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创新完善诉调对接机制

2023-10-21 06:01:33 字數 1443 閱讀 6095

发挥调解优势 抓前端治未病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创新完善诉调对接机制

本报记者 赵婕。

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调解工作指导职责,全面加强调解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调解工作中,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上半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877万件,其中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调解成功441万件。

调解工作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必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如何把诉调对接的“调”继续往前延伸?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形成了许多有益经验做法。

今年7月初,上海某科技公司发现某农业合作社**店铺内销售的一款“某某大米”产品包装与其在上海市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的美术作品相一致,遂以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向崇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法院将该案委派给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业优势,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调解员的主持下,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这起著作权侵权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在上海法院委托调解的案件中,行业、专业领域的纠纷已占据半壁江山,上海市司法局搭建一站式“上海市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信息化平台”,全面建立市、区两级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逐步形成“需求牵引、灵活调配”的诉调适配模式,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收到案件后,根据类型将案件分派至合适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实现案件与调解组织、调解员的最佳适配,既提升了调解的精准性,也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

为加强衔接联动、减少诉讼增量,黑龙江省司法厅与有关部门创新建立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人民法庭、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将擅于纠纷化解的各类组织和各界“能人”请进来,打造出“华姐调解室”“说和人老李调解工作室”等一批特色调解品牌。一起起诉前调解的成功案例,使群众对调解理念的认同感逐步增强,自愿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纷争的越来越多。2023年,常某与杨某合同约定由常某携带设备为杨某挖掘安装一口机井,劳务费余款5万元一直未结清。按照“四所一庭一中心”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四马架司法所受桦川县人民法院横头山法庭的委托进行诉前调解。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心平气和地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在诉前调解工作中,宁夏司法行政机关主动对接法院,不仅确立“诉前调解+诉中委托+司法确认”制度,还建立了“司法所+共享法庭”工作机制,成立了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诉前调解室,选派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吸纳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退休政法干警和“五老”“两代表一委员”担任调解员,优化了队伍结构,加强了经费保障,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满足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服务需求。(法治**)

编辑:李岩】 【法治**】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email protected]

未来是否可能取消地级行政机关单位?

未来是否可能取消地级行政机关单位?碧翰烽 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显示,截止年底,全国共有地级区划个,其中地级市个 共有县级区划个,其中市辖区个 县级市个 县个 自治县个 共有乡镇级区划个,其中镇个 乡个 街道个。如此多的地级行政机关,又配备了不少的公职人员,怎么那么容易就取消呢?作为地级行政机关...

国考行政执法与地市级 岗位选择全攻略

随着国家公 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行政执法类职位以及地市级的岗位。这两者在性质 职责以及发展前景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职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国考行政执法类和地市级岗位,为考生提供明晰的岗位选择指南。国考行政执法类职位通常属于 和省级机关,负责监督和...

国考行政执法类和地市级有什么区别?

国考行政执法类和地市级的主要区别有以下点 一 职位类型不同 国考的行政执法类是指在各级 机关中从事法律法规执行和行政执法的公务员岗位,主要负责执法工作。而地市级则是在地方 的各个部门或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岗位,包括市长 副市长等。因此,国考的行政执法类职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