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 “第一学历似乎成了 污点 ”,该如何解读?

2023-10-21 02:01:11 字數 1150 閱讀 8208

多位2024届应届毕业生称,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非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面试时有hr得知求职者为“本科双非”毕业生后,匆匆结束面试。某求职者说:“我的自尊心被按在地上摩擦,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我的‘污点’。”10月20日《法治**》

招聘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都偏好选用第一学历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方面,这与个人竞争力有关,因为学生的本科出身越好,往往意味着其学习能力突出,也能接触到名校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大学硕士点、博士点盲目增加、硕博深造的途径和方式不尽相同,反向促进了第一学历情结的滋长。放眼人才市场,本科出身依然比较重要。

然而,一个人的本科起点高低不该受到歧视。这显然给那些高考曾经失利但拥有更高学历的求职者带来了一定的不公平待遇,损害其公平就业权。对用人单位来说,也存在人力资源错配的潜在风险。如果任由其影响社会风气,或将产生不良价值导向——无论如何努力,那个不太显赫的本科出身,会像一根尾巴长久地挂在身后,拖累个人规划,在人生的关键节点被不断地拿捏。

对于第一学历歧视,有关部门的态度十分明确:必须消除,尽早消除。概念上,第一学历已被证伪,在2023年9月,教育部已经公开回复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行动上,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正逐渐被双一流所取代,从重视学历和专业本身,到更加关注高校的整体实力和个人的全面素质。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学历问题涉及就业公平,不能过度延伸——因为要求硕士学历和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确有不同;而同样是硕士学历,却因第一学历筛选求职者,这才是不被认可的偏见和歧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也就是说,教育和就业强调的是相对公平,适当的差异化选择及学历要求,何尝不是一种体现公平的方式?

一些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看上去不带第一学历歧视性内容,实际却在面试环节以“潜规则”筛选应聘者,这个问题值得重视。招聘信息、招聘流程该如何规范化、透明化?求职者遭遇第一学历歧视,该如何维权?劳动监察部门该如何引导企业消除第一学历歧视,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

消除第一学历歧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唯名校”“唯学历”的固有观念依然扎根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无论起点高低,每一个人都该有容错的空间、参与竞争的机会、拼搏向上的通道。(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email protected]

求职者称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污点

求职者称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污点 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非和院校毕业的学生。教育部称没有使用 第一学历 概念。专家认为企业注重第一学历涉嫌就业歧视,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如何减少和避免这种歧视是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届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

毕业后“很快被遗忘”的学生,第一类见面也叫不出名字,有你吗?

每当开学季到来,意味着又一个毕业季即将到来。毕业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分别的时刻,也是一个回忆的时刻。然而,在学生时代,总有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被遗忘,甚至连姓名都叫不出来。这些毕业后 马上被遗忘 的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班级里默默无闻,容易被忽视。那么,你是不是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呢?在每个...

毕业后“很快被遗忘”的学生,第一类见面也叫不出名字,有你吗?

每年的开学季,意味着毕业季的来临。在这个时刻,学生们迎来了新的环境和新的朋友。然而,当他们真正毕业离开学校后,很多人会发现,学生时代其实是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阶段,学生们的心思比较单纯,建立的友谊也是最纯粹的。但是,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很容易被遗忘,甚至连见到真人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