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他们作出不约而同的选择

2023-10-20 18:05:27 字數 1429 閱讀 7294

人工智能驱动的骨科手术生态系统、比人眼接收多一亿倍光的“零度微晶玻璃”、延缓糖尿病发病的最新**…随着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不少跨国企业将带来最新的创新成果。“中国经济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机遇,不断增强我们深耕中国的信心和决心。”法国一家医药企业负责人日前对**表示,希望与中国共创未来。

外资企业的真切感受,在中国官方18日发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中再度得到印证。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计算,同比增长5.2%,增速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国经济重拾动力”“增速快于预期”“复苏势头强劲”……外媒纷纷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予以关注。

多位专家对《国际锐评》表示,当前,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火车头”。随着中国经济回暖的信号不断增多,消费继续**成为最大亮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

对于外资而言,这些数字背后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2023年以来,特斯拉、摩根大通、苹果、高通等一大批跨国公司高管密集访华。他们普遍表示,中国市场是“必选项”,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普华永道17日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大部分在华跨国企业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其中,市场规模、经济增长和消费者认可是吸引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三大关键因素。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频频炒作所谓“外资撤离中国”,意图降低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唱衰中国经济。但事实表明,中国的外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多数还实现了较好盈利,投资结构也不断优化。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7%,研发与设计服务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7.1%。这充分说明,所谓“外资撤离”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除了消费市场,中国外贸也正有力推动全球产业链**链畅通,特别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畅通很亮眼。前三季度,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外贸顶住压力,规模总体平稳。其中,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6.5%。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经济提供动力,也促进了相关国家的经济繁荣。在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上,数百家企业排队签约的火爆场面在社交**刷屏。交易亮点之一便是“中国智造”。大批中国企业凭借高端装备制造实力投身海外建设,赢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客户的高度认可。大会最终达成972亿美元商业合同,这将为各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长。

这些成绩背后,是中国**坚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坚定决心。就在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的同一天,中方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再次释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的信号。

这两天,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在举行,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商;11月初,将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企业参加第六届进博会。络绎不绝的客流、纷至沓来的外商,见证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和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当然也是对形形色色唱衰中国论调的有力回击。

国际锐评评论员)

国际锐评丨下一个10年,“中国行动”这样助力世界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全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只有多个。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在日举行的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 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方愿同各方深化 一带一路 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

中国连续减持美国国债 原因 影响与未来展望

在近期,美国国债的评级被下调,这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后,中国也连续第五个月 美国国债,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是中国对美国 债务的信任程度下降,也有人认为是中国正在调整自己的国际投资组合。不管原因是什么,中国连续 美国国债的现象确实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