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工地搬钢筋,是否真的能解决“厌学症”?

2023-10-23 05:30:33 字數 1203 閱讀 4196

把小孩送到建筑工地上搬运钢条,会不会就治好"厌学症"呢?

广东深圳一个小男生不愿意上学,他爸爸就想办法把他送到施工现场,让他亲自感受一下人生的艰难。在这个录像里,这个头带头盔、身穿工装裤的年轻小伙子表现出了他坚强的一面。男孩的爸爸杨表示,今年9岁的男孩在四年级,但他对学校没有了兴趣,想要参加工作,于是他把小孩送到自己上班的地方,让他亲身体会一下工作的艰辛。然而,经过一日半之后,小孩感觉很辛苦,最后说要回去上学,努力读书。

乍一看来,这一日一夜的工作经历还算不错,令小孩转变了对上学的反感,让他了解到爸爸的工作是多么的艰难,而现实中的工作远胜于读书。这种方式让杨老师免去了很多说服工作,似乎也能实现转变学生对学业的看法。所以,他们断定,“这个爸爸的确有一种独特的教养方法”。

不过,这不是杨父亲的第一个发明,像“为了学习而辞职”之类的消息,也时不时地出现。尽管这样的报告往往会取得"双赢"的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它对所有的儿童都是有效的,或者是永久地消除了儿童对学习的反感。

家长"望子成龙",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书改命」,过上更美好的人生,理应受到尊敬与了解。杨父亲把子女送到建筑现场感受人生,以"劳动教育"的角色互换,使儿童得到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这样的社会教育方法是有其意义的。但是,接下来我们要仔细想想,为何儿童会感到无聊,怎样才能真正地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厌学的原因是很多的,而且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尽相同。家长要想切实地引起幼儿对英语的兴趣,就必须经常与幼儿进行沟通,对幼儿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所掌握,并与教师加强联系,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只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就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保证学生们不但在教室里,思想上也要全身心地投身于学习之中。

当然,不能操之过急,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要让幼儿了解到,在各个行业中,学习的意义是多么的重要,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进而能够自主地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要采用有感情的、理性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就像德国教育家福录贝尔说的那样,除了爱心,别无它途。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记住的。

女子带孩子去探望在外打工丈夫,丈夫说没空接

车厢内坐满了熟睡的乘客,静谧的环境中只有断断续续的打鼾声。小娟的儿子已经睡着了,而她却难以入眠。寒冷的空调让她感到丝丝寒意,她起身给儿子盖上外套。突然,她感到肚子饿了,拿出泡面又开始吃。热气腾腾的白气在夜晚里显得格外迷人,小娟的思绪漫游在热气中,她幻想着丈夫的身影。然而,当她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只是...

小时候常带孩子去这4个地方,长大后不优秀都难

孩子从小就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带孩子去科技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拓宽他们的眼界,增加知识储备。科技馆中展示了许多科技成果和创新技术,通过互动和展示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科学原理和现代科技的应用。例如,让孩子观察摩擦生电现象,了解镜像的产生原理,探索冒泡现象,并通过解释人体构造和生...

教育孩子,带孩子去一趟菜市场就够了

教育孩子,带孩子去一趟菜市场就够了 儿子近来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以前,他总是随意将零钱扔得满屋子都是,有时候连刚给的零花钱也会不知所踪。然而,最近,他把所有的零钱都整齐地装进了一个小钱包里。以前,他经常抱怨数学题太难,但这些天却主动要我给他出数学题。以前,当我手里提着一堆东西时,他只顾在我面前玩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