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成药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2023-10-30 16:44:10 字數 3600 閱讀 379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性免疫性的关节病,以病程绵长、致残率高而著称,是所有关节病中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仍无法**,以减轻关节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关节变形及预防内脏并发症为目标,以药物**为主。

*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5种,分别为: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植物药制剂。中药与中成药就属于植物药制剂。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效果欠佳的时候,因此会时常调整**方案。有些患者会提出不想使用西药,改为使用中成药的要求,患者的要求是需要理解和支持的。今天,老赵就来盘点一下,**类风湿常用的中成药有哪些,各自又有何优缺点。

一)类风湿常用中成药——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多苷为雷公藤提取药物,具有抗炎、镇痛和免疫抑制作用。

雷公藤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也是一种中药材,是民间常用的驱虫药。用于制药的雷公藤主要有2个品种:

一是雷公藤,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沿海各省,比如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台湾等地;二是昆明山海棠,主要分布于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目前,雷公藤已被制成煎剂、糖浆、冲剂、酊剂、片剂等多种剂型。雷公藤是我国独有的抗风湿药物,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指南推荐的抗风湿药物。但是,雷公藤**类风湿其单一有效成分是什么,具体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推测与其活动提取物有关。雷公藤已知的提取成分超过了40种,包括生物碱9种、二萜类14种、三萜类8种以及多种雷公藤苷类、卫矛醇、糖类等成分。其中,二萜类为主要活性成分,三萜类和生物碱也具有一定的活性成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雷公藤多苷的优缺点。

雷公藤多苷的优点,是疗效明确。因为是我国独有的抗风湿药,且具有几百年的使用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2023年开始,通过对全国各地数万名类风湿患者的研究、观察,一致认为雷公藤对类风湿具有较好的**效果。

雷公藤具有抗炎、镇痛和免疫抑制作用,经过雷公藤**,既可以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晨僵时间、缓解关节肿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手指握力,也能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促进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下降或转阴,对类风湿整体的病情起到延缓或阻止作用。

而且,雷公藤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优点。在抗炎止痛上,与糖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但又没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与停药反跳现象。

雷公藤多苷的缺点,自然是其不良反应。有很多患者总是误认为中药材就没有***这是不准确的。以雷公藤为例,其不良反应就不容忽视。

雷公藤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口腔炎、恶心、呕吐、纳差、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转氨酶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等肝肾功能影响,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影响,月经失调、闭经及精子生成减少等生殖系统影响,以及皮疹、**色素沉着、胸闷、气短、心悸、心律失常等。这里面,尤其要关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及生殖系统影响,使用雷公藤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雷公藤多苷的常用剂量为30~60mg/天,分3次饭后服用,由于雷公藤多苷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耐受性调整剂量,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行过量使用。

二)类风湿常用中成药——青藤碱。

青藤碱为青风藤提取药物,具有镇痛、抗炎、抑制肉芽组织增生等作用。

青风藤是防己科防己属植物青藤的茎,其根部与茎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如青藤碱、异青藤碱、青风藤碱等,这些活性成分使具有了药物作用。

青风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用于风湿病**有悠久的历史。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青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损伤疮肿”。《本草汇言》曰:“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经活血,正骨利髓,久服常服,大建其功。”到了上个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对青风藤的成分青藤碱做了全面的研究,逐渐肯定了其疗效,至今已成为**类风湿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青藤碱**类风湿的优缺点。

青藤碱的优点,一是其疗效确切,具有镇痛、抗炎、免疫抑制和调节三方面的作用。二是其不良反应较少,尤其是对肝、肾、胃、生殖系统等无损害,这一点要优于许多抗风湿药。

青藤碱的缺点也即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之所以引起**瘙痒,和其具有破坏肥大细胞强烈释放组胺作用有关,组胺主要贮存在**、头部、肝、胃,组胺释放就会引起**瘙痒、颜面潮红、出汗、食欲减退等。出现**瘙痒不需要停药,随着组胺释放减少**瘙痒也会减轻,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十分严重,则考虑给予过敏**。

除了**瘙痒,少数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因此,使用青藤碱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如果发现白细胞减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调整用药。既往有过敏史、哮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此药。

青藤碱的常用剂量为20~80mg,每日3次,饭前口服。

三)类风湿常用中成药——白芍总苷。

白芍总苷为白芍提取药物,具有一定的抗风湿作用。

白芍其实就是芍药的干燥根,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其具有温阳祛湿、补体虚、健脾胃等功效。在民间,很早就用于**风湿冷痛、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体虚神衰、四肢抽搐、慢惊风、犬咬伤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试验证明:白芍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免疫异常、环磷酰胺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亢进或低下有调节作用,可使免疫功能向正常转化。临床双盲试验表明:白芍总苷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晨僵、疼痛、肿胀、握力下降等,并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

我们来看白芍总苷的优缺点。

白芍总苷的优点,是其可以帮助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在起效时间上,白芍总苷比非甾体抗炎药略慢,但明显快与慢作用抗风湿药。在不良反应上,主要表现为腹泻、纳差、恶心及口腔炎,一般停药后即可消失。

白芍总苷的缺点,是其有无阻止关节病变进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因此,更多的要将其看做一种控制症状的药而不是改变病情的药,在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与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的联用。

白芍总苷的常用剂量为600mg,每日2~3次。

总结: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3种中成药,各自的优缺点就总结完了,不知道与您认识的有没有不同。在文章的最后,老赵要强调的是,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讲,其实不必纠结于中药还是西药,一切以疗效为准,在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基础上,中药西药都能用,甚至可以联用,毕竟类风湿这个病的特点是延绵难治,很少有患者只靠一种药物就完全控制住病情。

古方今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源于中医古籍的明星方剂,广为人知于 景岳全书 中,这本书讲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多种症状及 方法,其中独活寄生汤被誉为类风湿的良方之一。组成 独活 寄生 桂枝 杜仲 川芎 白术 甘草。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痹痛之证,常见关节红肿 疼痛 僵硬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朋友,您是否使用过柳氮磺吡啶呢?

与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相比,柳氮磺吡啶在类风湿患者中的 名气 要小很多,但不可否认,它仍然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中重要的一种,指南推荐,在甲氨蝶呤禁忌时,类风湿单药 的替补药物就是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只不过与国外相比,国内患者使用柳氮磺吡啶较少,很多患者对这个药并不十分熟悉。提到改变病情类抗风湿药,患者...

中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 坏死 出血等病变。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中风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 手术 等。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风的 方法及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方法。一 药物 药物 是中风的主要 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