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 非紈絝代名詞!

2023-10-10 22:55:03 字數 1879 閱讀 7499

在大清時代,廣州有著獨特的社會風貌,其中光塔路一帶被稱為「旗界」,是眾多八旗子弟的棲息之地。八旗子弟的名聲一向是遊手好閒,喜歡在茶樓裡比試誰的鳥叫得更動聽,彷彿時間就此消磨。而廣州人飲茶的一項習俗,更使這個地方有了獨特的氛圍——茶客自己揭開壺蓋,這個小動作起源於乙個八旗二世祖的故事,他將乙隻麻雀放進茶壺,以此來索要賠償。這個故事警示了茶樓,於是形成了一種規定:茶客自行揭開壺蓋,不必再叫喚侍應。

然而,這種標籤也讓八旗子弟難以改變人們對他們的印象。

崔君培,乙個出身漢軍鑲白旗的旗人,生卒年月已經不可考。他的父親崔東嶺則是清乾隆年間備受尊敬的名醫。有一次,兩廣總督患上了怔忡症,數百名醫生束手無策,只好求助於崔東嶺。崔東嶺仔細觀診後,告訴總督這是乙個需要緩慢**的病症,需要至少一季時間,但如果急於求成,用藥三劑也能見效,只是兩年後將無法挽回。總督考慮到當時局勢緊張,無法等待,選擇了立刻用藥。

崔東嶺為他開了三劑藥,並讓他躺在火炕上,蓋上厚重的被子,直到大汗淋漓,病情得到了控制,總督恢復了健康,然而兩年後,預言成真,總督再度病倒身亡。而在廣東爆發瘟疫的年份,崔東嶺不僅四處奔走救助患者,還公開分享醫治方法,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崔君培是崔東嶺的第七個孩子,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崔七」。從小,他就秉承了父親的醫學傳承,懷揣著懸壺濟世的願望。他前往北京,親自侍診名醫,廣泛涉獵古今醫學著作,深入研究醫學經典,苦心鑽研各種醫療方案。

他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甚至有時連續十多天不洗臉、不梳頭。

由於他的聰明才智,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醫術傳統,還汲取了眾多醫家的長處,使他成為了一位內科、外科、針灸等各個領域都精通的醫生。他尤其擅長**傷寒,被譽為辨識生死的能手。有些人病入膏肓,已經無法**,但表面上還保持著正常的活動和飲食,崔君培會堅決拒絕為他們開藥;而有些人表面上看似已奄奄一息,其他醫生都不敢接受,但崔君培卻毫不猶豫地開啟**,往往奇蹟般地挽救了他們的生命。

他的**方法因其神奇效果而廣受推崇。

崔君培在崔府街開設了醫館,他習慣步行出診,不願乘轎。有一次,他經過小北門,看到一隊人抬著一副棺材出殯,而棺底有血水滴下。崔君培立刻攔住了出殯隊伍,詢問喪家的情況,得知死者是一位難產的產婦。他相信這位孕婦可能還活著,堅決建議家屬開啟棺材。家人聽從了他的建議,將棺材移到一旁,開啟檢查。崔君培在產婦的肚臍下一寸穴位進行了針灸,結果產婦甦醒過來,令眾人驚奇不已。

他解釋說,人死後血液會凝結,而棺材下有滴血,這錶明人還活著,因為只有活人的血液才會流出。這位孕婦之所以奄奄一息,是因為難產導致氣力不繼,但她仍然有希望被救活。

崔七的英勇救人事蹟在廣州城傳為。

佳話,迅速傳遍街坊巷陌,成為廣州城中的佳話。自此之後,崔府街的醫館門庭若市,前來求醫的患者絡繹不絕,聲譽更是如日中天。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崔東嶺和崔君培父子並未留下醫學著作,無法傳承給後人。

因此,老一輩人紛紛告誡年輕一代,不要將所有旗人都劃歸為二世祖,因為在他們中間,仍然有著許多不凡之人。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深刻感受到廣州的古老街巷中所蘊含的故事。旗人與茶樓、醫術與生死相託,交織出一幅獨特而豐富的畫卷。正是這些真實的人物和故事,才構成了廣州豐富多彩的歷史傳承,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座城市的過去,也為我們的未來提供了珍貴的啟示。

廣州,作為一座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城市,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孕育著無數令人感動的故事。

吳京是八旗子弟?

郭德綱問吳京 你是八旗子弟?吳京說 不要驚訝,我祖上最大的官是做到御林軍統領,還出過幾個武狀元,我們是多爾袞那個分支的。你知道我是什麼旗的嗎?郭德綱問。娛樂圈中的明星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背景和身份,一些明星的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朝的貴族。比如,著名演員吳京就出身於正白旗的包衣家族。儘管作為下人,身份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