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沧源 聚力赋能谱新篇 文明实践润人心

2023-10-27 12:15:02 字數 3000 閱讀 2867

作者 赵淑芳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文明办。

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边疆民族自治县,曾经贫困程度深,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落后。近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沧源自治县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整合力量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持续加大文明实践力度,培育主流价值,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浓厚的文明实践氛围中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治理不断向好、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明乡风社风更加浓厚、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佤山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推动沧源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道德滋养。

整合资源,让阵地“有形”。以“强阵地、优载体、树品牌”为发力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建成1个中心、11个所、95个站、5个基地和2个广场,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在乡村便民服务大厅、景区景点、医院、车站、银行网点、星级酒店和窗口行业部门设立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128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为广大市民问询引导、办理业务提供便捷服务。盘活各类阵地资源,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党员活动室、村史室、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等阵地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并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提档升级,设立文明实践大讲堂、科普活动室、阅览室、法治展厅、文化活动室、民族文化展览室、健身活动室等12个功能室,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5个“平台”,有效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活动载体。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文明实践,组织76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文明校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每周轮流进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和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天天有活动。

凝心聚力,让实践“有力”。将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擦亮城市文明底色的有效载体,按照组建“8+n”志愿服务队要求,重点打造云岭先锋、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卫生、科学普及等11支志愿服务队,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返乡人员等作用,充实壮大文明实践力量。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县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云平台注册人数达13917人,占常住人口比例的8.8%。发挥“佤山宣讲团”“*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讲站”“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万名党员进党校”等作用,坚持理论宣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题宣讲与常态宣讲相结合,扎实推进理论政策宣讲。以农林水、卫生等业务骨干为主,建立一支由68人组成的科技服务队不定期开展科普服务,全县有3499名县、乡、村人员在科普中国app注册科普员,覆盖10个乡(镇个村(社区),发展科技示范户642户、科技带头人341名,形成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按照“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工作思路,采取“送下去、请上来、进心里”方法和县、乡、村**联动,广泛开展“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服务,组建县、乡级文艺志愿服务队12支、35人。

丰富内涵,让活动“多彩”。印发《2023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日纪念日等文化纪念活动的通知》,明确全年12月活动主题、责任单位和活动内容,把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镇创建、“美丽县城”和“绿美沧源”建设、文化下乡、科学普及、扶危助困等工作相结合,按照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各项文明实践活动。各级各部门履行社会责任,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室内与室外互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支部+支部”、单位+中心(所、站)的方式,组织开展以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爱国卫生、法律法规、应急救护、扶危助困等为内容的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活动,让阵地资源有了新活力,让传统文化有了新表达,有效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今年以来,该县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36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持续开展新春送祝福、闹元宵猜灯谜、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让志愿者身影无处不在。以“强国复兴有我 文明实践同行”为主题,利用暑期招募返乡大学生408名,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幸福边境杯”沧源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彝族火把节、“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普法等会议或活动志愿服务116场次,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提升效能,让品牌增“温”。强化业务培训,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加强对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负责人、管理员和骨干志愿者培训,今年来开展相关培训9场次,受众达3490余人,进一步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建管用水平,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树立品牌意识,推动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着力在挖掘培育一批见实效、可复制、能推广的志愿服务和孵化培育志愿服务品牌上下功夫,将“五普”(普法、普及科学技术、普及市场意识、普及通用语音、普及文明习惯)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着力打造“传承文化根脉 共筑民族未来”“党的声音进万家”“法润佤山”“巾帼在行动”“守护初心 健康同行”“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等志愿服务品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品牌化。积极开展“最美、最佳”典型推荐,向上推选1名最美志愿者、4名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2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3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开展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比赛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评选出。

一、二、三等奖,其中,“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获临沧市第三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和云南省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复赛优秀奖。

质效结合,让城市升“温”。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组建工作微信群,密切中心、所、站联动,确保工作上传下达和政令畅通。以“文明实践沧源云平台+县融**中心+大数据平台”,推动县、乡、村**联动和人力、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如实记录志愿服务信息,健全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工作机制,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全面营造“有时间当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浓厚氛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新风逐渐形成。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县委负总责、县委宣传部抓推进、各级各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县、乡、村**书记带头抓、多部门齐落实的工作态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进行考评,采取县级督查、乡与乡交叉检查的方式,引导各级各部门积极稳妥、高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项工作,以文明实践效能不断提升辖区治理温度、精度。

责任编辑 朱婧)

央媒聚焦 嵩明聚力科研创新,“云花之源”风景独好

金秋十月,走进位于昆明市嵩明县的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数百种连片的菊花,如五彩云霞,争奇斗艳 各色罕见的新品种红掌 大花蕙兰,即使画界妙手也难以描摹其妍丽之姿 千余种聚碳 绿化 观赏与药食多用的竹子,在细雨中袅袅婷婷,讲述一个个创新故事。围绕 云花之源 的定位,这个年产种苗亿株 高档鲜切花.亿枝 盆花...

聚力“一迎三创”提升城市品质

怀化 全 讯月日,劳动课时间,怀化市跃进路小学附近多了许多 小红帽 当天,该校名边城小记者自带扫帚 撮箕 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在学校附近进行公益大扫除。合力清理垃圾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兵分五路,对学校附近散落的烟头 杂物等进行清扫。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扫地,有人撮垃圾,不一会儿,学校附...

聚力“一迎三创”提升城市品质

怀化 全 讯 月日,记者从怀化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为切实解决辖区群众身边关于消防安全方面的疑难杂症,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水平,怀化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消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确保当前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保驾护航。检查现场 近日,市消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