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2023-10-23 18:00:11 字數 5053 閱讀 5769

演训活动结束后,第76集团军某旅七连战车进行机动。陈善锋摄。

曹达功 谌 睿 本报特约记者 马 振 王钰凯。

深夜,第76集团军某旅七连连长检查完第三哨,发现易指导员房间的门缝还透着光亮。他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每次上教育课前一晚,易指导员的房间都会有些乱。墙上挂着一块白板,上面画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旁边备注着几名官兵的名字。办公桌上有4本书,倒扣着放在随手可拿的位置。备课本上也写得满满当当,像反复修改的**。

备课还是这么扎实!”连长眼里透着钦佩。两人搭档一年多,他发现每一堂教育课,易指导员都会用心准备。

我这人嘴笨,不准备充分没法上好课。”易指导员说,“对我来说,讲台也是阵地。”

初 衷。教育要让官兵听进去”

使用白板上教育课,是从5年前开始的。

那时刚刚上任,易指导员压力很大。第一次上教育课时,他准备了详细的讲稿,照着讲稿一字不落地念。台下官兵坐得笔直,一听到指导员念标题就赶紧记下来。

这种授课方式让易指导员悬着的心落了地,但他很快发现,教育效果不太好,一些官兵开始打瞌睡。

面对这种情形,易指导员既生气、无奈又倍感内疚。他加速念完讲稿,头也没抬就宣布下课,收起讲稿匆匆离开。

一直读讲课稿,战友们根本不感兴趣。”易指导员开始反思,决定做些改变。上第二堂课时,他精心准备了课件,不但有配套的**、还加了一些特效。

教育课结束后,易指导员拉过中士苏鹏飞问道:“这堂课咋样?”

课件效果特别棒。”苏鹏飞称赞。

那你记住了什么?”易指导员又问。

我都记在本子上了……”苏鹏飞连忙翻开教育笔记本,笔记很工整。

官兵们不往心里记,课件再好有什么用?”易指导员一时间陷入了深思。

教育要让官兵听进去。”怎样才能让官兵对教育课感兴趣,并入脑入心呢?

破题”的思路,竟然源于一场足球比赛。那年国庆节,旅里组织了一场足球赛。因在上大学时担任过学院足球队队长,易指导员入伍后不久就成了本队的“教练”。当他向队友布置战术时,所有队员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手中的白板。他在上面画进攻和防守路线图,配合简单的讲解,队员们很快就能领会。

一块小白板为何有如此吸引力和‘时效性’?”易指导员脑子闪过一个念头,决定将这个“道具”引入课堂。

之后的一次连史教育课上,易指导员拿出了一块长45厘米、宽30厘米的白板,边讲边写,同时引导官兵进行互动。

台下的苏鹏飞,全程紧盯着小白板。指导员擦一次,他就好奇指导员接下来会写什么,问什么问题,抛出什么观点。

课后,易指导员再次问苏鹏飞有没有收获时,苏鹏飞脱口而出:“人人成才,事事争先,发发命中,代代英雄!我知道了连魂这几句话是怎么来的,我也知道自己要努力为连队添彩!”

看着苏鹏飞眉飞色舞,易指导员笑了。他知道,白板这个“道具”是适合自己和官兵的。

探 索。道理要种进官兵心里”

如何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易指导员有自己的感悟:要把大道理讲得活泼生动,就要摒弃陈词滥调,并对大家掏心窝子。

秉持着这一观点,白板一用就是5年。

过程自然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每次教育课都上出新意”很难;其次是因为上课具有随机性,备课时,自己可能是在军列上,也可能是在帐篷里,没网络也没有更多的资料。

在易指导员看来,读书是克服这些困难的关键。他每年会读几十本书,看完后就寄回家里,妻子赵可欣每季度都会收到一批。“书房里的书架放满了,客厅的陈列柜也放满了,新寄回的书只好往阳台堆了。”赵可欣说。

书籍是我授课的能量库。”易指导员读书的范围涵盖了教育、历史、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卢梭的《爱弥儿》对他启发很大:良好教育的一个原则不在于教学问,而在于培养人有爱好学问的兴趣。“与其强性灌输,不如调动官兵思考,引燃学习热情。”他说。

如今,易指导员已写下5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这让他能轻松地引经据典。“指导员的‘金句’张嘴就来,甚至能说出是书里哪一部分的!”对这个“技能”,战友们都很佩服。

除了知识储备,易指导员认为教育的关键,是了解官兵。“真诚是永远的沟通桥梁。”他说。

那年,连队赴外地驻训,条件艰苦。易指导员组织了“递小纸条”活动,鼓励官兵匿名把想法写出来,上课时作以解答。

我认为要多配捕鼠夹,避免水果被老鼠啃。”一个小纸条上的内容逗乐了大家。易指导员明白,这话背后是部分官兵对水果储存问题的“吐槽”。课后,他立即联系司务长重新制订了合理的水果**和分配计划。

官兵把心里话告诉指导员,指导员对官兵的关注也体现在一篇篇日记中——

上等兵小陈的爷爷去世,他晚上吃完饭躲在门后流泪了”“生病的战士小李没法参加这次驻训,问我能否把他悄悄带上……”

教育的观点从书中来,更是从生活中来的。”易指导员告诉记者,“道理要种进官兵心里,讲不清道理是失败,讲不进官兵心里同样是一种失败。”

从最初的白板到读书笔记,再到小纸条和日记,易指导员一直在对教育方法进行探索。正因为这样,他的教育课才一直充满活力。

效 果。让官兵真正爱上学习”

易指导员的教育课,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官兵。

中士张志豪第一次认真读完的书,是向易指导员借的。

那是4年前的一堂课,易指导员讲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顽强成长、最终创业成功的故事。

故事打动了张志豪,让他想起了入伍前打工生活的心酸,也让他意识到入伍后所获得机遇的可贵。今后怎么办?他心里有了答案。

不久后,在连队组织的“思想火花”活动中,张志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人只有不断向上攀登,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机会!”张志豪的发言引发大家共鸣。如今的张志豪,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驾驶员,还是连队的文艺骨干。“学习就是最好的成长催化剂。”张志豪说。

让官兵真正爱上学习。”这一思路下,更多教育方法被引入课堂。“思想火花”活动是白板“道具”的“衍生品”,也是易指导员将“学习平台”交回官兵的一个生动实践。活动中,官兵们不仅可以分享好书、强军故事及心得体会,还可以分享各类纪录片、微**等其他内容。

思想火花”活动举行了几场后,易指导员发现中士文博总是默不作声,交流分享一次都没上过台。“平时聊天还行,一上台我就紧张。”文博说。

于是,易指导员建议文博从家乡讲起。提到家乡,文博来了精神。为了讲好,他找了大量资料,结合纪录片给大家作了介绍。

上台,能倒逼官兵去学习,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易指导员看到了文博的变化——逐渐喜欢上了上台分享,从说上一两分钟的书中佳句,到五六分钟的感悟体会,条理也变得清晰。

不久后,旅里组织教练员比武,文博主动报名参加,最终凭借出色的发挥夺得全旅第二名。

好的教育不仅能解决思想问题,还能引导官兵正确思考、正向成长,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该旅政治工作部一名领导说。

在这种教育引导下,该连越来越多的官兵爱上了学习,也收获了进步。5年里,该连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先后有16人立功,3人考上军校,1人保送入学。

展 望。融入更多元素,追求更好效果”

教育课之所以受到官兵青睐,易指导员认为是抓住了课堂上最宝贵的资源——官兵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专注时间也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心理学硕士,易指导员尝试着把所学专业与教育结合起来,“教育课通常只上45分钟,这是成年人注意力容易集中的时长,太短达不到教育效果,太长受教者容易犯困走神。”

尽管易指导员关于教育课的探索被领导、官兵认可,但在去年集团军政治教员授课比武中,易指导员还是遗憾败北。

成绩不好主要是表现力不行。”易指导员分析,“短短15分钟,要想讲得精彩,表达很重要。”他发现前几名选手都能用几句话轻松调动现场气氛:“开口能抓人,语言要生动,说理求共鸣,这是我的短板。”

说起今后打算,易指导员不假思索:“融入更多元素,追求更好效果,尝试引入脱口秀这样的表达方式。”他正结合日常生活撰写脱口秀式的讲稿,将考核失利、愿望落空、感情受挫等常见的军旅挫折,用脱口秀的方式讲出来,引导大家换个角度看待挫折。

易指导员将这类教育课的名称暂定为“笑说兵事”。为了取得更好效果,除了日常收听收看一些脱口秀节目,他还常为一些教育骨干进行小范围的试讲,听取意见建议。

不仅是易指导员,上过类似教育课的官兵,也开始用行动践行这一教育理念。

一名排长对连队的辩论赛记忆犹新。他参加的第一场辩论赛,辩题是“批评使人进步还是退步”。在双方一番激烈论战后,官兵进一步理解了如何正确开展批评、面对批评。

如今,这名排长成长为某连连长,辩论赛也被他“搬”到了新的连队。

和这名排长一样,下士张顺林上军校后,也把“思想火花”活动“搬”进了模拟连的课堂。“大家一起登台分享,有利于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共同进步。”张顺林说。

得知这些消息,易指导员很高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官兵们都能喜欢上教育课,上一堂好课也不再那么难了。”

把道理讲到官兵心坎里。

赵永胜。**深刻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

只有把道理讲到官兵心坎里,才能直抵人心、引发共鸣,真正达到启发引导、培养塑造的目的。

如何做出符合新时代官兵口味的“佳肴”,无疑考验着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厨艺”。

精选“食材”。无米难为炊,挑选食材是做好饭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也是如此。新鲜的瓜果最美味,生动的事例最精彩。真实既是力量所在,也是动人之处。要积极挖掘与时代同行、彰显强军主旋律的事例,紧紧围绕使命课题、教育主题和官兵活思想,善于运用感动人心的革命故事、鼓舞人心的强军故事、温暖人心的身边故事来讲活道理、辨明真理,使教育有温度、有实感。

做”出特色。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口味喜好各不相同,众口难调在所难免。要想让官兵吃得健康、可口、满意,就要学会因人而异、做出特色,尽可能区分口味、小锅精煮。同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把准官兵思想脉搏,找准教育授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时因地因人施教,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实现教育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与认知层次相一致,让教育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侧。

创新“花样”。食材经过煎、炒、烤、煎、炖等不同烹饪方式,就能变换出不同的口味和风格,从而更好地满足众人胃口。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当前,形势任务在变,工作要求在变,官兵特点也在变,教育必须跟着变。每名教育者都要学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探索“科技+”“网络+”等教育手段,创新开展强军故事会、文艺情景课、读书观影课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开群众性自我教育新路,确保教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像厨师那样把“荤素”搭配好、“营养”均衡好、“火候”掌握好,切实把教育炉火烧旺。

训练场上,七连官兵分组展开小比武、小竞赛。陈善锋摄。

训练归来,七连官兵边走边交流经验。陈善锋摄。

*:中**网。

融创课堂 打造新时代的教育方式

在这个信息时代,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融创课堂作为领先的 教育平台,致力于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小学 初中 高中还是大学,融创课堂都能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融创课堂推出了一系列优质课程,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无论是语文 数学 英语还是科学 艺术等,都可...

教育创新 非诵读类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的源泉。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青少年教育领域。传统的诵读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因此,非诵读类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课堂家庭教育!有孩子的家长一定要重视!

教育是每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然而,正确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轻易掌握的。本文将 如何才能正确教育孩子,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和成长。下面是一些具体的父母课堂家庭教育引导方法,欢迎家长们进行参考!父母课堂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为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