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侧记

2023-10-30 17:14:11 字數 4297 閱讀 6125

展中华文化亘久粹美 促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侧记。

龙开胜。今年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学者、文化名人和非**组织400多位代表参会。会上,我有幸随同孙晓云、李刚田、张旭光、张继四位书法前辈,各执一种书体,分别用楷、篆、草、隶、行五种书体共同书写展示了***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一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以象征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国书法展示出来,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深共鸣,赢得了中外嘉宾的热烈掌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包含中国书法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为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全球文明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文艺工作者作为党的声音的传播者,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并用心用情用力把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传播得更远更广

今年3月15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倡议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平等相待,共同探寻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揭示了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提出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也离不开每一个普通民众的参与,文艺工作者作为党的声音的传播者,更要观大势、担重任,深入学习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用积极向上的文艺载体,把家国情怀浓缩在笔墨里,传递好党的声音。

创作的过程是学习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一次思想升华。在这次展示活动中,我们在长2023cm、宽315cm的竹简上,敬录了***总书记于2023年3月15日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寓意着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深刻感受到,“全球文明倡议”这一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柱石,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明观”选择。**这一重要倡议,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展现了开放包容的中国价值观,也赋予传统新的文化生机和内涵。全球文明倡议传递给世界的,是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虽有差异,但不是“唯我独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自诩为“优越”,而是与其他文明平等共存,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并立,在某种程度上,启发、唤醒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全世界、投向全人类。世界文明所拥有的共同价值正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契机和切入点。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面对全球各类风险挑战,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各国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各个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急需打破不同文明间的隔阂藩篱,共同营造平等尊重、多元共生的新型全球文明生态体系。然而,放眼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并不对称,极需要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明相互影响借鉴,孕育新的文明形态,从而促进全球文明的进步。唯有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才能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才能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我们文艺工作者,应当大力发挥中国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作用,架起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桥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彼此了解、学习交流和共同提高。

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传递文明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必须立足中国、融通中外,推动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

这次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为主题,倡导不同文化文明应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加强对话交流互鉴,增强命运与共意识,避免文明冲突,推动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这也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做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努力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交流,这与文艺工作者传递文明的使命责任是高度一致的。因为文明之美本身就集中体现在各国文化艺术作品之中,无论是文学、艺术、喜剧,还是宗教、风俗、哲学,都代表着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情感内涵,是文明的象征和代表。

文艺作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历史上,中国**、绘画、文学等都曾通过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而得到发展。近现代以来,我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更加丰富。鲁迅、梅兰芳、徐悲鸿等艺术大师都是文艺交流互鉴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白话文、芭蕾舞、管弦乐、油画、电影、话剧、摄影等,都是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的成果,代表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成功案例。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对世界文艺的学习借鉴更加广泛,很多年轻人喜爱的街舞、说唱表演等艺术形式,兴起于国外,传入中国后,拓宽了我国文艺创作的思路和视野,推动了中国文艺的创新发展。同样,西方的文艺作品也在不断学习借鉴东方文化。欧洲文艺复兴由中国四大发明助推,西方的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深受中国明式风格和清代设计影响,中国的瓷器、丝绸等对西方产生了持续性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已成为西方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品。

文艺工作者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在本次对话会上,各国代表就各自文化的特点和对全球文明发展的贡献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更凸显了多元文化艺术交流互鉴的魅力和价值,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冲突。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的交流与传播已经变得更加便捷,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舞台,开展交流合作。我们更应以此为契机,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共享。我们既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更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把共产党人始终胸怀天下、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博大胸怀,用更加优秀的文艺作品展现出来,呈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行动以及对世界的贡献,担负起用文化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崇高使命。

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光辉,艺术无国界,书法工作者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书法国粹,以文艺交流互鉴,繁荣人类文明的百花园

中国传统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既是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精粹,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作为特有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它承载中国汉字之美;这次我们书写所用的竹简,曾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文字载体,记述了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从先秦到西汉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这次大会把这几种传统艺术完美组合,展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得到了与会中外嘉宾的充分认可。艺术是共通的性情表达方式,全球文明倡议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承载着中华文化助力全球文化交流的美好希冀,以书法为纽带和载体,推动人类文明交流再上新台阶。

书法艺术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不仅能让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更能促进中西方文明交流沟通、互学互动。中国书法被称为无言的诗、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无形的舞,最具广泛的实用性、艺术性、时代性,完全契合中华美学精神。通过篆、隶、楷、行、草等不同形态的书体,以及点线变化、字形组合、章法布白,展现神采气韵和节奏律动,千姿百态,意趣迥异。它同时又承载着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早在汉代,中国书法就已开始向国外传播;到了唐代,随着**和交流的兴起,书法艺术在韩国、日本、越南等国传播,并成为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书法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甚至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也有众多书法爱好者。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开设书法课,让更多外国友人领略书法艺术的魅力,有力地助推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

文明无国界、艺术无国界。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也一样跨越时空、超越国界。作为书法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找准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更多展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作品。要以书法为桥梁,将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华民族的文明送到世界,彰显中国的精神气质与风采,不断推动书法成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共同绘就现代文明新图景,共结全球文明之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系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创作室主任)

孙晓云楷书《全球文明倡议》

李刚田篆书《全球文明倡议》

张旭光草书《全球文明倡议》

张继隶书《全球文明倡议》

龙开胜行书《全球文明倡议》

旅游文化交流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旅游,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间建立联系 增进理解 促进友谊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旅游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 价值观...

陆海联通共促文明交流互鉴

弘扬丝路精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其目的是为了建成 利益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而共建 一带一路 构成了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的伟大事业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重要实践平台 海洋是连接陆地的通道。陆地是历史长河中承载人类生命的立足之本。即便是以海为生的民族,仍然是陆...

第二届景泰蓝“蓝粉节”暨丝路文明互鉴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月日,第二届蓝粉节暨 景泰蓝 丝路文明互鉴的见证 展览在北京开幕。本届蓝粉节的主题是 五彩斑蓝,釉你铜行 展览分为 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皇家典藏 艺术瑰宝 文明互鉴 国礼重器 大师匠造 交流珍藏 同源共流 美美与共 等五大展区,呈现景泰蓝由古丝绸之路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