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发展空间 注入澎湃动能(观沧海)

2023-10-22 19:25:16 字數 1353 閱讀 8564

风从海上来,潮涌大湾区。

继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之后,**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体系框架更加清晰完善。

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4个重大合作平台各具优势特色,承载着不同的使命:

横琴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设计,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不断健全。约106平方公里的横琴主要服务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前海主要围绕现代服务业这一香港的优势产业,支持深港在前海深化合作,携手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120.56平方公里的前海主要是与香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

南沙空间相对比较广阔,突出的是“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布局一批协同港澳的产业项目,服务港澳的公共服务设施,携手港澳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河套在4个平台里面积最小,深港两个园区共约3.89平方公里,但其科技创新特色明显,具有深港跨境接壤、“一区两园”的优势,集中承载了一批深港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有效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一项项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在横琴,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等“四大产业”持续发力,“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琴澳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优势日益凸显;在前海,一系列涉及金融、税务、建设等领域的政策出台,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其中7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在南沙,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等建成使用,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建成港澳青创基地13家,入驻港澳台青创项目团队超500个……

科技创新是河套的鲜明特色,一系列围绕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举措,让外界对“小河套”做好“大文章”期待满满:40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业应用等9个领域;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开园,首批16家香港科创机构、企业及服务平台入驻;河套签约落地规模超30亿元的3只**,12家金融机构联合签署2000亿元专项投贷支持合作协议……河套科创资源加速聚集,已初步形成香港高校、“量子谷”、生物医药、“湾区芯谷”、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能源科技等科创集群。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迈出坚实步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展现出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相信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更好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动能。

人民** 2023年10月22日 06 版)

拓展餐饮空间的新选择 泡泡屋的环保优势和独特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餐饮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独特的餐饮体验,成为了餐饮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泡泡屋作为一种新型的餐饮空间,凭借其环保优势和独特体验,成为了拓展餐饮空间的新选择。泡泡屋是一种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半透明球形空间,可以为顾客提供独立的用餐环境。顾客可以在泡泡屋内享...

港媒 绿色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贾晓静。一带一路 是创新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周国梅在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年来,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完善,务实合作的举措也在不断深化,绿色基建 绿色能源 绿色交通 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项...

高校搬迁 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痛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都面临校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许多高校开始考虑搬迁。然而,高校搬迁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的软硬件问题。首先,学生和教师的出行问题是高校搬迁面临的首要难题。尤其是那些位于远离城区的郊区或远城区的校区,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住在城市中心,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