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瑩發文重提舊事,勸以色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23-10-19 01:55:18 字數 2606 閱讀 5456

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上用阿拉伯語和英語發文,再次向全球傳達了中國對巴以衝突的態度。

華春瑩表示,上海曾經為2萬猶太難民提供過庇護,而過去的痛苦不應該再在任何人身上重演,中國譴責並反對任何針對平民的行動。我們相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隨著巴以衝突爆發後,以色列除了在軍事上展開行動外,還鋪天蓋地的打起**戰,以色列駐華大使館甚至為了讓中國表態譴責巴勒斯坦,公然對中國進行「道德綁架」,稱以色列是中國的朋友,所以中國應該支援以色列。

華春瑩除此之外,以色列在中國國內的宣傳聲音不絕於耳,其大使館官方社交賬號不斷發聲,試圖爭取中國**的支援,但評論區不出意外地翻了車,以至於以色列官方賬號不得不關閉評論區。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表示,中國既是以色列的朋友,但也是巴勒斯坦的朋友。在巴以衝突問題上,中國只會也始終站在正義的一方,希望巴以能夠和平相處,把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兩國方案」落到實處。

從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嚴厲控制來看,以色列所扮演的角色絕對不僅僅是「自衛」,而是有意識地在擠壓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就像中方說的那樣,以色列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早已超過了「自衛」的範疇。

巴以分治方案眾所周知,從2023年開始,以色列就對加薩走廊進行了嚴格的控制,這種控制包括修建種族隔離牆、限制如水電糧食以及藥品的輸入,限制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出海捕魚的範圍,總而言之,只要以色列願意,隨時可以切斷對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的所有物資**,因此加沙也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露天監獄」。

實際上不論從歷史上還是法理上來看,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不斷侵占都缺乏依據。即便是以色列拿出一本聖經稱巴勒斯坦這片土地本就應該屬於猶太人,但如果聖經能當做歷史的話,用網友的話來說我們拿出山海經全世界都屬於中國。儘管這是網友的玩笑之舉,但以色列人拿出一本聖經當做地契又何嘗不是如此。

但問題在於,中國人都知道這是在開玩笑,但猶太人卻真的把聖經中的幾句話奉為圭臬,將其作為合法掠奪巴勒斯坦土地的依據。

以色列總理回到問題的本身,不可否認,在2023年前巴勒斯坦的確生活著猶太人,但在這之後猶太人再也沒有統治過這一片區域,2023年後猶太人又拿著一本聖經回來說這片土地本該屬於我們,放在中國古代來說這就是拿著前朝的劍斬現朝的官,典型的自找沒趣。

第二次猶太人出現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是2023年,因為這一年一批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古城雅法城埋下了一片土地,這片土地在以色列建國之後成為了其商業中心—特拉維夫。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猶太復國主義從夢想照進現實,逐漸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

但問題在於,擁有土地和在一片土地上建國有著本質上的差異,這一點不符合現在法律的基本原則。比如在美國買地就可以在美國建國?這一邏輯顯然說不通。

那為什麼猶太人又能夠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乙個以色列國呢?這還要歸咎於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清洗政策。

因為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美西方對猶太人普遍抱著「原罪」的心理,在國際問題上不假思索地站隊猶太人。這一點在現在國際社會依舊如此。比如在美國**可以攻擊任何人,上到國家下到平民,但是絕對不能攻擊猶太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被扣上反猶的帽子。也正是因為這一心態,讓猶太復國主義得到了有利的國際**支撐,最終以色列於2023年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獨立建國。

所以,猶太人在以色列獨立建國,本身就是利用了其在二戰中所遭受的苦難換來世人的憐憫,進而通過這種憐憫取得了獨立建國的機會。

但問題在於,導致猶太人遭受苦難的原因並不是巴勒斯坦人所導致,也不是阿拉伯人所導致的,而是美西方國家。而美英通過犧牲巴勒斯坦人的利益來為西方贖罪,這從某種意義上本身就是西方「弱肉強食」的霸權邏輯。

另外,猶太人在成功建國之後,卻不滿足於聯合國方案所規劃的土地,開始向「兩國方案」中巴勒斯坦的領土擴張。

按照以色列建國前的兩國方案,規定的以色列國土面積約為1.5萬平方公里,但實際上在這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前,以色列實際控制的土地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這說明在這一輪巴以衝突之前,以色列就一直在不斷擴張自己的實際控制區。從這一點而言,就算沒有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民爆發反抗鬥爭也在所難免。

所以於情於理於法,中國都不可能支援以色列,最多表明乙個中立態度。

中國和以色列從情感的角度而言,在全世界的主要大國中,只有中國最能理解巴勒斯坦。在建國前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中國所面臨的處境,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所帶來的創傷和巴勒斯坦人民所面臨的處境有相似的地方。

曾經的猶太人,同樣也面臨著類似情況,只不過從現在來看,曾經的屠龍少年終究變成了惡龍。曾經的苦難者不應該變成現在的施暴者。還有猶太人所受到的苦難並不是中國所導致,那時的中國已經盡了中國能盡到的義務,以色列不應該以自己的苦難來對中國進行道德綁架。

華春瑩指明岸田出山!

導語。在一場國際外交風暴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帶著一眾 公開享用福島海鮮,以試圖挽回中國的支援。然而,面對中國堅決的反制措施,他似乎陷入了困境。這一事件背後,我們看到了中國 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提供的一條明路。但是,日本的應對策略卻似乎仍然未能正面回應核汙水問題的本質。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日本陷入如此困境...

美國要動手?華春瑩發出“戰爭警告”,紹伊古 中俄不僅是盟友

華春瑩發出警告,美國可能主動發起戰爭?紹伊古強調中俄不僅是盟友,釋放出怎樣的訊號?8月14日,中國 部長助理華春瑩突然在社交 上發了一篇短文,疑似警告美國可能發起戰爭。華春瑩寫道 戰爭可能是美國解決國內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它是一種危險的 不可 的 不道德的促進個人利益的工具。對於這番話,可以有兩種解讀...

華春瑩用英阿雙語發帖 過去的悲劇不應重現

10月15日,中國 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台x 原推特 上用英語與阿拉伯語發文稱,上海曾為2萬名猶太難民提供庇護,過去的悲劇不應發生在今天的任何人身上。華春瑩表示,中方譴責並反對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我們希望巴以盡快實現停火和局勢緩和。各方都應遵守國際法,尤其是國際人道主義法。華春瑩指出,二戰期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