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给莫迪留位置,印度与140多国为敌,自己把路越走越窄

2023-10-21 11:41:42 字數 2182 閱讀 9593

中国这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经圆满结束,印度明明没有受到邀请,却执意在一旁制造杂音,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日前,印度***发言人重申了印度**对“一带一路”的反对立场,声称相关倡议“不尊重印度”。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发布会期间,有**提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那就是印度方面如何看待,俄罗斯**普京缺席印度主办的g20峰会,却高规格参加中方的“一带一路”论坛。印度***发言人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回应说,不愿意将g20与其他问题联系起来。

乍一看,印度反对“一带一路”,表面上的原因,是涉及到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我们也知道,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规划路线跟巴控克什米尔有很长的一段交集。

而在克什米尔这边,印度目前在军事部署上占有优势。所以印度从官方到民间都在担心,如果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双边经济利益深度交织,印度再想通过武力手段,强行拿下克什米尔,可能就没什么指望了。甚至在南亚地区,印巴的强弱态势也会从根本上逆转,这对于印度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

但克什米尔问题,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印度之所以对“一带一路”有这么大的成见,还是出于狭隘的地缘政治思维,尤其是在外交决策时,受西方“零和博弈”的影响很深。自从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一直在变,从质疑到改观,再从改观到消极,最后演变成敌意,跟中印关系的起伏波动,大致是吻合的。

从中印这段时间的互动就不难看出来,印度在与中方进行高级别交流时,从外长到防长,再到莫迪本人,无一例外抓着实控线争端不放,企图在这个问题上,跟中方讨价还价。但我们强调过很多次,相关争端,应该放在双边关系的适当位置。眼下印度无法摆正心态,自然无法对中印关系、双边合作,得出客观全面的结论。

本来,印度作为“一带一路”最大的沿线国,区域互联互通的潜力很大。我们过去,对印度加入,也持开放态度。但印度这边,态度很顽固,单方面把“一带一路”视为一个所谓的“地缘威胁”。甚至还有人解读说,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140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就是为了围堵印度,所以印度不仅仅要反对“一带一路”,更要敌视这个倡议。

如果真往这个角度想,印度未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但显而易见的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规模的扩大,印度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生怕自己在南亚失去主导权。

我们还可以引申一下,如果印度基于这个偏见,要给“一带一路”使绊子,也是变相让自己与一百多个国家为敌。因为这些国家,都指着通过“一带一路”,与中国扩大合作,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印度要不要合作,是自己的事,但如果出来搅局,那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当初g20,美国提出横跨印度-中东-欧洲的基建计划时,也就是所谓的“印欧经济走廊”,印度会响应得这么积极,显然就是将这个基建项目,看成对冲“一带一路”的大好机会。

但我们也知道,美国和印度过去不是没搞过大规模的区域合作协议,但往往是开了个头,就没有什么下文了,无疾而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印度,都没有从务实的角度,去**如何规划统筹经济走廊这么一个大项目,而是把严肃的多边合作倡议,当成地缘博弈的政治工具,这很明显是本末倒置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届“一带一路”论坛,印度**虽然没有受邀参加,但一些印度智库却派出了代表,口吻也很积极。这恰恰说明,印度对中印合作关系有刚需,这是印度官方抵制再怎么坚决,态度再怎么顽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这些智库专家在交流环节表示,印度如果想要顺利发展,但又不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合作,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印度可以寻找一些创造性,但又有实际意义的方法,让自己成为“一带一路”的一员。

但是,方法不是站在一旁干等,就会自己冒出来。这就需要印度放下成见,摆正心态,积极与中国进行沟通。但以如今印度的顽固姿态与偏激立场,这可能不在莫迪**的考虑范围之内。

莫迪行动,vivo员工被抓?中国厂商需向华为学习

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频繁遭遇挫折,反映出新兴市场的潜力与挑战并存。尽管印度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潜力,但印度的商业环境和竞争态势与中国市场有着较大差异。中国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加强与当地 和企业的合作,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才能在新兴市场取得成功。扩写 此次vivo被印度逮捕的事件再次...

九起调查,莫迪突然向中国挥出“贸易利剑”,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试图超越中国,在制造业和经济实力方面取得突破。然而,印度的制造业一直存在严重的问题,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因此,印度 决定通过对中国发起一系列反倾销调查来保护本国产业,试图在 上实现相对的平衡。这种举措实际上是印度 为了政治利益而采取的 保护措施,希望通过打压中国制...

莫迪突然行动,vivo员工被拘?中国厂商须借鉴华为成功经验

莫迪执政下的印度市场一直对于中国厂商来说充满了坎坷和不确定性。而这一次,vivo成为了下一个遭受打击的对象,甚至中国员工也被直接逮捕。原因是他们涉嫌洗钱。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厂商赴印的担忧和反思。对于中国厂商来说,印度市场的吸引力无可抗拒。首先,印度作为全球消费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