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未來,你能預測嗎?

2023-10-09 10:24:50 字數 1630 閱讀 3264

近期,房地產企業接連發生事故,其中包括首居一指的碧桂園集團和恆大等引發了一系列危言,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前景產生了擔憂。中國房地產市場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由於直接或間接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經濟活動佔據了經濟總體的三成左右,如果市場真的發生難以收拾的危機,對於已經十分脆弱的中國經濟來說,影響將是深遠的。

從年初至今,最嚴重的問題是出口衰退難以挽救。一開始,這可以歸咎於全球市場受到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的打擊,導致市場低迷。但是,隨著市場逐漸恢復,尤其是美國市場的進口回公升,人們才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當美國大量增加對墨西哥和亚细安的進口時,對中國大陸的進口卻節節衰退。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美國,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盟友之間。顯然,自從川普領導反華運動以來,美國的反華情緒日益高漲,並波及其他國家。因此,中國大陸的出口減少之勢必將愈演愈烈,難以止息。由於出口是帶動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另乙個主要動力,如今也將成為拖累其經濟復甦的一大阻力。

近30年來,投資的快速增長一直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中國**前幾年採取強硬的清零封控政策,尤其是對於製造業和**重鎮上海的封控,對外來投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一旦在危機和恐慌的情況下退出中國市場,如今在中美對抗不斷公升級的氛圍下,要再回頭,恐怕不容易。

這三股推動經濟的主力都出現了衰退的趨勢,不僅短期內,恐怕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都會陷入低迷。除此之外,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加工出口業已經失去了優勢,一方面是因為早在2023年就被放棄了,另一方面是因為30年的「一胎化」政策壓制了人口增長,目前甚至已經由正轉負,也失去了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因此,它已經失去了推動工業增長的力量。全面取而代之的科技業目前被美國鎖定為全面封鎖的目標,即使擁有再強的競爭實力也無用武之地。

實際上,除了美國為了完全擊敗潛在競爭對手所造成的諸多傷害之外,上述各項拖累經濟的因素中,其餘都是過度自信而專業不足的中國**一手造成的。

不容否認,2023年之前的30年,中國經濟飛躍成長,完全是效仿某地區的加工出口業策略而獲得的。根據某地區的發展經驗及其他後起之秀的顯著成效,我們必須承認這是人口眾多、經濟落後國家唯一的晉身之道,中國也不例外。但一旦脫離這個軌道,飛躍之勢必然急轉直下,回到與先進國家同步的緩慢發展。中國**沒有及時跳出「一胎化」的陷阱,經濟減速早在意料之中。

國家一直習慣於高速增長,為了挽救頹勢,維持表面的繁榮,十多年來一方面放縱房地產商,瘋狂推動。

三、四線城市住宅建築;另一方面又放任地方**以城市建設投資為名,大量發行「城投債」,瘋狂建設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以貴州為例,到去年底已建設高速公路8331公里,甚至高於全日本的7800公里。這種瘋狂建設固然推高了地方和全國的經濟增長,但「城投債」無力償還,總金額高達54萬億元人民幣,利息占地方**收入的三成。

此刻,國家正忙於為房地產市場解套,以期快速解決未完成的樓房問題,緩解房地產融資壓力。其餘能夠為力的就是以各種手段擴大國內消費,以彌補出口及投資的巨大缺口,未來效果怎樣,估計還要很長時間檢驗效果。

中國經濟真相解密

近年來,美西方 對中國經濟展開了持續的攻擊和唱衰,儘管中國上半年的gdp增長了百分之五點五,但美西方 卻認為這表現不如預期,中國經濟陷入了衰退,這種 戰不僅針對中國,還暗示中國無法滿足其需求,並威脅到全球經濟的穩定,那麼中國經濟到底面臨怎樣的困境,又該如何破局呢,事實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是多方...

中國經濟的新動能是什麼?

新基建 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們看到的傳統的基建是什麼呢?比如公路,鐵路,地鐵,城市配套,機場,碼頭,港口,橋梁,再加乙個通訊和網際網路,等等,這些就是過去的基建。還有人形象的稱之為是鐵公基。之前一遇到經濟資料不太好看了,投資搞基建,馬上就能起到逆週期調解的效果。我們做這些基建,主要的大背景有兩個,乙個...

中國經濟能否抵擋西方的黑話?

近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議。她認為,中國應該調整經濟增長模式,從依賴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激發國內消費需求,因為前者在當前的形勢下已經難以發揮作用。她還透露,國際貨幣 組織即將發布乙份諮詢檔案,向中國 反饋該組織對中國經濟政策的評估結果。這份檔案將涉及到中國如何提公升國內消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