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對明朝續命有功,為什麼朱祁鎮復起後還要殺了他?

2023-10-19 03:10:23 字數 1116 閱讀 3190

#百家新收益#

後世對明朝的能臣于謙評價很高,甚至稱其為「明朝第一宰相」,這都是因為他延續了明朝很長時間的統治。但於謙明明對明朝續命有功,朱祁鎮復起之後,為什麼還要殺了他呢?

首先,于謙並不支援接回朱祁鎮。

根據史料記載,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鎮被俘,是于謙勸說孫太后和朝臣改立朱祁鈺為皇帝,而為了大明王朝的未來,孫太后也聽從的于謙的建議,這才有了朱祁鈺的上位。

從這個角度來說,朱祁鎮丟失皇帝寶座,就是因為于謙。雖然于謙的本意是為了保住朱祁鎮的性命,但明面上來看,于謙就是在跟朱祁鎮作對,不尊重朱祁鎮這個君王。

如果,朱祁鎮不殺了他,就很難樹立在朝堂的威望。單憑這一點,于謙就必須成為朱祁鎮再度成皇的墊腳石。

其次,于謙並不支援朱祁鎮復辟。

明史》曾有所記載,朱祁鈺病重後,徐有貞等人聯系到朱祁鎮,希望朱祁鎮重新登位;但於謙卻不同意。

由此不難猜出,朱祁鎮復辟時,于謙和他站在了對立面;但這樣一來,只要于謙活著,徐有貞等人就永遠是奸臣和反賊;而朱祁鎮的再起也名不正言不順。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鼓勵支援自己的人,也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正統,一代名臣于謙只能蒙受冤屈,被朱祁鎮除掉。

綜上所述,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殺于謙,是因為他擋了自己的路。無論是建議朱祁鈺登基,還是不同意朱祁鎮復辟,都是為了天下眾生,但卻與朱祁鎮相悖,一來二去,即便是沒有徐有貞等人的進言,朱祁鎮也會殺了他。

史書中評論于謙為「救時宰相」,只可惜,于謙挽救得了朝局,卻拯救不了自己。不過,我們要明白,很多時候選擇不是我們想做就能做的,身不由己是人生的常事。只有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變遷和事業波動,才能更加理智的面對自己人生中的種種波折與磨難。

明朝為什麼會滅亡?

真知計畫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乙個重要的朝代,在其長達276年的統治期間,經歷了許多政治 經濟 文化和軍事上的變革。然而,最終明朝的統治被顛覆,中國進入了清朝的統治。那麼,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呢?首先,明朝後期的政治混亂和 腐敗是導致其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神宗長期怠政,使得朝政混亂,之間相互勾結,腐敗問題...

明朝忠臣于謙 忠義與才華,成就不朽的歷史傳奇

于謙出生在明朝萬曆十年,他的父母是普通的農村人。從小,于謙就展現出非凡的聰明才智,他能夠輕鬆掌握文學和歷史知識,很快在村莊裡成為了一名村學究。儘管于謙有出色的學識,但他並沒有被困在書齋裡。他渴望為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於是決定投身軍隊。他用自己的成績考入了京城的明經學堂,但他的軍人夢想卻未曾消散。于謙...

明朝忠臣于謙的冤死 太后的悲痛與錦衣衛的淚水

明朝,這個中國歷史上的大舞台,上演過無數的悲歡離合,英雄豪傑,忠臣烈士。其中,于謙,這個名字在明朝的歷史長河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他的光芒灑滿了整個朝代。然而,這位明朝的第一忠臣卻在一場政治鬥爭中,被冤枉而死,這是一段歷史的悲劇,也是一段人性的悲劇。于謙,字公直,號吳翁,明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 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