点50余个、美丽乡村精品村25个,全长182.28公里,总投资超过7亿元。

目前,平湖市钟埭街道、曹桥街道、新埭镇、新仓镇、广陈镇、林埭镇、独山港镇和当湖街道等8个镇街已成功创建嘉兴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实现示范镇创建全覆盖。接下来,该市将出台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到2023年,先后创建成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全国示范县。

海盐:落好建、管、养“三颗子”,下活运营“一盘棋”

一条条美丽公路,物畅其流,人享其行,连接城乡,迈向共富。

共同富裕,交通先行,海盐县抢抓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和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健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为抓手,落好建、管、养“三颗子”,下活运营“一盘棋”,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工作,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展现先行担当。

截至2023年底,海盐县公路总里程为1007.997公里,公路密度达188.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为925.253公里,占比91.8%。全县9个镇(街道)均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及以上公路通达率100%,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97.4%,位居全省前列。

一是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路网体系。“十三五”期间,先后新改建武袁公路、滨海大道、乐园路(融创大道)、核秦线等农村公路58.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约31亿元;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30.5公里,总投资8.1亿元;成功创建省、市级精品示范公路6条共96.4公里,最美入城口5个。“十四五”以来,又逐步启动盐于公路改建工程、七沈公路新建工程、核海公路改建工程,不断打造畅通美好的出行环境。

二是优化科学规划,提高养护水平。根据路况检测数据下达任务及明细,优先实施次差路段维修改造,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行业管理,“十四五”以来共提档提升农村公路169.7公里,总投资6.2亿元,不断提升全县农村公路整体路况水平。在2023年全省农村公路路况检测中,优良中等路率排名全省前列。

三是深化养护体制改革,理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县级、乡镇人民**的主体责任,构建“党政领导、部门协调、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继续推行好路长制,全县312名路长对管辖路段进行不定期巡查,及时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持续加大治超工作力度,会同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工程运输车辆专项整治,打造畅通、洁净的公路通行环境。

四是聚焦城乡共融,不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数字化改革。该县开行公交线路57条,1公里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100%;完成农村公路站立式公交车安全隐患治理,2023年底新能源公交车比例已达97%;2023年以来,在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评价中一直保持在5a级水平。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雪水港农村驿站客货邮融合服务点即将投入运营;推进“最多跑一次”向交通公共领域延伸,完成白苎服务区提升工程,客运中心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完成换乘长廊改建,建成525国道“司机之家”,促进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下一步,海盐县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以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显著改善、路况水平显著提升、安全通行条件显著提高、美丽里程比例显著增长的“四个显著”为目标,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水平,全力打造高品质“四好农村路”,实现“12360”交通圈,助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好农村路”托起“风雅桐乡”美丽梦。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寓意“梧桐之乡”,经济发达、产业特色鲜明,是浙江省首批工业强市,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全域旅游示范市。

近年来,桐乡市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建设“惠民路、富民路、便民路、景观路”为目标,不断促进交通与文旅、农业、工业等深度融合,突出打造独具桐乡特色的精品示范公路,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桐乡提供基础支撑。

以路兴产,路旅融合。桐乡以公路带产业,以产业带经济,推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和产业深度融合,以新建、提升改造、养护、大中修方式,打造了集人文景观、文化旅游、景点串联于一体的精品示范路,将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乡村、民宿经济等串珠成线,有力带动了特色农业观光游、乡村自驾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业快速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同时,依托全市已建成特色精品村17个、a级景区村庄35个,完成美丽公路精品示范走廊建设93.6公里;着力打造“醉里吴越千金路”“骑星协力乡风路”“果菊飘香子恺路”3条精品线路,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管养创新,激发活力。随着农村公路保洁管理划归“四位一体”负责后,农村公路的管养重点也转至日常养护、大中修、路产路权、红线控制、交安等管养工作上,逐步形成了统管统养和市场化两种管养模式,实现农村公路长效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桐乡将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等纳入镇、街道综合交通工作考评范围,重点对责任落实、建设质量、工作效率、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同时,发挥考核正面激励作用,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城乡一体,公交惠民。早在2023年,桐乡就实现村村通公路,2023年实现村村通公交,率先实现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比率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始终保持5a级水平,实现城乡公交一票制和移动支付全覆盖,实现群众出门有车坐、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监管有平台、服务有标准。不断提升公交智能化、清洁化水平,新购置清洁能源公交车辆148辆,新购置车辆已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智能**监控报警装置、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移动支付设备。

实施数字化公路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羔羊大桥、姚匠桥、西双桥、**桥、桐星大桥县道桥梁安装的动态实时自动监测分析与报警系统已顺利完成前期**运营,实现公路桥梁结构安全动态的实时监测和安全评估,该工程入选嘉兴市级工作创新项目。同时,搭建智控监管平台,实施出租车智能化改造。

风雅桐乡”,美丽蝶变。目前,桐乡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814.32公里,其中县道344.28公里、乡道565.86公里、村道904.18公里。2023年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并先后荣获全省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优秀县、首批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管养县道姚太线和乌镇大道也分别被省评为“精品示范路”和首届“十佳最美自驾公路”。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速,如何建设高效的污水收集管网呢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农村建设中,环境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许多的农村都开始指定相应的环境治理方案,让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相互服务 相互促进。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地区农村都开始在污水治理工程上集中发力。但是这其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目前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强公司 建设C70 C100高质量风电混塔 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作为一家拥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混凝土企业,近年来,高强公司将企业高质量发展紧密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向风能领域转型,深入推进国家 三北 等重点生态工程,投入创建绿水青山 实现 双碳 目标的宏伟事业。坚持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助力低碳环保。高强公司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坚持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以科技驱动创新发...

建设高端化工新材料基地的建议

当前,从能源结构来看,我国仍是典型的 富煤 贫油 少气 的国家。煤炭资源丰富使发展现代煤化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产业优势 技术优势。把现代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是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调结构 转功能 提质量的关键抓手。为此,在 双碳 背景下,积极实现社会关注度高需求量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