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评 东湖评论 大美黄陂全域游,文旅“融”出新天地

2023-10-23 16:20:09 字數 1373 閱讀 6023

10月1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2023年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名单,其中研究报告类《文旅融合推进武汉市黄陂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获一等奖。这是湖北首次获得该奖项的一等奖,更是武汉市黄陂区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件喜事,吹响了黄陂文旅融合大发展的强劲号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黄陂区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区”“中国有影响力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如今,黄陂区共培育出23个木兰系列景区,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6个,a级景区数量位列全国(县市)区第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谋定而后动,坚持文旅产业聚合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能。例如,黄陂区创新实行文旅融合产业链“链长”制度,用活用好盘龙文化、木兰文化等多张文化名片,吸引了大批知名文旅企业在陂投资兴业,甘露山文创城雪世界、木兰文化城、大余湾乡村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纷纷落户,“有一个景区叫黄陂”已成为靓丽的一张招商名片。目前,黄陂区北部以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重点,构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中部以甘露山文创城雪世界为龙头,打造冰雪旅游与文旅综合体的高地;南部重点打造新汉口镇、鲜花小镇、名车小镇、直播小镇和奥莱小镇等,成为新的文旅产业聚集区。

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信心不足。文旅产业凭借扩需求、稳增长、增就业、惠民生等优势,成为经济增长破困境、创新局的有力支撑,是“调结构、惠民生、稳增长、促就业”的优势产业,也是黄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3月,在2023中国·武汉木兰旅游大会上,黄陂区发布“木兰游”高质量发展“**十条”,真金**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文旅市场主体政策获得感,以“一业兴”带“百业旺”,有力提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古人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文旅融合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旅发展为民富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旅融合发展成果。自2023年开始,黄陂区全域景区向本地群众免费开放,实施为游客购买意外险、开放武汉旅游一**、节假日向全省居民赠送景区门票等惠民措施。同时,全区23个文旅融合景区年均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文旅产业就业贡献率达22%,带动36万人吃上了“旅游饭”,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黄陂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宝”,文旅产业已成为黄陂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黄陂区历史厚重、人文璀璨,生态优越、得天独厚,文旅融合发展潜力无限、大有可为。大美黄陂全域游,文旅融出新天地,做好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实干笃行、久久为功、循序渐进,要乘势而上,让文旅融合发展在黄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圈出彩,焕发新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黄陂区)

责编:丁楚风。

地评线 东湖评论 用优质服务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近日,襄阳市旅游发展暨产业招商大会隆重举行,现场个文旅康养项目签约,合同投资总额达.亿元。助力文旅发展,赓续古城辉煌。招商是第一步,如何用优质的服务体验留住游客,才是真正需要破解的难题。跳出一隅谋全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景区环境 丰富旅游供给,才能争取更多游客好感度,换来景区持续知名度,让游客...

文艺评论丨小小鸟从天窗飞出

小小鸟从天窗飞出。殷健灵成长 长大 赏析。长大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年月出版 是一部饱含生命体验和充沛情感的成长 殷健灵用温婉细腻的文字刻画少女微妙复杂的心理,守护成长中的美好与善良,倾吐青春的迷茫与悸动,道出了成长中孩子们的心声。她把自己的文学天分和成长中的所有珍贵记忆,都投入了这个重要的文学讲述中。...

知名评论人曹林回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任教

九派新闻综合 月日下午,曹林在个人微信 刊文 写了年评论,我回母校教书了!透露 是的,当了年 评论员后,我回母校教书了。离开中国青年报这个亲爱的母报,回到我亲爱的母校母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当一名教授,将后半生献给新闻教育和评论研究。文章中曹林表示 我可能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个 评论员的职...