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的扎心道理 见不得你好的人,往往不是别人

2023-10-23 01:25:28 字數 2191 閱讀 6781

当孩子背井离乡,去外地上学或工作时,大多父母都会给孩子反复灌输一个观念“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然而根据警察局的统计,大部分**、谋财、害命的案件往往都是熟人作案,我们最应该警戒防备的,其实是平时走得最近的人。出门靠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为兄弟两肋插刀的说法,早就过时了。

最近上了热搜的“罗大美被熟人绑架杀害”事件,三名嫌疑犯就是受害者最亲近的人,助理、表弟、小学同学。他们都曾与受害者有较深的交情,最终却在嫉妒之心的蛊惑下,不仅转走了他的几百万存款,还残害了他的生命,并抛尸荒野,可谓绝情绝义、狼心狗肺。

罗大美的悲剧,他自己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吗?在当时那个三打一的危难关头下,他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假设三个人单拎一个出来使坏,只是小坏,他还有反击的能力,可是三个人沆瀣一气、不择手段,他逃无可逃。

最好的对抗措施,或者说自保措施,只能是在平时。只有在工作、生活、交友时反复告诫自己人性的阴暗面,给思维装上防火墙,离那条黄色的警戒线尽可能远一些,才能防患于未然。

东野圭吾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事物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乞丐不会嫉妒年入百万的富豪,但会嫉妒身边年入百万的乞丐,这是所有人都应该牢记于心的人生箴言,尤其是出身贫寒、之后靠着偶然因素扶摇直上,甩了亲朋好友几十条街的暴发户。

罗大美就是这样。

他出身于河南山区,在自**的红利下,短短几年吸引了100多万粉丝,全款买了房买了车,养父母养孩子,还给灾区捐款捐物,这其实是一个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正面案例。

然而相识多年的表弟、同学和助理却对他的财富和名气分外眼红,时刻想着从他身上捞点什么,罗大美还没有一丝的防备,于是悲剧酿成了。

那么,为什么嫉妒他、害他的人不是陌生人,而是比较亲近的人?因为对于陌生人来说,他的努力和成就只是一个值得学习和称赞的模板,对陌生人起的是激励的作用,是正向的,而不是身边的长辈领导用来经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是负向的对比作用。

没有人在每次的对比中,都愿意处于下风,成为一块被数落、被瞧不起、被垫底的背景板。同样的环境为啥别人可以,我不行呢?不就说明我有问题吗?忧生怖,怖生怒,怒生报复。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有类似的经典台词:“你的朋友不及格,你很难受,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更痛苦!”

大部分人,在贫困的时候会被条件更好的人瞧不起,而在发达后,又会被原本贫穷的人嫉妒,这是一种常态。

嫌贫嫉富是人性中非常普遍的劣根性,不分民族、不分省市、不分国籍,任何人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自己很特殊,可以用利益熄灭对方发嫉妒之火,当你一次次不求回报地付出,那只是自我感动。

最好的方法,就是防备、远离。当一个人发达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眼界的提高,社交圈子也理应随着变更,在什么圈子说什么话、见什么人,这才是最能保护自己的。正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而很多人之所以一直没有放下曾经的亲朋好友,其实是源于念旧,这是一种对孤独的恐惧感在驱动他。

恐惧新的圈子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恐惧未来的挫折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而老朋友因为熟悉,也就有了更高的依赖和信任。

事实上,圈子是在变动的,有新人加入,也有旧人退出,而亲朋好友也大多看中利益关联,而不是所谓的血缘、同事、同学,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并不是客观事实。

百年孤独中说:“人生而孤独,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自我存在。”善良的人,只有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吧。

人到中年,终于明白 做了,才有爱

假如跟丈夫生活了十年。我们刚结婚的时候,生活很拮据,但是我们总是能从琐碎中找到快乐。我的丈夫不会说甜言蜜语,也没有很多花言巧语,他就是一个普通不起眼的人。然而,他总是在不经意间帮我解决生活中的烦恼。有一天,我注意到车库里多了一段简单的坡道,虽然不是很平整,但推车出门的时候省了很多力气。我感到很欣慰,...

人过中年,才想明白的事

遇到主动剃光头的人,尽量少来往。.干净的钱,不好赚 好赚的钱,不干净!.婆孃看着别人的好,娃儿还是自己的乖。.喝了酒,不要送异性回家。.人老了,跟儿女关系再好,也要明白 乌鸦定律 .女朋友越来越难找。.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不要去试探男生忠诚度问题。.改天吧 下次一定 都是 算了吧 的意思。.朋友越少...

人过中年,才想明白的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踏入人生的中年,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年轻时无法完全理解的。这个时期,是我们人生转折点的关键阶段。回首过去的时光,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宝藏和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一下,人过中年,才想明白的那些重要事情。.真正的自我认知 我们在中年之前常常追求外界的认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