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助推教育服务精准优质多元

2023-10-31 09:19:25 字數 2611 閱讀 3929

建设教育强国,一大关键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扩大优质教育服务供给。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对教育也产生着重要影响。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服务总量,优化服务供给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提供新机遇。

提升教育服务供给总量。

在提升教育服务供给总量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数字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优势。随着5g、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部署,数字教育资源的存储、传输和流转更加便捷,有效扩大了教育服务供给。2023年以来,教育部大力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优化配置,提供系列化、精品化、覆盖全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平台累计浏览量达260亿次。

可见,数字技术正在全面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农村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逐步缩小教育的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比如,宁夏教育厅深入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组建智慧学区和教学研修共同体,引导区域内中小学与全国名校形成结对共建教育链,通过互联互通教育服务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建立互助帮扶结对制度,促进在校教师与线上教师协同教学,实现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的“实质等效”。

增强教育服务供给精准度。

以“温饱型”为主的供给体系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仅靠扩大教育服务供给总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数字技术可以支持教育服务向精准化、个性化、**性之路发展,让每个学习者都能享受到适合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数字技术可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测分析,挖掘海量数据形成学习者数字画像和学科知识图谱,利用智能诊断帮助教学者和教育管理者准确了解学情,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推送精准化学习资源,更好满足学习者需求。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有效促进教学交互和反馈,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得即时反馈和评估,学生通过反馈发现和纠正错误,教师和资源提供者根据学生反馈与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或更新学习资源,从而打造以“以学习用户为中心”的数字教育服务模式。

此外,数字技术能为教师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变革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和在职学习模式,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数字素养,从而提升教育质量。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支持常态化教师寒暑假网络研修,扩大在职研修覆盖范围,2023年,暑期研修参与教师超过1600万人。教师还可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立网络学习和研修共同体,拓宽专业发展路径,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评价和问题诊断,以数据驱动教研决策,开展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指导,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革新教育服务供给形态。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服务供给以学校为主,目标是“开足课”“有学上”。在教育信息化初期,教育服务虽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广泛共享,但服务内容与形式大多停留在传统课堂形态。未来,新一代数字技术将革新教育服务供给形态,不断创新数字教育资源呈现形式,提供多样化智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式、协作式、翻转式学习,激发课堂教学深层次变革,突破传统教育边界。

一方面,数字技术使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园和教室,学生借助智能终端随时随地享受教育服务,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如走进科技场馆、企业和田野进行实践性和项目式学习,把社会变成学习大课堂。随着教育数字化深入推进,不同教育组织通过数字技术相互联结,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育场景互联,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灵活的教育服务。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能够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社会提供支撑。以教育元宇宙为例,工信部等五部门近期联合印发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3年)》,倡导在各个领域建成泛在、通用、无感的元宇宙空间,有力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与以往的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相比,教育元宇宙将虚拟现实、数字画像、教育智能体、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整合在一起,致力于打造一种泛在智能、虚实融合的创新教育服务形态,聚合形成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为全民提供智慧型教育服务供给。

优化教育服务供给结构。

传统教育服务供给主要依赖于**的统一生产和单向主导,高品质、多元化、新模式的优质教育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而数字技术将使现代教育服务更加优质完善、现代教育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首先,数字技术将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供给结构,通过全面参与、内外结合等方式,让更多的服务主体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除**和学校外,社会、企业乃至个人都可以提供教育服务。同时,多主体参与还将助推教育精细化分工,让更专业的主体负责更擅长的业务,确保教育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其次,数字技术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服务实现系统互通和用户互认,实现学生培养一体化。例如上海市长宁区着力打造教育数字基座,为学校实行教、学、管、评、研全场景管理提供跨学段、跨平台、跨学科的数据调取。区域内的建青实验学校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贯制”,可随时调取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周期发展数据,如学业成绩、运动偏好、阅读兴趣、选课出勤、健康数据等,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因材施教和个性服务。再如广东省中山市教育信息港,包含三维学区、**互动、空中家校、移动作业、招考平台、校安管理等30项综合智能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教育服务。

最后,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认证技术可保障在广泛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础上,开展数据确权和资源确权,积极推动各类学习成果的数字认证和自由转换。越来越多的数字教育平台积极引入区块链技术,支持学分互换和学历认证,形成终身化“学习护照”,实现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有机融合。

作者:李秀晗、曹培杰,分别系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讲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移动助推国家数字化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月日,世界vr产业大会数字化教育发展主题论坛暨虚拟现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全国虚拟现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宣布成立,中移 江西 虚拟现实科技 展示了依托中国移动算网优势的 全国虚拟 教育资源共享分发云平台 该共同体由南昌大学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中移 江西 虚拟现实科技 江西科...

华为擎云,用技术助力教育数字化推进

我是科技创作人 近几年,随着 数字中国 在各行业的加速实施,教育数字化不仅成为教育部核心战略行动,也让 数字教育 成为 数字中国 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级 智慧教育平台 的建设和运行,到各级教育机构 学校不断提升的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的进程,中国的教育数字化进入了快车道。教育行业的数字化,一方面与产业...

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大国建设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建设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