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对孟获七擒七放?

2023-10-20 22:35:52 字數 890 閱讀 6389

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一广为流传的故事,实际上并非出于慈悲和爱才,而是诸葛亮巧施“攻心之计”。这一策略的目的在于借助孟获的归顺,使南方成为蜀国的稳固后盾,从而解除北伐的顾虑。

在刘备病逝、刘禅继承大统之后,蜀中几个郡开始出现骚动,不再听从诸葛亮的调度。益州豪强雍闿,趁机杀死益州太守,发动叛乱。他向东吴称臣,并拉拢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孟获。

此时的蜀汉刚刚遭受重创,无力出兵平叛。诸葛亮采取与东吴议和的策略,同时大力发展生产,训练士卒,积蓄力量。经过两年的布局和筹备,局势逐渐稳定,诸葛亮决定亲征南方。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收复失地。但南方首领孟获,凭借其英勇善战和在当地的威望,组织抵抗。诸葛亮看穿了孟获为人正直、忠诚,且在南方享有极高的人心,因此他决定不仅要征服南方的土地,还要争取孟获的心。

在战场上,诸葛亮运用智谋,以退为进,引诱孟获深入陷阱。最终,孟获被诸葛亮生擒。照理说,擒获敌军主帅后,应趁势追击,但诸葛亮并未急于求胜,反而释放了孟获。

回到营地的孟获,本以为已经摸清了诸葛亮的底牌,信心满满地再次挑战蜀军。然而他再次被诸葛亮轻易地擒获。尽管如此,孟获仍然不服输,诸葛亮又再次释放了他。

这一次回到部落的孟获变得谨慎起来,坚守不出。而诸葛亮则派出奇兵,假装渡河,造成要绕到上下游的假象,然后趁机包围了孟获。毫无意外,孟获第三次被擒。

尽管被擒三次,但孟获仍然没有一丝服气的样子。然而诸葛亮并不介意,照例款待他一番后便放他回去。众将士不解其意,诸葛亮解释说:“靠武力往往压而不服,这样才会让他心悦诚服。”他强调如果要彻底平定南方,就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

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次又一次。直到第七次擒获孟获后,诸葛亮照例款待他,然后送他出门。这一次,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就这样,诸葛亮通过“攻心之计”,成功地收服了孟获的心,同时也平定了南方。

诸葛亮的影响力 毛主席如何看待诸葛亮?

在 的成长过程中,他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知识的决心不受父亲的反对而动摇。他早年接触 三国演义 这本名著,展现了他对历史故事的浓厚兴趣。在 三国演义 这本书中,诸葛亮这个角色深深吸引了 成为他最喜欢的人物之一。诸葛亮的智慧 机智和对国家的忠诚让 对他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和敬佩。 智者与军事天赋 非常欣赏诸葛...

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 孝 义 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而提到诸葛亮,大家应该会想到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说出过 既生瑜何生亮 的话,可见他是非常欣赏诸葛亮的。周瑜,字公理,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他和江东一带的军阀孙策是至交好友,周瑜帮助孙策征战...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比司马懿厉害?

东汉末前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经过十年的争霸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当刘备,曹操相继去世后,诸葛亮扶持刘禅治理蜀汉,司马懿扶持曹丕治理曹魏,蜀魏之战的实质就是诸葛亮智斗司马懿,二位都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 卧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