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采访他们吗?

2023-10-24 05:15:21 字數 2874 閱讀 9942

重阳佳节又至,各路**纷纷打造“重阳特刊”,采访语境下的老年人们,各有各的精彩。

当你接到采访老年人的任务,该如何争取他们的信任?除了常规的保持尊重、耐心外,还有什么样的采访技巧可以帮助挖掘出更多鲜活的细节?这些,你了解吗?

采访老年人。

难度系数升级。

在对老年人物的采访中,受到采访对象的出生年代、人生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年轻记者天然就会产生一种“疏离感”,这种难以避免的“代沟”会让采访的难度系数升级。

因此,在采访的准备环节,储备采访对象所处年代的相关信息,在采访中把提问变成聊天,及时引导并妥善处理采访对象情绪的变化,同时争取采访对象熟悉的亲友、社工的帮助以及对采访的及时补充,都是可以帮助采访顺利完成的小要点。

虽然所有的采访都不能忽视前期准备,但以老年人为采访对象,前期准备尤其重要。

不仅应根据要访的内容预先设计好问题,还要考虑到在采访时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形及时变通,做好两手准备。

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对于人生阅历丰富的老年受访者来说,记者的几个问题,就能让他感受到你所做的准备工作的细致程度。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自然无从深谈。

中新社港澳台部记者徐雪莹近日刚刚采访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方汉奇先生,为了这次专访,她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一是阅读以往报道,在心中勾画出对报道对象的整体印象,并留意他媒报道侧重点;

二是细读方汉奇先生的传记、代表作品,乃至其学生、同行的评价文章及论著,记录其治学为人细节,留意适于报道挖掘的亮点;

三是阅读新闻史、中西新闻事业等相关**,思索报道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考虑到《东西问》专栏兼顾学理性与通俗性,此次采访提纲,试图融合学理问答与人物刻画,从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中西新闻学发展比较,到方汉奇先生的人生体悟、终极追寻,甚至于先生如何看待张雪峰‘不报新闻学’事件等,我们都想一**竟。”[1]

图据东方ic

把提问变成聊天是让老年人快速“入题”的关键。

接受采访时,虽然大多数老年人主观上愿意配合,但由于紧张或激动,便会找不到头绪,理不出思路。

也有一些老年人,面对年轻记者“居高临下”的发问,从心理上排斥,不愿意接受,于是表现出的就是其拘谨的一面。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采访老年人,都应该避免生硬的抛出“问题”,等待回答,要擅长“察言观色”,从受访者回答问题的语气、音量甚至面部表情当中,了解其是否进入了松弛的聊天状态。

当氛围变得轻松舒适,老年受访者自然也能更坦率的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采访者才能够得到更多、更有效的素材信息。

采访老年人,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受限于其年龄的特殊性,有些老年人记远不记近、记老不记新,或者听力有所退化,表述方面会出现重复的问题,这时,记者的及时引导、控场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保持耐心,不要怕多问多讲,还可以向熟悉老年人的亲友或者社区工作者,寻求帮助。

刚刚结束重阳节专稿采写的新京报记者罗艳提到,在和老年受访者的交流中,只要抱有善意地去跟他们开启话题,老人还是很乐于回应的。

要说有什么技巧的话,如果某一位老人是稿子的必要人物,那么可以通过老人熟悉和信任的人打开对话窗口,比如请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牵线介绍。我当时随机找到的某位独居老人虽然也会跟我说说情况,但始终保持着警惕性,后来她见到了街道办工作人员和我一起,友好性一下就释放了。”

小技巧助攻。

参访事半功倍。

和老年采访对象的适度共情和价值认可非常重要。

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职业生涯的结束,很多老年人在个人价值的认知方面非常敏感。因此,在社会上、工作中,失去了被表扬和奖励机会的老年人,其实内心还是有想要被认可,被看到“价值”的期许。

采访当中,“以正面准确的言语去认可一位老人的价值是建立友好交往的基础,也是消除愤怒和反复无常情绪的更好方式”。[2]

当然,在表达认可和敬佩之情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度”。过分的热情和赞美,反而可能影响采访双方的对话氛围,毕竟“敏感”也是很多老年受访者的特征之一,超过正常范畴的恭维和共情也会令受访者感到不适。

翻相册也是引导老年受访者主动讲述的好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受访者通常会出现记忆模糊、思维和表达能力退化的现象。而对于需要准确信息支撑的新闻稿件来说,“含糊其辞”的采访内容可无法交差。

此时,可以利用周围熟悉的一些环境元素来调动老年受访者的表达,翻一翻相册,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

影像化的记忆碎片袭来,受访者自然会进入某种情境,顺着画面进行讲述,不但人物形象具体,而且情节丰富,相信可以挖掘到很多珍贵信息。[3]

带动老人“好汉也提当年勇”,聊职业是最直接的切入点。

对于老年受访者,除了稿件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果想从周边信息更多的和采访者建立联系,聊职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在和老干部、老领导的交流中,这一点非常有效。很多原本不苟言笑,对采访始终有所顾虑的受访者,当谈起往昔工作中的奋斗故事时,往往真情流露,很自然的就进入了侃侃而谈的状态,这样的局面,对于采访内容的丰富都大有助益。

见证人生。需常怀好奇心。

采访的过程从来不是信息单向的输出,无论是采访者还是受访者,都是一次梳理与见证人生的机会。

以更多的好奇心走近老年受访者,在平等的语境下交流沟通,准确把握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对于准确探求他们的人生智慧,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章:1]专访方汉奇!“90后”记者这样对话90后 作者: 徐雪莹。

2]如何做好老年人物采访? 作者:王平。

3]老年期刊人物采访技巧探析 作者:张婧婧。

阅读推荐-

网红记者,真红还是假红?

你还在发朋友圈吗?

你周围都是人类吗?如果他们不是,他们到底是谁

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只是人形,本质上他不是人。今天我们就来说点乱七八糟的事,有没有道理你说了算。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生命,人类一直在增加,而动物却在减少。如果所有的生命结束后都没有差别的投胎转世,那么很明显,动物是不够用的。你身边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有一些人呢,是由动物投胎而来的。如果我们按照这种说法来...

爱一个人,你会嫌他穷吗?

爱一个人你嫌他穷么。嫌,肯定嫌,早晚是嫌!爱是一道光,一种荷尔蒙分泌刺激的激情,爱是美好的,爱也是缠绵的!美好的爱情开始于互相欣赏,互相愉悦,互相吸引,美好的爱情在激情迸发的阶段也许不会在乎物质的多寡,但是美好的爱情能不能开花结果,相伴终身,却实打实的需要物质和金钱做基础!见过很多在外打工的男男 在...

他们会晤了

拉夫罗夫访朝,朝俄关系达到新的战略水平。据法新社日引述俄罗斯 报道,俄罗斯 长拉夫罗夫最近对朝鲜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次会晤预计将为普京未来的访问奠定基础,上个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曾访问俄罗斯远东并与俄 普京举行了备受关注的峰会。在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的会谈中,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和朝鲜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