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荒漠中的“花海”,号称沙漠上的多肉王国!

2023-10-25 21:03:30 字數 3716 閱讀 3906

在非洲的西南部,坐落着一方严酷无情的世界。

一年当中极少的降水,让这块土地充满了挑战。每年大约有十个月,这里都是干涸的荒漠。但一旦到了冬季也就是雨季,这里将迅速地铺满植物做成的地毯,尽显出生命的丰饶与美丽。

这就是“纳马夸兰”

纳马夸兰,翻译成英文为“nama peoples land”就是纳马族领地。

这一块面积巨大,但又具有独特魅力的土地,是南部非洲的植物学宝藏,也是世界的植物学宝藏。这里就像是非洲中部的疏林草原一样,每年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的纳马夸兰和旱季的纳马夸兰,就像是完全不同的两方世界。

旱季的纳马夸兰,像是我国新疆的戈壁一般,完全是一种半荒漠的形态。虽然并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完全的沙漠,但也是雨水稀少,气候炎热。

夏季的纳马夸兰,因为它在南半球,所以和我国的冬季正好重合。从九月十月份开始,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少雨,最热时能达到38度的高温。

灼热的太阳炙烤大地,雨季带来的降水也干涸殆尽。大地龟裂,植物枯萎。这里鲜少有高大的阔叶林,大多数都是灌木和匍匐的草本植物。它们形容枯槁,叶片皱缩,好像马上要干透一般。

而到了雨季,纳马夸兰就成为了一处美丽的花园,一个像童话中形容的田野。鲜花织成地毯,绿树充满在峡谷之中。觅食的野生动物就好像被画匠安放在了一副田园风景画中,一切都显得闲适,美好。

这都并非是生物们所自愿的。所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生物,都被迫适应自己的需求,匹配自然环境的贫瘠,采取它们并不简单的方式,生活在这片并不宜居的土地上。

要知道,某个地方的植物或者动物,有着奇特的长相和独特的生活方式,那么一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漫漫进化路之中得来。

纳马夸兰的植物们,就是这样的。

每年从六月份左右,纳马夸兰开始进入冬季。阔别已久的雨水,亲吻着这片龟裂的大地。之前光秃秃的半荒漠,迅速地充满了绿意。

纳马夸兰的雨季,覆盖着3800种植物,其中30%是纳马夸兰地区独有的。

纳马夸兰地区的番杏科植物。

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要么长得很矮,要么茎和叶子上被绒毛,或者是叶片表面呈现蜡质,或者是把叶片和茎变厚,储存大量水分。

它们总能用各种各样的手段俘获水分,或者减少水分散失,来在这个严酷的世界,获得一席之地。

这是一棵番杏科植物。

这是一株枝干番杏。

这两种植物的果实,就像一朵褐色的葵花。

但是平时在旱季时,它的种夹顶部并不会展开,种子只会老老实实地待在种夹当中。一旦雨水来临,雨水将种夹浸泡透了,它像“封口”一样的顶部便会展开,种子从中掉落在地,开始发芽生长,成为新的植株。

肉锥。这个颜色鲜艳的植物,也是番杏科的“多肉植物”,但是它生长在全是白色的石英颗粒的环境中。“肉锥类”的多肉植物,普遍高度不高,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像一个胖胖的储水罐,每个细胞的液泡都是进行过特化的,可以装非常多的水。颜色也非常丰富,每年在中间的“小嘴”开出花来,并且每年像蜕皮一样生长出新的“储水罐”。

在风沙大的时候,可能会将它的大部分埋入到沙土中,但这并不影响它生长,还能给它增加一部分的保水能力。

肉锥的生境。

肉锥在纳马夸兰,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白色砂地上,一丛一丛的,这样的群落结构,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合理地分配区域内的水分,并且同一种之间不会有太强的竞争。

前些年在国内有一定普及度的“碧光环”

这是一株“二歧芦荟”

这个看起来非常壮观的大树,是一颗芦荟。就是平时生长在花盆当中的芦荟的亲戚。二歧树状芦荟,拥有非常长的寿命,一棵大树甚至有几百年的寿命。

二歧芦荟像普通芦荟一样,叶片螺旋状互生,叶片中以胶质和水结合的形态储存了大量的水分。叶片表面灰白色,有一层白色的蜡质分布在叶片上,减少了水分蒸发量。树冠像一把伞,能在下雨的时候和夜晚结露之后尽量将水分导向自己的根部。

灰白色的树干,内部纤维状,根系粗壮半肉质,根毛发达。灰白色的树干,能够减少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

甲虫菊。可以清晰地看到,甲虫菊的叶片无论正面背面,都覆盖了一层绒毛。茎干上也覆盖了一层明显的绒毛。这层绒毛为捕捉水分,抵御烈日寒风出了不少力量。

它细长的条形叶子,也可以避免更多的水分蒸发,还可以减少吸收来自阳光的热量。

甲虫菊,与给它传粉的甲虫一直在协同进化。甲虫菊花中心的黑色斑点正是为了吸引甲虫来传粉。甲虫落在了它的花蕊上,花瓣便会将甲虫包裹住,使甲虫身上沾满花粉。甚至甲虫菊为了甲虫能够更好地在日出之后吸收热量,还将花瓣的背面逐渐进化成了黑色。

这种漂亮的夜鸢尾,每年仅有几个月的短暂时间能从地面看到它。它的叶片表面有毛,并且植株直立,高度不高。

重要的是,它以鳞茎的形式度过那些干旱的岁月。鳞茎的表面有一层硬壳,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虫吃,还能降低能量和水分的消耗,以低能耗度过难熬的旱季。

纳马夸兰这块神奇的土地,无数年的进化,让这里的植物有非常独特的特征。当然除了雨季的降水之外,旱季的纳马夸兰100多天都是有雾的天气,昼夜温差大,夜晚的雾很快在植物上结露,也算是不旱季的纳马夸兰的独特补给。

植物们除了休眠在地下躲过旱季,就是减少水分蒸发或者多存储水分,所有的生物,为了对付所在地的环境,都拥有了一技之长。

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有30%是地区独有的。而这些独特的地区独有植物,因为它们独特的外形,被世界各地的盗挖者挖往世界各地进行销售。

南非法律中,是明令禁止任何没有正规手续的植物出境的。有些盗挖者,不仅触犯了南非的国家法律,还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

有去过纳马夸兰地区的朋友表示,纳马夸兰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坑,全是盗挖当地多肉植物的人造成的。6万余株肉锥,足以把一小块区域的肉锥挖得一颗不剩。

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当取之有道。肆意盗挖受到保护的植物,不仅会破坏当地生态,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比于纳马夸兰地区独特的植物们,国内的植物乍一看好像并没有这么独特。

但中国植物的种质资源真的丰富的难以想象。许多如今在园艺界出名的花卉品种,都是若干年之前自中国带走的原生品种杂交而成。

比如映山红。

唐古特组铁线莲。

中华秋海棠。

目前我们应该增加对我国特有的植物的保护力度,并且将有驯化可能的,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尽快的园艺化,大众化。#万物为什么之自然篇#

多哈南部沙漠 荒漠中的奇观与魅力

多哈南部沙漠 荒漠中的奇观与魅力。当提到沙漠,你可能会想到一望无际的沙丘 炙热的阳光和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荒芜之地。然而,如果你来到多哈南部的沙漠,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妙景象的世界。多哈南部沙漠位于卡塔尔半岛,距离首都多哈市以南约公里。这里的气候炎热干燥,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在沙漠中...

号称最先进的以色列沙漠农业,和中国比起来就是个小兄弟

以色列作为一个沙漠国家,能够在农业领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让人不禁感到惊叹。虽然初始时以色列被划定的国土中有 是沙漠,可耕种土地仅不到 ,但是以色列人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创新,成功地将国土的可耕种土地扩展到超过巴勒斯坦八成以上的区域。以色列位于巴以地区中心,北面临地中海,南边紧靠亚喀巴湾的红海,东边与...

撒哈拉沙漠中心的非洲文明 850 1913 年的卡瓦尔绿洲城镇

kawar绿洲城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世纪。这些城镇位于尼日尔东北部的t n r 沙漠边缘,包括gasabi bilma和fachi等主要城镇。这些城镇以其独特的盐盆地和盐 而闻名,这使得它们成为撒哈拉中部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中心。kawar在跨撒哈拉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记载,从世纪开始,kawa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