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教授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023-10-31 14:45:04 字數 6076 閱讀 2801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成为了家长们担心和焦虑的事情。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孩子,通常会有拘谨胆小、孤僻退缩或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击等表现,而这些表现与孩子的性格、家庭环境、社交能力差有很大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黄杰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专题讲座——“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完善人际关系”,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引导方法,助力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父母帮助孩子完善人际关系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是孩子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人际关系。

孩子和外在的人际关系,更多的是表现在父母和孩子的人际关系中。

孩子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认同和关爱。

如果孩子在父母身上无法感受到这些基本的人际关系需求时,那么父母就很难真正影响和帮助孩子。

孩子的防御心理其实是很强的。当父母想要尝试为孩子提供帮助时,孩子可能就会误解父母的意图,认为父母是在找他们的麻烦、或者想要控制他们。

有些孩子缺乏一定的自信和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变得极度敏感,容易受到伤害。

我曾经指导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名初二的学生,已经半年不去学校了。

经过我对他半年时间的引导,他不仅学会了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逐渐恢复了人际关系,重新回到了学校,顺利地考入了一所重点高中。

后来还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并且被保送研究生。

过程中,他逐渐培养了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习得了对学习、对自己、对家庭、对父母、对未来的态度。

当我再次和他沟通时,他告诉我:“这不是终点,我要考博。”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所以,当孩子的动力被激发,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有了高标准,他们就会开始重视学习。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孩子缺乏的不是学习能力,而是心理能力。

no.1

父母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孩子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如何与孩子建立被认同、被信任、被接纳的亲子关系,这就需要父母更多的努力和投入,而不是过度溺爱。

如果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替代孩子做很多事情,那么孩子就只会对认同他、允许他、宽容他的人产生依赖,这种状态被称为“家庭化”。

当一个孩子被过度“家庭化”,他就很难充分“社会化”,将来就难以应对真正的社会环境和那些对他严格的人。

这样的孩子往往难以成熟,在学校也很容易对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产生不满和抱怨的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表现,也会影响孩子与他人的关系。

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那肯定是在孩子0-12岁阶段家长没有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则感、原则感,再加上父母的过度溺爱,所以造成孩子缺乏了一定的勤奋性、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no.2

父母要懂得孩子

作为父母,想要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就需要先懂得孩子,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心理需求。

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3-6岁是孩子勤奋性和常识性培养的重要时期,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6-12岁则是孩子性格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感管理,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6-12岁是复制0-6岁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强化和习得的过程。

12岁之后,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并且能够达到60%的成熟标准。

所以,父母想要懂得孩子,就需要先了解孩子,包括孩子的个性特点、人格构成、以及本我、自我、超我的情况,父母只有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no.3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人际关系

父母的人际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德行好的父母,能够与身边的朋友、同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家庭氛围和榜样力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如果父母的人际关系紧张,就很难真正地帮助和教育孩子,因为孩子会观察并模仿家长的行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与孩子的关系。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就无法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也无法有效地帮助孩子。孩子就可能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甚至会故意反抗父母的要求和规则。

父母还需要多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教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合作,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当孩子被“社会化”,他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人格魅力

气质和性格是构**格魅力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影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性格是一个人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模式的综合体现,其中就包括了五个认知和五个习惯。

五个认知:自我认知、他人认知、事物认知、规律认知、系统认知;

五个习惯:积极主动、做事有恒、诚实守信、独立思考、自我反省。

气质是在一个家庭和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情感、行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格魅力。

no.4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信任和尊重是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中最重要的价值观。

父母需要做到的是允许孩子失败,允许他们犯错误。

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失败或错误时,往往难以接受,甚至会责备或惩罚孩子。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失败和错误,同时也要接纳孩子的优点和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需要教会孩子如何趋利避害,引导孩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帮助他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时会陷入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这种对立和冲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氛围,还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自我觉察能力,当父母能够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时,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no.5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完善人际关系

在帮助孩子完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引导。

1、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主体,明确自己的身份、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同时让孩子明白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包括自己的情绪、行为和目标方向,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在人际关系处理中可以更加的成熟和稳定。

3、让孩子学会独立,拥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助于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更加自主和自信。

4、让孩子学会满足自己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5、让孩子学会设立明确的目标,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和执行力,有助于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更加有目的性和效率。

6、让孩子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达成目标,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让孩子更加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高效实现自己的目标。

7、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孩子学会如何倾听他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no.6

12大重点:预防孩子成长问题

防止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信仰

父母要引导孩子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帮助孩子辨识和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和信仰,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力。

防止孩子产生懒散和惰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培养良好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防止孩子情商过低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品质,引导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技巧。

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合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帮助孩子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防止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冲动、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和自律。

防止孩子缺乏目标

帮孩子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让孩子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激励能力。

防止孩子缺乏行动力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帮助孩子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还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实践,培养孩子的行动力和实践能力。

防止孩子情绪化

学会与孩子的沟通和倾听,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并提供支持,帮助孩子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防止孩子自私自利

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帮助他人的能力,让孩子体会关爱他人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防止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气

与孩子一起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计划,让孩子有突破自己的机会和动力。同时父母要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潜力。

防止孩子规则感差

为孩子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让孩子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防止孩子延迟满足能力过低

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等待和自律。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和活动,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如果父母能够通过以上12个方面帮助孩子,孩子就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完善的人格,并能够充分“社会化”,成为父母心目中的优秀孩子。

写在最后

父母作为过来人,在适合的时机给孩子的人际关系建立带来正向思考,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才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父母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时,如何才能不和他们闹矛盾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子女工作繁忙 时间紧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父母选择帮助子女照顾孩子。然而,由于代沟和观念差异等原因,父母与子女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和摩擦。都是一家人,骨肉血亲,谁也不想和自己的孩子闹得不可开交,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不受埋怨和嫌弃呢?本文将从以下六点出发,...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价和尊重。对于孩子来说,健康的自尊心是他们发展良好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基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面临着自尊心脆弱 自卑等问题。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心。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

如何做一个杰出的父母?教育孩子只需做好这三件事!

作为父母,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过上幸福的生活,迈向美好的未来。然而,教育孩子绝非易事,有时我们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成长。其实,教养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我们牢记以下三个关键要点,就能帮助孩子成为杰出的人。建立亲子关系的坚实基础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