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识人心理学 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谁给的?

2023-10-24 06:30:21 字數 3150 閱讀 9141

愿我长眠,无人念我,且无来生”。

9月14日家住厦门的杨先生在网上发帖,称他的姐姐婚后遭遇多次家庭暴力,9月10日21时37分姐姐给家人发来消息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事件的具体起因在这里无从得知,但这起悲剧中还是有值得**的地方,比如为什么明知道婚姻不幸,却不选择离婚?

放不下的是依赖心理。

有人说:很多人没有选择离婚,可能因为某方面的需求只能通过婚姻的形式获得,比如为孩子保留家庭成员形式上的完整;

也有人说:更多的婚姻不幸却没有结束婚姻的人,其实是因为心理层面的依赖。

自然界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依赖共生关系,人类也不例外。

大家知道牙签鸟吗?有鳄鱼的地方,大多都能看到牙签鸟。

因为鳄鱼生理构造,进食后牙齿间会留下食物残渣,而牙签鸟可以及时帮它清理牙缝的残渣,同时,牙签鸟也需要食物,正好以此为食,于是,奇妙又必然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

而人类生存也离不开依赖需求,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本质就是相互满足。

婚姻关系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人们在婚姻中寻求安全感和依靠,希望得到伴侣的支持和情感满足。

在一段长期的关系中,人们会建立起依赖关系,包括经济上的依赖、情感上的依赖,甚至是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依赖。

可离婚,就意味着打破这种依赖,进而引发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离婚会带来失去爱情、家庭、伴侣的支持和熟悉生活模式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可能会让人们选择留在不满意的婚姻中,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面对失去更容易接受。

有些人害怕离婚被视为失败,担心被社会和他人负面评价,这会对他们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他们宁愿忍受不满意的婚姻,保持表面上的稳定和形象,而不愿承担离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依赖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很惧怕分离,害怕伴侣离开,害怕对方被人抢走,害怕自己被抛弃,对情感剥离很敏感,就会出现一些行为;

比如持续为对方付出,或者持续索取,依赖对方的情绪价值,在心理上与伴侣成为共同体,把很多人生信念、期待寄托到伴侣身上。

人类的依赖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对婚姻不满意却不离婚的现象。

人们害怕失去依赖关系、恐惧面对改变和失去,同时也担心离婚对自我价值和自尊感的冲击。

依赖是爱吗?

依赖在百科中的解答: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称为依赖。

依赖思想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格上的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讲,依赖不仅不是爱,还是一种非常大的“害”。

而这也是为什么“既然对方这么糟糕,你却不离开?”的原因:

你特别依赖他;他依赖你,而你“依赖他的依赖”。

其实这种依赖,是把自己托付给了别人,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让别人来照顾自己的生活;

认为别人接管了自己的生活,认为别人为自己做一切事情都是应该的,所有需求别人都可以帮自己满足。

长时间的过度依赖,让我们把重心都放在了别人身上,就丢失了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看过度依赖的心理,其根源是缺乏信心和安全感,想要通过依赖他人来完成对他人的控制,而这种控制感会弥补我们内心的自信和安全感。

这种依靠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源于童年时期,小时候经常需要依靠自己的父母,而过于依赖也会形成一种负性的依恋关系。

而长期以来的这种依赖模式会延续到成年,并持续的影响到一生。

其实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外部物质和他人的赋予,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平静和充盈,来自对自我的自信和对人生的笃定。

首先我们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探索自己焦虑、恐惧的根源,认清自己和现实,接纳生活中一切境遇,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顺应各种变化,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有句话叫: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建立安全感,从自己爱自己开始。

把自己当作最重要的人,把生活重心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当你可以“自给自足”、不再依赖他人时,安全感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拥有真正的幸福。

安全感

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角度分析“过度依赖”、“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是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爱的缺失造成孩子难以建立“安全感”而变得自卑、怯懦以及过度依赖。

成年后总会想从对方身上弥补心中缺失的安全感以及爱;总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向对方索取生存和生活的支点。所以把自己锁在安全感的牢笼里,不能很好地处理在感情中与对方的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开牢笼,获得真正安全感呢?

在彩虹之门能量坊中,色彩心理疗愈师会引导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那个需要被爱、被理解、被看见、被赞赏的自己;

再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内心深处的恐惧,让焦虑、恐惧在身体内可以自然流动,这样它才能慢慢消失,情绪才能恢复平稳,完成和父母之间的链接,掌握情绪开关,将力量重新拿回到自己身上。

不再把依赖当成爱,明白爱是给予不是索取;不再向外寻求肯定,而是向内寻求安全感。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你有能力爱自己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终极安全感。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

部分**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晚安心语 成年人的友谊,要有分寸感

分寸,李鑫玲 分寸。周国平老师说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懂得分寸,知进退,大家才能过得舒心。朋友之间相处,要有分寸感和边界感,这一点很重要。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是任何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石之一,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是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的。朋友之间更是如此,彼此间觉得是平等的,是被对方重视的,...

成年人应该掌握的心理学 如果女生对你不热情,很可能是

成年人应该掌握的心理学 如果女生对你不热情,很可能是对你没兴趣。 男人对女人有好感,不敢亲吻她 女人对男人有好感,不敢向他要钱。 女生失去了心仪的人,会变得更加挑剔 男生失去了心仪的人,会慢慢学会妥协。 外出时,遇到男性就称呼老板,遇到女性就称呼美女。 在社会上,一定要多结交高层的人,因为越靠近底层...

心理学 工于心计的人,从来都不会满脸老奸巨猾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老谋深算的人,他们满脸皱纹,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于心计的人,从来都不会满脸老奸巨猾。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成长,而非外在的表现。本文将通过情感角度,这个观点,让我们一起走进工于心计的人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工于心计的人,往往善于思考,他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