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照

2023-10-25 10:32:10 字數 1987 閱讀 2590

读鲁迅的藤野先生,有点疑惑,为什么藤野先生会对一个异国的学生特殊对待和关照?

物以稀为贵。

鲁迅留学仙台上了当地新闻。日本明治37年(1904)《东北新闻》说,“仙台第一位留学生周树人,能巧妙的运用日语,是一位非常爽朗的人。”想必国内很多没有留学生的县市,来个外国学生也会受到优待吧。

青年鲁迅(右二)与仙台医专同学合影后来,仙台城遗迹的一隅,耸立着一座六米高的鲁迅之碑,上面镶嵌着鲁迅抽着烟的浮雕。这里林木苍郁,景色甚佳。据说是鲁迅不足两年的仙台留学期间常来游玩的地方。

事实是,藤野先生是个君子、长者,一个好老师,他对学生一视同仁,并没有对鲁迅特别关注。 多年以后,藤野先生甚至都记不得鲁迅了。直到看了鲁迅写他的回忆文章,才知道自己当年的这个学生已经成为中国文豪。

鲁迅愿意学习,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学生,所以会多家照顾,之所以特殊照顾,是其他人没那么爱学习,自己不主动,难道还要老师主动?走进当年鲁迅学习过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的日本东北大学的医学部中的鲁迅纪念馆。馆里有一份鲁迅的成绩单,解剖59.3分、组织72.7分、生理63.3分、伦理83分、德文60分、化学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65.5分。这个成绩是142人中的第68名。

鲁迅的医学笔记

鲁迅的医学笔记藤野在鲁迅去世后,写过一篇文章。文章写道,“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国人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

可见,藤野先生没有特别关照鲁迅,给鲁迅开什么小灶、保研等,他只是用传统东方好老师的态度,平等对待了鲁迅这个来自他国的学生。

鲁迅在仙台住过的地方这种平等思想,在当时的日本人群中,是非常特殊的。理论上,日本大量吸收清国留学生,是想培养亲日派。结果因为民间鄙视情绪太高,太无厘头,也因为当时日本**的政策与执行总互相矛盾,结果多数留日学生都成为了反日派,给后来的自己挖了好大的坑。

藤野先生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不为所动,依然坚持传统的东方老师礼仪,这是很了不起的。也是让鲁迅感觉到了温暖的。 好老师不需要特殊关照某个学生,他需要的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求学之心。

简单地说:在鲁迅留学的那个年代(20世纪初),日本有些人,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是将中国作为曾经仰望、向往的对象,同时对其衰落感到不甘的。

明治维新(2023年前后)之后,日本国力渐强。但至20世纪初为止,日本的很多文人墨客仍然将中国大陆(正确的说,是清国)作为旅行和增长见识的目标,并留下了许多的“游记”、“随笔”。

比如,我国读者所熟知的夏目漱石就曾经于2023年,在《东京朝日新闻》以及《大阪朝日新闻》上,**过题为《满韩此处彼处》的随笔。

藤野先生的一生很平凡,但真的是个好老师、好医生。

藤野先生赠与鲁迅的**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百万创作者计划#

关于人性,鲁迅先生的顶级文笔,一针见血

关于人性,鲁迅先生一针见血的顶级文笔 打断你的腿,再给你一副拐杖,然后告诉你,没有我,你连路都走不了,所以你要感恩。人活一世,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以伪善的面孔出现,看似待你好,实则笑里藏刀 他们口口声声关切你,却在一旁看你笑话。这是一种比坏人更可怕的存在,因为他们披上了善良的棉袄,让你难以分辨...

84年前,鲁迅先生风光大葬 16位神秘抬棺人,没有一个普通人

年的月日,清晨的上海平静而寂静,但一个惊人的消息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在这一天,中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民主战士鲁迅先生,离开了尘世。他的离世消息迅速传开,深深 撼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的影响力超越时代,被誉为 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他离世引发了全国人...

鲁迅先生的遗言 不崇尚虚伪,不贩卖虚美

鲁迅,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更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父亲 一个丈夫 一个爷爷,用一生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他留下的七句遗言,深刻而质朴,教育着我们要珍惜生命,追求真善美,远离虚伪和虚美。一 生老病死的常情。鲁迅先生,尽管他的一生坎坷艰辛,但终究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常情。他的离世常常被误解,因为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