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地暖也没有羽绒服,古人如何度过漫漫寒冬?

2023-10-21 06:31:36 字數 5616 閱讀 3122

“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天色暗沉下来,屋内被这点火光衬得通亮,屋外飘飘扬扬的雪无声地落满了山头。白居易端起桌上新酿的米酒,看向刘禹铜:“这雪眼见着要变大了,刘兄是否要留下来与我畅饮一杯?”

白居易这首诗在这一年春节随着“围炉煮茶”的火热,再次出现在了大众面前。无论是亲戚好友,还是亲密家人,众人围坐在火炉边,谈论着这一年的故事。而火炉上茶水正沸,缕缕茶香随着热气弥漫在空中,栗子也在火炉上噼里啪啦爆开来,还有的是那清新的橘子味。

在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却没有使用取暖器或是暖气,而是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围坐在一起取暖。那在古代,古人是否也是同今天的大家一样围靠在火炉边讲述着一年的经历?除了火炉,他们还有其他的御寒方式吗?

1、华夏文明的起源

天地混沌,昼夜不分。在远古的河南商丘一带的密林之中,生活着一群以捕猎为生的燧人氏。当砸向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碰撞之后,燧人氏惊奇地发现,似乎有一道火光一闪而过。此后,他们开始尝试用两块石头相互敲击,以此引燃火花。

有了火,寒冷的冬夜再也没有从前那般漫长了。而在火的作用下,食物也可以烹熟,没有那股腥臊味。而这些燧人氏在吃熟食后,患病的几率竟然没有从前高了,火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韩非子五蠹》谓之曰:“有圣人作,钻燧取火。”

其实关于人类用火的传说并不止这一个,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不惜自己被乌鸦啃食,也要违背宙斯,将希望的火种带到人间

可见,在人类文明之始,火就一直以一种宝贵的形式存在于人间。火是象形文字,商朝时,火的书写方式就是火苗的形状,而在不同的朝代更迭中演变成了如今我们所认识的简体字。

论衡·诘术》中“火,日气也”就指出火与太阳有关,太阳又是温暖和光明的象征,所以不言而喻,火从古至今都与“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烤火也确实成为了不多的取暖方式之一。

2、火塘烤茶

寒潮来袭,大风夹杂着雨雪呼啸而过,黎明时雨水在叶上凝结成霜。云贵高原大部分区域都被寒冷包裹,云南的盈江县也不例外。一些民警和民兵值守在边境的风口上,一旁的火塘正烧得响亮。正逢饭点,没有站岗的民警们都围坐在这砖石垒起来的火塘旁,火舌跳跃着加热了三脚架上的铁锅,冒出缕缕热气。

除了取暖,我们吃饭也全靠这火塘!”原来执勤点太过偏远,且这里海拔接近2000米,一年内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寒冷中度过。这24小时燃烧不断的火塘就成了民警民兵们全部的“倚仗”。夜里,这些民警们饿了、冷了就往这火塘里扔几个土豆、红薯,饱腹的同时又带来了温暖。

其实早在原始社会,群居的人类就已经学会了用这种方式取暖,只不过有点简陋。早期的人们最开始使用的篝火,可以在空旷的地方架**头燃烧,这种燃烧方式不仅可以取暖、做饭,还可以驱赶来袭的野兽,两汉时期行军打仗或是出门在外,篝火就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著名的《陈涉世家》中“夜篝火”后便有狐于远处鸣叫“大楚兴,陈胜王”。即使到现代,篝火晚会依旧是彝族、鄂伦春族等等民族娱乐的方式之一。

当人类不再需要在野外生存,建立起房屋之后,他们发现这狭小的房间无法容纳篝火,且极易烧毁房屋,下沉式的火塘就产生了。他们在室内的地上挖出一个规整的小坑来,在坑的四周砌上保暖的砖石,中间垒上三块石头方便做饭。这种火塘白天用来做饭烧水,晚上用来取暖,或者放上一些需要烤干的衣物或食物。在这湿重严寒的地区,屋里却温暖如春,大家披上兽皮靠在火塘旁安稳睡去。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狭小的屋子已经满足不了生活,厨房就被分隔出来了,新的方式又出现了,那便是封闭式的火灶。“灶”由火和土组成,不难发现早期的灶台其实就是由土垒成的,在洛阳二里头遗址中,就频频出现了火灶的身影,洛阳博物馆在考古简报内提到二里头时期火灶“整个烧灶是用草拌泥砌成的”,龙山晚期的火灶“可以同时置放三件炊具”。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023年左右,火灶就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折射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3、青铜炭暖,椒房生香

公元前2023年左右,商代晚期,青铜器发展至鼎盛,工匠们已经能将这种容易塑型的铜器加工得更加精致美观,铜器花纹繁缛,样式多变,一种燎炉便出现在贵族们的眼前。圆盘形状的燎炉下有三足支撑,左右有两圆环可以提起,方便移动,圆盘上可以放置炭火方便取暖。但这般大小的火炉只能是放在需要追求审美的王公贵族的家里,在能够供两三人取暖的同时又不显得与这富丽堂皇的屋内格格不入。

有了炉总得有炭,在火炉愈发美观实用的同时,炭也得到了改进

知否知否》中明兰的母亲就常常被克扣炭火,冬日里无法取暖。而婢女小蝶去索要炭火,得到的却是灶炭,熏得满屋黑烟,只有在盛老爷上门时才换成了灰花炭,而盛家祖母用的则是最好的银骨炭。

甄嬛传》中内务府给甄嬛都是黑炭,只能将炉子放在廊下烧,甄嬛的好姐妹赶紧送来银炭。除此之外,许多电视剧中都有下级克扣上级炭的情节。

古代的炭确实有着不同的等级,普通人家里都是劈柴或者用干掉的草料烧火;再方便一点就是易燃的黑炭,但黑炭易爆且烟大,所以一般只能用于灶台或室外;好一些则是无烟且耐烧的白炭,但白炭**昂贵,一般只供皇室或达官贵人享用,明代《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还记录了红萝炭“火气太炽,多能损人”,导致皇子女因一氧化碳中毒丧命。

如此可见,烧炭并不是长久之计,在封闭的房间内,一氧化碳过多常常能导致人中毒而亡。那么有什么可以更加适合取暖的办法呢?与现代暖气相近的暖阁便出现了。

乾清宫东暖阁的楠木包镶床是古代暖阁的主要代表,这种所谓的床其实就是炕和木架床。《红楼梦》中荣国府的一间耳房内也放置了一张临窗的炕,“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这些装饰无不彰显主人的地位。

除了炕,《红楼梦》中室内取暖的方式还有“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和现在地暖相仿的“地炕”,罩在炭盆上的“火床”。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取暖方式也应证了古人的智慧。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沈佺期诗句中的椒房又是一个别样且豪奢的取暖方式。

西汉时期,椒房殿是皇后的居所,因“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三辅黄图》),椒房便成为了后妃受宠的标志。之所以称之为椒房,其实是它的原材料是花椒。四川地区喜食麻辣,其中便少不了花椒。花椒有祛湿逐寒的功效,在湿冷的四川盆地,辣椒和花椒就饱受人们喜爱。

虽然古代取暖花样多,但这些建筑都是由木头筑成的,而火就成了灾祸的根源嘉庆二年(2023年),乾清宫走水,火苗从东暖阁的楠木格子迅速窜到了乾清宫各处,火势凶猛,乾清宫内所有宝物都付之一炬,而**原因竟是一太监贪懒导致炭火复燃

1、锦帽貂裘

古代人在屋内御寒,在屋外也需要保暖措施,那一些衣物和小物件就是他们出门在外的必备之物。

中国丝绸博物馆所展出的一件“麒麟唐花绫披袄”展示了唐朝女性的穿着,这是一件翻领中长袖的披袄子,长度大概在小腿**,没有开叉,即使衣料过了千年褪色发黄,也难掩它精美的纹样。而男性则是多着氅衣,这是一款起源于东晋时期的服饰,最早是道家的鹤氅。鹤氅由鸟类羽毛制成,取羽化登仙之意。到唐朝时期,鹤氅便演变成了袍服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披肩。

除此以外,动物皮毛做成的裘也极具保暖效果,早在先秦时期,《终南》便提到了“锦衣狐裘”唐朝韩愈也在诗中提到“狐裘能御寒”(《江汉答孟郊》);宋朝的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此时意气风发的他正是穿着“锦帽貂裘”,锦缎做的华美帽子和貂鼠皮衣。

这种毛皮衣物的保暖效果可见一斑,即使到现在也有人追求“貂皮大衣”。

红楼梦》里还时常描写贾府上上下下的穿着,冬日里最常见的就是披风和斗篷。无论是披袄、氅衣,还是明清时期的披风、斗篷,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就是宽大挡风,御寒保暖。

2、小炉温手

外出御寒有了衣物的加持,自然手上或者脚上也得有些什么。手炉便是从火盆演变过来的,方便携带取暖的物件。隋炀帝南巡时,一铜匠铸了一只小巧的铜炉,内里放置少许炭火,正适合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捧在手中取暖,隋炀帝便称其为“手炉”

手上的东西有了,那脚边也得安排上,脚炉也对应着手炉出现了,炉盖上雕刻精细,适合散气。在寒冷时,将脚搭在炉盖上也不会担心烧焦

除了需要烧炭的手炉和暖炉,注水的汤婆子也是取暖佳品宋代时期,汤婆子被称为“锡夫人”、“脚婆”,主要作用就是放在床上取暖。这种形式的取暖用具也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宋代黄庭坚还为之作诗《戏咏暖足瓶》,称“千钱买脚婆”,就可以夜夜睡到天亮。

火作为人类文明迈向新时期的标志,承载了数不清的文化含义。现代人所新追求的“围炉煮茶”也是由古代的火塘演变过来的,人们在围坐一起取暖时,其实更多的是交流最近所发生的事,用言语搭起心灵的桥梁。而古人的巧思也帮助他们度过了没有光的漫漫长夜,让人类不至于消失在冬日,让文明淹没在一场雪里。

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的夜生活竟然这么精彩! 古人的生活观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有着极大的不同。尤其是在夜晚,没有电的情况下,古人的夜生活更是与现代人的夜生活有着天壤之别。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古人的夜生活竟然也十分精彩,且富有创意和多样性。本文将从古人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出发,古人的夜生活如何精彩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一 古人的生活观念。在古代,人们对于...

一个人有没有福气,看3个地方就知道了,你是这样的人吗?

点击右上方蓝色的字体,关注纯三爱旅游,让你更懂生活。俗话说,有福的人不用忙,没福的人忙着心碎。很多人都想成为那个被祝福的人,即使没有特别的努力,也能得到很完美的人生。但其实,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在那些虚幻的缘分里,而是在你身上这些地方得到了体现。一个人是否有福,看这三个地方就知道了,很准。一 看看他的家...

农村没地的人恭喜了,土地分配有变化,早知晓早参与

在农村,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农民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全面改革之后,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开始重视二轮分配的土地。因为土地的变化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大多数人在关注政策的同时也会督促父母管理好土地,等自己回到农村了,土地就是最好的保障。今年,在土地制度改革这方面,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