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宣布撤销!曾经爆火的专业,如今也难逃“天坑”的厄运?

2023-10-26 10:23:40 字數 5092 閱讀 9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官网发布的《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引发关注。

虽然撤销的专业不只一个,但人们却把大多数的关注重点,都放在了英语专业上。

从前几年开始凸显的就业难问题,到现在中科大官宣撤销,种种迹象似乎都在坐实“英语专业是鸡肋”的传言。

英语,这个曾经的热门专业真的不行了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学期间英语专业所学的内容,就是初高中英语内容的“深化版”,即:背更多更难的单词,学更多更复杂的语法。

但真正的英语专业,并非如此。英语专业的全称,其实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它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而它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只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还包括了语言背后所关联的文化内容,比如英美文学,语言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等。

后者才是英语背后所关联的文化内容才是英语专业的研究重点,而英语的听说读写等等,不过是了解西方文学作品的工具,不得不学罢了。

英语专业大一上学期的课程设置,主要目的是打基础。必修课程包括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语演讲与辩论以及英语精读课。

在部分院校,精读课也被称作是综合英语或基础英语,是一门结合了语言、文化、历史、文学等很多内容的综合类课程。

到了大一下学期,则开始初步划分方向,分为文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旅游等等,根据学校的设置各不相同。

需要额外提醒一下的是,部分院校设有单独的英语翻译学院,这时,在英语专业的方向划分时就不再具有“翻译方向”,想要从事翻译工作的同学在报考时需要额外留意。

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

从这一阶段开始,英语专业的课程量便体现出来了。

必修课部分,有英美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学术**写作、高级英语写作、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教学法、美国思想经典作品导读等等。

而选修课,则有包括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史、美国史、外报外刊、西方修辞学、词汇学、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美国诗歌选读、英语短篇**选读、英语散文选读、英语长篇**赏析、英国思想史作品选读、报刊选读与翻译、影视翻译等等在内的五十多门课程。

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

众所周知,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这个坚持,分为几个部分:一方面是坚持背单词,增加阅读量;一方面是坚持阅读,维持语感;一方面是坚持张嘴去说,不学哑巴英语。

而当这几种坚持叠加到一起,英专生的大学生活,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地狱模式!

因为所有的课程都与英语有关,且还有过了专四或专八才能毕业的前提,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谓是人走到**,单词背到**,题就刷到哪。

每逢期末考试假期,图书馆和自习室中,总是少不了他们疯狂背单词和刷题的身影。

而想要维持语感,就要不断阅读。

但到了大学,没有高考的压力,老师的督促,人难免会犯懒。

为此,很多学校特意为整个外语学院申请了早读。

当有的人早10,有的人早8的时候,英专生们已经“快乐”地开启早6模式。

背单词,解决了读和写;晨读解决了听和读,最后,还有一个可以让无数i人社死的“说”。

在部分英语课堂中,为了让同学们告别哑巴英语,大胆开口说,老师会要求大家制作ppt,并表演自己所准备的内容。

在众多熟悉的同学炽热的目光中,走上前,磕磕绊绊地说英语+表演略微尴尬的剧情。

这一场面,足够i人抠出四个三室一厅。

然而,背了很多单词,做了很多题,写了很多ppt,又社死了很多回之后,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避免不了就业难的困境。

英语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四个。

首先,就是有编制的学校教师。

根据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的数据,“英专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教育业(占比39.8%)、制造业(占比7.8%)、金融业(占比6.2%),其中教育行业吸纳人数最多。

一般有志于从事教师岗位的学生,可以在报考大学时就选择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会偏向于教学英语),或在大三大四时考取教师资格证。

成为在校老师的好处,在于薪资较为可观,行业稳定,不太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而难点则在于竞争大,压力大。

一方面是教师岗一般都与编制相挂钩,考试颇有难度;另一方面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挤进教师行业,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应聘者的学历不断提高,本科毕业生在这一环节,基本毫无竞争力。

除了教师岗之外,还有很多同学进入外贸行业,从事商务对接等工作。这一行业的门槛和起薪都较低,但对个人的沟通交际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擅长销售,可能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起飞,薪资和岗位都大幅度提升。

近两年,随着各种社交**和游戏渠道的迅速扩张,海外**运营和游戏厂商的海外推广人员,也成为了英专生的就业途径之一。与外贸相比,新**和游戏都是互联网行业,虽然存在一定的业绩压力,但行业上升空间大,起薪也相对外贸更高一些。

还有一个就业渠道,则是翻译。翻译领域薪资两级分化十分严重。

一方面是初级的兼职翻译和全职翻译,前者可能翻译千字只有40元,后者一个月薪资可能只有5000-6000。低薪资对应着低要求,很多初级翻译的岗位对英语能力要求并不高,四六级就可以申请,加上英语专业毕业人数多,竞争大,**自然偏低。

而到了高级翻译领域,价位则完全不同。如果进入金融、医药、it等领域,受到行业加持,握有相关的证书,再加上对所在行业的了解,薪资则可以达到每月数万元。

就业渠道不算少,薪资也不算太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劝退英语专业呢?

因为岗位虽多,但英语专业在就业上,并不占明显优势。

目前我国对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依旧是“重技能”。换句话说,即是重语言的听说读写,而忽略语言之外的能力。

知乎答主@筑室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家企业要招聘一个驻外销售人员,有两个毕业生应聘。一个是英语6分、技术8分,熟悉产品的工科生,一个是英语10分、技术0分,对产品一窍不通的英专生。只掌握单一技能的英专生,短板立刻暴露无遗。

这一点,也正是造成英语专业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十年代,正是英语专业的高光时刻。

那时,大量外企进入中国,英语随之爆火,英专生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但随着时代发展,外企的光环退去。再加上大家英语能力的逐渐普及,英语专业开始逐渐陷入困境。

一方面是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渠道也越来越多,人人皆可学英语,却不必非要报考英语专业;

另一方面,是英语专业的培养重点依旧是英语技能,让英专生在就业上不断陷入被动。

到近几年,这一困境则更加明显。

2023年,上海市教委公布年度本科预警专业,英语榜上有名,理由是重复设置、毕业生签约情况不理想。

2023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专业撤销名单中,有高达30所院校撤销了商务英语专业。

再到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

曾经辉煌一时的英语专业,逐渐成为了人人避而不及的天坑。

但,英语专业并不是真的毫无出路。

有句话说:英语+任何专业都有可能成为王炸。

英语专业,欠缺的,是真正的和其他专业进行融合和交叉。

无论是医生、法官、科技人员,还是公务员,技术员,码农,不同的行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教授蔡基刚曾指出:

英语专业跨学科就是根据学校定位,开设“英语专业(理工方向)”,包括农林、医科、能源、金融等方向。

课程可有三大类:如医学方向有(1)专业课程,和医学相关的专业技术写作、技术翻译和专业期刊研究**写作等;(2)语言学课程,如功能语言学和专门用途英语等;(3)医学专业知识课程,如专业的概论性课程。”

换句话说,就是英语专业需要向深入且专一的方向发展,让英专生可以在独特的领域迅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展现出自己的特长,获得就业优势。

万幸的是,一些学校的英语专业正在向这个方向转型,探索英语专业的更多可能。

虽然目前尚未见到成效,但未来仍然可期。

专业的撤销,并不代表行业的落寞。

如果可以的话,更想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是上一次日落和下一次日出之间的过渡。

但黑夜并不代表毫无希望。

英专生们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将英语这张牌与自己的其他优势相结合,打出专属于自己的王炸。

长夜漫漫,行则将至。

参考资料:1、新京报:当光环开始褪色,大学英语专业出路何在?| 新京报专栏。

2、顶思:英语教师“遍地”、收入探底,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四面楚歌”

3、北京留学圈:【就业】论英语专业就业前景与方向。

985高校排名公布!你的梦校在哪个档次?!

近日,根据综合实力和高考录取分数线的高低等多重方面,所高校被划分为六个不同档次。这些档次的高校都是全国各大高校中的顶尖名校,成为许多学生的梦想之地。那么,究竟哪个档次的高校才是你心中的理想之选呢?作为中国教育界的两座丰碑,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焦点。清华大学以其雄厚的科研实...

车企校招名单发布,985高校仅一所入选

车企校招名单发布,高校仅一所入选。大公司招聘校招人才更为常见。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并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学习中,而是无暇顾及学习。大学不是大学生放松的地方,大学生在大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这一点从未改变。认为大学生在大学不需要学习,要转变这种观念,大学生在大学只想着玩,把学习完全抛到脑后,如果能正常毕...

985院校撤销6个本科专业,英语不例外,软件工程令人不解

我国的院校在教育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教学变动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报考和专业选择方向。近期,中科大宣布撤销六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英语专业。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信息。中科大作为国内著名的院校之一,在取消英语专业的同时,还取消了其他五个专业 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