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古典新释,现代舞《无径之径》在沪迎来亚洲首演

2023-10-21 06:01:33 字數 2001 閱讀 5049

10月21至22日,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节目、现代舞《无径之径》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进行亚洲首演。该作品由英国印度裔舞者阿卡什·奥德拉与中国知名舞者胡沈员共同编创并表演,用现代的艺术形式重新诠释古老的《西游记》故事,彰显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无径之径》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以下简称“国舞剧场”)及全球七家顶尖艺术机构联合委约制作,此次《无径之径》的亚洲首演由国舞剧场主办,也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会年度资助项目。

缘定申城,载誉重回诞生之地。

作为国舞剧场首批委约的国际合作作品,《无径之径》自创生之初便与国舞剧场密切相连,得到国舞剧场在资金、场地、技术、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的助力。这也彰显出国舞剧场对推动全球化艺术对话与扶持青年艺术家的积极探索。2023年,《无径之径》在国舞剧场举行全球发布活动,上海观众成为全球第一批目睹其宣传片的观众。

该作品原定于2023年在国舞剧场进行亚洲首演,当时演出刚一开票便一抢而空。但由于疫情关系,无奈延期。之后几年时间里,《无径之径》走遍各大国际艺术节,均获得高度赞誉。主创胡沈员也凭此作品收获了2023年英国国家舞蹈奖(national dance awards)双项提名:最佳现代舞编舞、杰出现代舞男演员。今年,《无径之径》终于回到它创作灵感的诞生地,迎来观众期待已久的亚洲首演。

无径之径》的编创集结了国际一流的艺术团队。除了阿卡什和胡沈员这两位中英顶尖人气舞者共同编创与演出外,作品配乐由**家尼基·威尔斯(nicki wells)原创及现场演唱;蒂娜·佐卡(tina tzoka)为该作打造了一个具有高度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景观;灯光则由亚伦·阿布拉菲亚(yaron abulafia)设计。这些顶级的幕后团队,使《无径之径》的舞台世界足以触动人心、超越差异,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够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

求索“之径”,跨时空展开艺术对话。

胡沈员和阿卡什是各自本土文化中卓越的舞蹈家。民间舞专业出身的胡沈员,将民族肢体语汇与当代舞蹈形式相结合,在国内外屡获殊荣。阿卡什则专注于印度古典舞——卡塔克(kathak)舞的表演与创作,以其卓越且精湛的技艺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而现代舞是两人共同关注的舞蹈语汇。两位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蹈家合作,融合了现代舞、中国民间舞蹈和古典印度卡塔克舞蹈的不同元素,使得《无径之径》最终呈现出文化艺术交融的独特风格。

无径之径》灵感取自中国古典**《西游记》。经由舞蹈家的再造,作品在生命、轮回、重生等主题下,将古老的“玄奘西游取经”旅程解构成一场壮观的精神探索。**中漫漫西行路上的严酷环境化作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景观,隐喻着人类在追求独立和进步路途中所经历的挫折。而两位舞者,借由舞蹈肢体表达出人对更深刻自我的追寻,最终在看似“无径”可行的困境中,开辟出一条穿越时空的求索“之径”。

历史与文学中的玄奘求经凸显了不同文明之间知识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而《无径之径》的编创故事则有如这一故事的现代版本。不怎么会说英语的胡沈员和不会说中文的阿卡什,两位艺术家以舞蹈作为共同语言,探索彼此之间以及中印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联系。最终,他们选择了以“玄奘西游”的故事文本,将中印两个相邻的古老文明在历史、哲学、文化、种族的碰撞,与舞者个人思想与生活体验交织在一起,融合成现代舞《无径之径》,引领观众走向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国舞剧场还将上演多部重量级艺术作品,包括世界级现代舞大师阿库·汉姆编导作品《智胜心魔》、英国波蒂斯·塞瓦的嘻哈现代舞作品《黑犬》,以及中国台湾云门舞集《霞》等,将为广大观众带来多元化的观演体验。

作者:宣晶。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请注明出处。

古诗经典解读 苏轼与《西林壁》

编辑 全球新动态 全球新动态 阅读此文约五分钟,祝您阅读愉快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传统的珍贵遗产。其中,苏轼的 西林壁 是一首备受推崇的古诗佳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学内涵。苏轼,号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千年之后依然闪烁着文学的光芒。孩子们在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