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海清演张桂梅连“川字纹”都一模一样,真是用心了

2023-10-20 21:15:45 字數 5228 閱讀 5185

“海清这下真成神了!”一条短**下面的评论,得到了超过10.8万人的点赞。关键问题是,这条评论还极尽赞美之词,用了“成神”这样的评价。

类似的评论还真不少,有人说,“海清来的时候,第一眼我以为是张桂梅校长”。

而这些评论,都聚焦在最近的一条热搜上,那就是海清主演,还原燃灯校长张桂梅老师的新电影《我本是高山》,定档了。

张桂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虽然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但她不仅心系山区女孩的教育大计,还推动为贫困山区女孩创办免费女子高中。有近2000名贫困地区的女孩,因为张桂梅圆了大学梦。她患有各种严重的疾病,拖着沉重身体的她坚持奋斗在教育第一线,被很多小姑娘亲切称为“张妈妈”。因为这些世纪,张桂梅也成为了时代楷模,还获得了“七一勋章”。

感动中国》这样写她: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我本是高山》,就取材自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而主创团队在精心挑选了很多演员后,饰演张桂梅的重任,便落到了海清的身上。张桂梅,并不好演。这种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张桂梅出身农村,身体有多处疾病,无论是教书还是行走,无论是谈吐还是生活习惯,都与普通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别。

这些特征,既需要还原,也需要适应。第二方面,她不仅仅是教育家,更是每天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上课教书的老师。老师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想要演好一个职业,就需要深入体验,细致观察,哪怕是普通老师,对演员来说也是个考验,更别是说张桂梅。

但看到海清妆造的那一刻,相信很多观众跟番茄君的看法一样。海清这次,或许要拿“影后”了。

现年46的海清,要出演66岁的张桂梅,而且要从年轻演到年老,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对海清来说,她的表演实力,还真就能支撑她,塑造好张桂梅这个角色。而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海清也为《我本是高山》宣传,称“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做”。

海清这句话,显然是双关。“有些事”既指教育,也就是贫困山区女孩们的教育事业,那是由张桂梅去做的。“有些事”也指拍摄张桂梅相关的电影,将她的精神发扬光大,而饰演张桂梅这件事,当然由她自己去做。

电影目前还没有放出正式的预告。从热搜中,从网上,从《我本是高山》的官方账号及社媒中,找到了很多海清饰演张桂梅的蛛丝马迹。这一次,海清或许真能封神。显然,海清演张桂梅,与巩俐在《夺冠》里演郎平,是一个思路,都是纯纯的体验派。

体验派的表演,既要形似,也要神似。既要与被塑造角色有着高相似度,更要演出角色本身的精气神。就目前能找到的素材看,在这两个方面,海清都做得很好。我们不妨先看看“形似”。因为要还原张桂梅校长一生的故事,所以从年轻到年老,电影都要求做到最像。网上有一张海清和张桂梅年轻时候的对比照,这放在一起,不说是一个人,也起码是亲姐妹了。

就是因为时间的缘故,海清的两颊并没有年轻时候的张桂梅饱满,但通过化妆和表演,无论从发型、眼神还是造型上,几乎都能肯定海清的还原度是很高的。再看几组大特写的老年对比照。

扮相上,海清和张桂梅的身材都偏矮小消瘦,这让她俩身形本就十分相似。再加上化妆技术,两位在发型、姿势、衣着、情态甚至戴眼镜的方式上,都几乎没有差别。尤其两手上的膏药,都做了精准的还原。

大家如果仔细看就能发现,手指贴膏药的位置,都一模一样。这也体现出剧组工作的精细,以及海清扮演的用心。

除了整体,看面部特写,两人也很相像。

因为张桂梅校长毕竟年龄大一些,所以面部的皱纹会更多,这一点没有做到一比一还原。但严肃表情下,海清几乎还原了张桂梅脸上十分有代表性的特征,比如眉宇间的“川”字纹,再比如向下的眼角。

从静态**中看,几乎看不到破绽。能还原到这种程度,就已经很厉害了。

事实上,从2023年开始,海清就为这个角色做准备了。她专门赶赴云南,找到张桂梅,并亲口询问,自己是否可以扮演她。得到肯定回答后,海清很开心,但角色担子也很重。所以她整整经历了两年时间的准备,从观察张老师平时的生活教书习惯,走路姿势,语言腔调做起,力争注意并还原每一个细节。

从片花中,我们也能看到,海清做出这些努力的成效。我们来看几个细节。张桂梅全身都有严重的风湿疾病,会对关节软骨及软骨下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关节僵硬且畸形。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手关节的药膏上,更体现在她平时的生活和行动中,走路、上台阶、待人接物等等。

张桂梅走路的时候,总要借助一根拐杖,就这样,一只脚还是有明显僵硬的感觉。这会给普通人一种严重的身体失调感,并不好模仿。

我们看海清是怎么体现的。预告中,有一个她上台阶的镜头。

因为手上拎着重物(其实被褥也不算是很重),所以上台阶会十分艰难,又因为双腿病痛,所以不会像我们一样,直接拎起重物,跟平时一样直直走上去。海清在演这一段的时候,用了一个小细节,她用自己僵硬的,有病痛的一条腿,垫了铺盖卷一下。

而当另一条腿发力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失衡感。表现在体态上,就有一种病人般的不协调,而且身体的倾斜程度和两腿的分开程度,比普通人上台阶更大。

因为要发力,所以此时张桂梅的腰,几乎佝偻下去,双脚外八字,显得很吃力,好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而这种表演,恰恰最接近行动不便的人,真实的状态。好像仅仅上一个台阶,就用光了所有力气。

给观众的感觉,就两个字:艰难。另一个,是一个讲话的镜头。

我们应该可以注意到,表演的时候,海清将那个满是药膏的手,端在身前,而另一只手在指着学生说话。说完后,右手很自然地合在端着的左手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手腕上的风湿疾病,这个动作,是张桂梅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或许是对手腕和手掌的压迫力小,对她来说是最舒服的。另一只手放过来,两只手正好可以相互支撑,减缓疼痛。在真实的张桂梅**中,她的手,也是常年保持这种“端着”的姿势,即便去北京领奖也是一样。

显然,海清不仅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而且将它,展现在了电影中,也呈现给了观众。

这既是海清作为演员的观察力和对角色的敏感性,也是她作为演员做敬业的态度和职业操守。还了,“形似”说完,我们再来说说“神似”。大家了解的张桂梅,是一个怎样的人?可能不了解她性格的人,都会觉得,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温柔内敛,和蔼可亲的。但现实刚好相反,张桂梅是个外冷内热的人。

有没有发现,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新闻采访**,张桂梅都很少笑。即便是笑,也是那种微笑,很少有开怀大笑。这样性格的成因,交织在张桂梅的经历里,是她生命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很少有笑脸,是因为张桂梅是一位真正心系学生的老师,她常年铺在教育工作上,每天最大的事,就是操心自己的学生。

一个操心焦虑的人,一个见过太多苦难贫困家庭的老师,一个饱尝人间冷暖的妇女,本身就不会形成太过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是客观事实。

加之,张桂梅曾经患过癌症,全身各处都有病痛,每天要吃数十种药,身体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病痛的折磨。承受这种痛苦,自然也会很少笑。

再者,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课堂上,在给学生讲话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在与那些辍学女孩的家人们“谈判”的时候,张桂梅常常都是冷眼相看,看上去甚至有点威严。

但也只有这种威严,才能把孩子们从家里“夺出来”,送她们进学校。只有这种严肃,才能教孩子们认真对待学业,把她们送上人生的快车道。

海清在与张桂梅的相处中,肯定注意到了她的这个特征。在片花中,她训斥那些学习态度懒散的女孩,想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这个片段中能看出,海清怒目圆睁,声色俱厉,尤其是决定解散女高中的时候,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威严,让教室里的小姑娘真的流起了眼泪。

事后,有工作人员问一个参演的女孩,她直接就哭了起来。因为“辍学、嫁人、生孩子”这三件事,对现如今还在贫困山区,无法走出大山的女孩们来说,就是暴击。

而海清台词和表演充足的爆发力,以及跟张桂梅校长的相似程度,又让这些词,有了感**彩和情绪张力。小演员能入戏,观众肯定也会。看到这些场景,也会不由回忆起小时候,某个午后班会里讲话的老师。

这也是为什么,海清饰演的张桂梅,被工作人员搀扶进教室的第一刻,就有女孩以为,真的是张桂梅来了。

所以有观众会说,海清已经和别的明星,不在一个层次了。

看完这些细节,在对张桂梅这个角色的塑造上,番茄君认为,给海清“形神兼备”四个字,应该不夸张。而且,这还仅仅只是片花而已,真正的电影上映后,或许反响会更好。

相比于其他女明星,海清已经走上了一条其他人不会走的路。之前,她去西北农村体验生活,跟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一体验就是几个月。要知道在娱乐圈,中年女演员越来越没出路,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了年龄的她们,不是演农村的恶婆婆,就是演一身怨气的家庭主妇。

但显然,海清似乎还是跳出这个怪圈。在一部电影之后,她仿佛打开了表演的任督二脉,开始真正往一个演技派的路上摸索,开始不为了名利而表演,开始做一个表演艺术家,才能做的事。

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她的行为本身,已经超越了电影的质量,如观众所说,确实到了“另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更高,高到我们可以通过她,俯瞰其他中年女演员的命运。也高到我们可以,用一种另类的眼光,审视演员这个职业,倾听真正演员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声音。

当然,这种评价太高,我相信海清自己,也不喜欢听到。在她心里,这是一个演员该做的。只不过矮子里面拔将军,原本演员们为塑造角色,就该做到这样的程度,但因为当下娱乐圈的浮躁和拜金,让敬业和做好本职工作,也成了一种优良的品质。相比其他演员,作为观众,我们当然更喜欢“海清们”。因为她们,在真正用心诠释角色,在真正拿良心拍电影。最后,跟大家科普一个热知识。大家知道,“我本是高山”这句话,出自**吗?它出自张桂梅女校的校训,全文只有两句:“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巅藐视卑微的懦夫。”

是不是想不到,一座女高,能有如此大气磅礴,激荡人心的校训?正是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高人,走出大山,奔向自己的梦想。而出演张桂梅的海清,在一定意义上,不也是女演员里的“高山”吗?她俯视的平庸是谁,她藐视的懦夫是谁,相信大家心里,也有定论。我们缺少张桂梅这样的老师,也缺少海清这样的女演员。这也是为什么,番茄君会支持《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的原因。

《我本是高山》海报一出,胡歌就引爆热搜榜,被指责消费女性

我本是高山 一部关于张桂梅的电影,她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也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这个电影改编自她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经历,并帮助近名学生走出贫困的山区。这部电影没有知名的大咖演员,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却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胡歌饰演张桂梅的丈夫,虽然在剧中的戏份不多,但...

《我本是高山》 托教育点燃希望

近日,备受关注的电影 我本是高山 发布了一组全新剧照,引发了广大观众的热议和期待。这部电影改编自 时代楷模 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讲述了她在云南贫困山区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这组剧照展示了张桂梅校长在教育事业中的感动瞬间,令人备受触动。中,奚美娟饰演的张桂梅校长展现...

“赵本山是师父,郭德纲是师傅”!帮徒弟补漏税,不定时查尿检!

赵本山的 亲爹 形象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报道,赵本山不仅在私下里替 们支付了近亿的税款,还特意组织团队对他们进行定期而不确定的尿液检测。赵本山说 我所做的不是为了约束我的徒弟们,而是出于真心的愿望,希望他们能够避免陷入麻烦。这种表态显示出他对徒弟们的关怀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徒关系,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